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语文课堂敦学评价魅力之我见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而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和智慧;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仁爱。
  《学记》中提倡,教师的语言要“其言也,约而达,微而减,罕曹而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语言评价的魅力,在课堂评价中师生共同演绎生命的精彩。至于如何施展课堂评价的魅力,我在语文课上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做了一些确实有效的行动。我认为,语文课上应多方面加强课堂评价,凸显评价的多样性,加强评价的多向性,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性。下面谈一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
  一、评价语言要中肯幽默。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风趣的评价好比“佐料”,给课堂添加了不少“滋味”。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想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就需要用幽默的评价艺术来做润滑剂。
  如:《伯牙绝弦》的教学,有个学生朗读得很不流利,加字漏字,没有感情。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伯牙善鼓琴,他听到你的读书声,说你只要努力就能成为他的知音啦。你想成为伯牙的知音吗?有没有信心再来试一试?老师期待着!”在谈笑中,既婉转地点醒了学生,又提出了要求,激发了学生读好课文的愿望。可见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能打破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二、评价语言要真诚多样。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评价要富有艺术性,要真诚亲切,具有激情、感染力,它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信任,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获取知识,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如:教学《月光曲》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后,我饱含深情地说:“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贝多芬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当学生提出问题“贝多芬弹了一曲,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呢?”“为什么盲姑娘会知道为她弹琴的是贝多芬?”我是这样评价学生的“你提的问题很有水平”、“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你真会问,问到点子上了。”这种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教学语言评价,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处处充满生机勃勃。
  三、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也伤人。”新课程改革要求:“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不断积累和创新评价用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更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如:课堂上对于朗读好的学生的评价:“读得真不错!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真是—种享受!”等等。老师的由衷赞美会使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产生积极的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由此创建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但对于学生的问题或回答错误、不完整等情况,应寻找其闪光点,先给予肯定。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观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观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
  四、评价语言要机智巧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机智地运用评价言语,同时也要将预设性言语和随机性言语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及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老师们要善于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言语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灵光,才会焕发活力、充满生机。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我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
  如:有个学生识记“蜡”时说:“腊月”的“腊”。学生哗然。可我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的,是‘腊月’的‘腊’去掉……”学生在我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腊月’的‘腊’去掉月字旁加上虫字旁,就是‘蜡烛’的‘蜡’了。”在我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有时,学生说错了,我会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说错的孩子。没关系,再说一下!”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我也不会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
  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而在课堂纠正、鼓励学生回答,做到引而不发,可以这样评价:
  “一你遇到困难毫不退缩,能坚持不懈地去克服,老师佩服你!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
  “——你能举手回答真好,不过,请你想一想说,好吗?”
  以上这种亲切巧妙的话语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及时纠正、评价,会使学生们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会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之,语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如何锤炼自己的语言,同时必须要有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语言的提高也不仅仅限于口语标准、讲得流畅、娴熟就行了,还要注意语言的机智性、语言的科学性、语言的敏感性、语言的幽默性等等。课堂中这种语言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潜能的开掘提升,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谐发展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应善用、巧用、活用评价语言,艺术地、创造性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生动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也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城东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来一直普遍存在的,有的则是带着时代特色,对于那些多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应对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新出现的问题却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下面,就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观念淡化,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喊得很响,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德育观念
期刊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业,是在统一的国营体制基础上,按照“一盘棋”方针发展的.改革开放前,广播电视系统属事业拨款单位,管理上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外部调控则以指令和文件为主.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机构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外部调控手段变为法令结合,以法律法规为主.广播电视业国营体制与“一盘棋”方针的坚持,确保了相关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党、政府声音的最大传播;改革开放后的持续革新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期的某些短板,但也带来了新的结构性问题.如何走好“一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基于意外性后果的理论视角,探究减负政策对校外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减负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具有负功能的意外性后果: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扩大了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在校外教育领域中原本就已存在的不平等.对社会结构性限制的忽略,是造成这种意外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的社会结构性限制条件下,行动者基于其能力与目标的理性选择使得校外教育不平等的扩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任何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重视具体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结构限制及其潜在的意外
可转债具备股与债二重性质及优势,有限责任公司可转债发行、转换与交易实践对其人合性、股权结构及股东权益等产生重大影响,以《公司法》为代表的可转债规则有必要对此作出回应.本文通过对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及定义规则的盘点与梳理,提出《公司法》应明确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行主体地位;其次提出应构建完备的有限责任公司可转债股东优先权制度,在不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保全原股东出资比例及价值,平衡公司、股东、债券持有人三方利益,减少可预期冲突与纠纷.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争由来已久,《民法典》的颁行也并未使之平息.争议的焦点有二:完成特定行为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以及其不知悬赏广告内容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并非要约说的理论弊端,而是单方行为说论者善意的误会.(1)完成特定行为并非承诺行为,仅使完成人具有承诺的权利,承诺的内容在于是否接受报酬.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产生报酬请求权.行为能力欠缺者可以享有承诺和请求支付报酬的权利,而权利之行使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2)完成特定行为之人不知悬赏广告内容时,两种学说实际效果相同,法律效果趋同.悬赏人基于诚信原则负
以"向北学习中国"为标识的思潮,是18世纪朝鲜王朝后期,由朴趾源和朴齐家联袂提出的理论体系.北学思潮的产生,既植根于朝鲜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也因应了清朝繁荣昌盛的客观事实,学理上凸显为由价值判断到事实判断的重心转移.作为一种过渡型理论,北学思潮改变了朝鲜此前对清朝的刻板认知,为开眼看清朝乃至开眼看世界提供了契机,在朝鲜思想史上起到了拐点作用.
爱因斯坦曾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做过"没有特殊的趣味"的评价.由于恩格斯和爱因斯坦两位伟人的特殊身份,这一评价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读,对正确理解《自然辩证法》手稿的科学性、爱因斯坦的科学和哲学思想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在阐述世人对这一评价的误读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从两位伟人的理论目标和学术旨趣差异角度,尝试对爱因斯坦的这一评价进行学理分析.
基于以自然权利论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的有限政府理论,把政府看作是一种对自由市场和公民自由构成威胁的“恶”,主张以宪法和法律限制政府的活动边界,是一种消极政府论的学说。有效政府的政治理念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革命理论,通过对国家的根本改造,从而抽掉政府之“恶”的经济和阶级根源,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在承认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政治统治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主张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一种积极政府论的主张。有效政府的根本特征是回应性和责任性的统一(权责一致),前者体现了政府权力的有效行使,后者体现了政
“状元”,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字眼;“状元”,代言了成功和优秀,高中状元,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的梦想。时至如今,说到“状元”,依旧令人怦然心动,只因“状元”是个美好的字眼、美好的称誉,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在溧水县第二实验小学,“状元”“小状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每每说到“小状元”,第二实小人对自己的所做所获,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对历史馈赠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敬重、呵护与传
期刊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优劣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甚至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从目前来看,中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使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中学生精神世界的失衡和价值观的扭曲。如此多种原因,使中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特别是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忽视中学生思想品德塑造,造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