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冠状位对后交叉韧带损伤MRI检查应用价值的研究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影像学表现,探讨斜冠状位成像对于后交叉韧带成像的准确性,评价影像学MRI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临床诊断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影像资料以及50例正常人群常规MRI检查资料,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损伤情况与手术病理情况对比,对比正常人群后交叉韧带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检查与斜冠状位成像的表现。结果:所有膝关节MRI检查结果,斜冠状位显示情况优于矢状位、冠状位检查,图像锐利程度也优于传统结果与,斜冠状位MRI成像与患者手术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斜冠状位成像能很好显示后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影像学的依据。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损伤;斜冠状位;核磁共振成像
  
   The value of oblique coronal plane at the diagnosis of the injury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ith MRI
  
   Lin Xin, Zhang Keyun, Yu Liming, Zhang Xu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aihua Medical College, Huaihua Municipal Third People's Hospital, Huaihua 418000, Hu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e manifestations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and study the accuracy of the imaging abou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and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isease by using MRI.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18 patients with PCL injury and 50 normal people with intac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who underwent MRI. All dates of MRI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is with the operation.Results: Total of MRI were displayed well both in oblique coronal plane, and were better than in sagittal and coronal plane,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RI with oblique coronal plane and result of operations.Conclusion: MRI with oblique coronal plane can display clearly anatomic structur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Key words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Oblique coronal imaging; MRI
  
  【中圖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14-02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属于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维持后向稳定性的结构。后交叉韧带目前的主要检查方式包括体格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尤其是MRI检查。由于MRI检查对于韧带结构显示清晰,对人体没有辐射,所以MRI已经成为人体韧带结构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在MRI检查中,传统后交叉韧带在矢状位以及冠状位显示为波浪形的连续信号,特别是T2WI图像以及质子加权图像对于MRI显示尤为清晰。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图像中主要显示的是信号的不连续、轮廓的扭曲以及局灶性或者弥漫性韧带信号异常。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传统矢状位、冠状位成像经常显示欠细致或者缺乏一个整体观。有手术报告指出,由于部分容积伪影,经过关节镜以及开放手术证实有62%的部分后交叉韧带撕裂患者常规成像结果显示后交叉韧带为连续的[1-2]。
  
  本文主要针对后交叉韧带,使用斜冠状位MRI检查,对后交叉韧带进行有效的显示,以及应用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旨在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影像学的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 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就诊、入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科行手术探查、修复,并且有完整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纳入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7.7±10.7)岁。健康自愿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3.1 ±14.9)岁。
  
  1.2 所有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检查均在手术15天前完成,入院前没有进行临床治疗,没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物理治疗。
  
  1.3 检查设备及方法: 本研究使用 核磁共振仪,线圈选择膝关节线圈。扫描序列检查选择矢状位冠状位的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以及斜冠状位的T2WI序列。
  
  1.4 数据分析:由两名影像学主治医师以及两名骨科手术医师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MRI图像经行综合分析,得出一致性的诊断意见,并对图像进行分析,显示内容包括后交叉韧带的长、宽、韧带边缘显示清晰或者锐利的情况。对显示进行四分级并评分:0,差;1,一般;2,好;3佳[3]。 结合手术资料,分析斜冠状位MRI相对常规检查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显示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来评价交叉韧带显示情况,检测MRI诊断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2.1 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例,所有患者18例患者后交叉韧带全部损伤,其中有21处损伤经过手术后证实,并且手机对照组图像见图1、2.
   
  图1正常后交叉韧带;a 斜冠状位,b矢状位;c冠状位
  
  图1 后交叉韧带轻微损伤病例;a 斜冠状位,b矢状位;c冠状位
  2.2 所有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以及对照组关节均进行交叉韧带显示分级的评分,见下表1、2,对于分级评分后交叉韧带长度、宽度以及边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所有常规显示图像的平均得分
  
   长度显示 宽度显示 边缘情况 合计
  对照组 2.1±0.3 1.9±0.7 1.7±0.6 6.1±0.4
   后交叉韧带损伤组 1.3±0.5 1.8±0.3 1.1±0.5 3.4±1.8.
   
  
  表2 所有斜冠状位显示图像的平均得分
  
   长度显示 宽度显示 边缘情况 合计
  对照组 2.6±0.4 2.6±0.5 2.2±0.5 7.1±0.8
   后交叉韧带损伤组 1.8±0.3 2.1±0.7 1.5±0.7 5.1±1.4
  
  2.3 斜冠状位显示、常规显示对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1处损伤位置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情况请见下表。
  
  表3 后交叉韧带损伤组常规显示以及斜冠状位显示结合
  
   敏感度(%) 特异性(%) 准确度(%)
  常规显示 94.4 84.3 87.9
   斜冠状位结合常规显示 94.4 96.2 96.7
  
  3 讨论
  后交叉韧带纤维束是呈螺旋状的,连接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以及胫骨平台后下部,在此间走形后交叉韧带有一个30-45°的角度,正常后交叉韧带的MRI信号低,并且是标准的弧形带有轻微弯曲。后交叉韧带粗、强度大,因此所能承受的张力也比膝关节其他韧带大,约为2倍[4]。
  
  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目前的诊断发现主要是韧带部分撕裂以及全层撕裂,对于临床工作中全层撕裂需要手术修复、部分撕裂可以保守治疗,MRI对于是否有完整韧带纤维的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影像依据[5]。传统MRI检查能显示后交叉韧带的走行、纤维束中断以及韧带信号异常,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本研究也得到了证实。矢状位传统显示后交叉韧带能较好的显示纤维束中间的情况,但是由于后交叉韧带走形的特殊性,在轴位、冠状面不能很充分的显示韧带的情况,结合矢状面形成的斜冠状面在研究中发现对于韧带的显示情况好,其评分较传统显示方式评分高。国外也有学着指出斜冠状位图像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达到后交叉韧带的全宽度显示[6]。
  
  本研究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患者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结合斜冠状位的MRI检查能提高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本研究中一例患者因为有其他韧带损伤,进行MRI检查中斜冠状位对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了怀疑,但对其诊断不明确,手术后证实确实存在损伤。回顾常规MRI检查,发现斜冠状位对于这种损伤的显示要更为有优势。
  总之,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使用斜冠状位检查能有效提高筛查率,对于膝关节损伤伴后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治疗断提供有效影像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Rodriguez W, Vinson EN, Helms CA, et al. MRI appearanc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s[J]. Am J Roentgenol, 2008;191:155-159.
  
  [2] BRANDSER E A,RILEY M A,BERBAUM K S,et a1.MR imaging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dependent valu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gns[J]. AJR, 1996, 167:121-126.
  
  [3] Patten RM, Richardson ML, Zink-Brody G, et al.Complete vs partial-thickness tears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MR findings[J].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4;18:793-799.
  
  [4] 汪贯习, 高传平, 王燕, et al. 后交叉韧带弓形变对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價值[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5):505-506.
  
  [5] 陈新, 潘晶晶, 王从颖,等. 活体后交叉韧带MRI功能解剖学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8):556-558. 
  
  [6] Kwon JW, Yoon YC, Kim YN, et al. Which oblique plane is more helpful in diagnosing a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J]Clin Radiol 2009; 64:291-29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高领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非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急诊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谵妄、褥疮等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
期刊
摘要: 目的: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采用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42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或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栓塞术后,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处理,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妇产科出血性疾病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尿、吸氧、改善心功能等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诊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3例,有效的有12例,进步的有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對小儿重症EV71感染早期临床特征和胸部X线表现以及临床转归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EV71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52例重症EV71感染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持续发热、易惊、嗜睡。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双肺下叶中内带有结节、片状影。经相应治疗后,死亡3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症E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胃肠营养与呕吐误吸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 抛弃传统的胃管鼻饲,使用鼻空肠管代替胃管。结果:共90例患者(其中6例为脑外伤后胃瘫患者)无一例发生置管后的鼻饲液反流误吸。3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其中3例死亡。结论: 早期胃肠营养及脑水肿引起的呕吐加重了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及程度。抛弃传统胃管使用鼻空肠管避免了呕吐至误吸的可能性。但应警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可大大降
期刊
摘要: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等因素导致发生胃肿瘤、胃溃疡等严重的胃病,在治疗时一般采用胃整体切除或者部分切除手术,患者通过胃切除手术疾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受到诸多主管和客观的因素影响,一些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残胃出血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出现残胃出血时,医生需要进行科学诊断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金属钛夹置放操作器,对3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金属钛夹止血操作。结果:30例急性出血病人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分别置放钛夹1~3枚后,均成功止血,未有需要外科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选择内镜下置放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有确切的效果,临床应予推广。     关键词: 内镜;消化道出血;金属钛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防治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38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总结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防治。结果: 在各组年龄段中,乳腺増生症是最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45%.发病第二位是乳腺癌,患病率约为27%.发病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是乳腺纤维腺瘤和脂肪瘤,患病率分别是15%和8%.乳腺囊肿,乳腺慢性炎症,乳腺脂肪坏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均属于乳腺少见疾病,发病率均不足1%.难得
期刊
摘要: 目的:对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管理前后,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抗菌药物花费、手术感染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有无差异。方法:入选819例首次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将规范化管理预防性抗菌药物后的413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余406例规范化管理前的起搏器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抗菌药物花费、手术感染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试验
期刊
摘要:探讨外固定器联合TSRH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    关键词:骨盆骨折;TSRH 治疗;外固定器    【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66-01     骨盆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闭合性环状结构。TILE B和TILE C型骨盆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而严重的不稳定性骨折,是可直接致休克的骨折之一,早期并发症多,若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