多元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质量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语文文本,学生一般通过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而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则可以较好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进行畅谈,使之全方位多角度地去领悟这个社会,感知这个社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多元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简单便捷的手段及方法,但究其根本,它并不适合每一种文本的学习。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阅读水平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多元解读的意义,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多元解读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一、引领拓展,发现文本内涵
  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停留于表面,不能很好的更深层次的去解读文本,领悟文本。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技巧,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真正的意义所在,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语感。比如:散文《背影》让无数读者落泪,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在月台上爬上爬下替儿子买橘子时的情景。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充分表现了父爱的深厚,儿子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文本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应该更深层次挖掘其中的精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几个环节,加大学习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研究文本:1.体会朴素自然的文字对父亲自身形象的表达作用;2.品味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3.感受文中白描的手法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环节,学生就可以提高学习这类叙事散文概述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想要拓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阅读学习能力,就要对症下药。根据文本的修辞手法、形式特点等,对学生分项训练,逐个突破,再结合内心的情感感受,更好地突破自我,发现内涵。
  二、字斟句酌,品读性解读文本
  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斟酌的,而对于那些饱含作者情感的词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悉心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与深度。《济南的冬天》文章一开头,作者就以自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而“温情”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与此都是密不可分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总体描写出济南的冬天温和舒适,进而描绘出山景水色的美丽,把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寄托于美丽的景色中。其中,作者对冬天的山水描写极其入微。“它们安静不动低声说”写出山之温情;将山之色彩比拟为“给山们穿花衣”,把薄雪比拟为少女,写出山的秀美可爱;把水藻、水、垂柳都拟人化了,表现济南冬天的生机无限。把济南比作摇篮、把山坡雪景比作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贴切。文章的最后“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呼应,再次点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喜爱之情,给人无限的回味。
  三、把握细节,深入解读文本
  正如那一棵能预示春天到来的小草和那一片能显现寒冷冬天的雪花一样,细微渺小的东西往往很有可能表现出巨大的含义。正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对它的分析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把握细节描写,才能深入解读文本、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细节描写的例子有很多。鲁迅的《社戏》中因“我”对六一公公豆好的称赞,竟使他“非常激动起来,将大拇指一翘”,这样的动作及语言描写,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憨厚的农民形象。《范进中举》中“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扯”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胡屠户极尽讨好巴结之事的小市民形象,跟范进中举前“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露了胡屠户粗鄙的市侩形象,更是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讽刺。
  四、设置问题,多元解读文本
  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与理解,见仁见智。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知识基础、考虑角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路与想法。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点,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体会。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塑造个性,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多元解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背影》是朱自清的叙事记实散文,文章运用白描的手法,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的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背影”立题,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虽然每次情况不同,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一开头就采用了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背影”作为文章的结构线索,出现四次分别表达了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阅读文章,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当然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解答,全面打开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的思维。
  总之,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作品,运用自己的方法去体会和领悟作品的深刻含义。同时,教师也不能一直把自己局限于旧的知识中,应该走出来去了解、去阅读新的文学作品。从而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宜瑾.课后反思——提升教学质量的推手[J].语文学刊,2011(24).
  [2]刘建设.语文经典名篇多元解读的具体实施办法[J].现代语文,2013(09).
  [3]赵正富.多元解读尚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J].云南教育,2012(Z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必然要求他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的。通过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面、阅读量以及阅读深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问题,令人堪忧。如何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
【摘 要】作者围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凸显主体地位,加强阅读实践;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三、激活想象能力,发展创造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地位;问题意识;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为中心,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
【摘要】小学写字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学生如能把字写好是终身受益的好事。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扎扎实实练好基本笔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本笔画;写字;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年级是学生学习写字的开始,对写字的兴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