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优劣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甚至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从目前来看,中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的汹涌而至,使各种不健康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中学生精神世界的失衡和价值观的扭曲。如此多种原因,使中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特别是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忽视中学生思想品德塑造,造成学生有智商但没情商,有智力但没智慧,有知识但没文化,有文化但没教养,有欲望但没理想,有目标但没信仰,有青春但没热血,这将是非常危险的。重视和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乏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盲目崇拜与追逐,价值观念严重错位,言行举止失范。
  2.“唯我独尊”观盛行,个人主义至上。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从小到大受到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与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
  3.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明显。一些中学生缺乏法制意识,动辄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群殴群斗、甚至暴力相残。部分中学生抽烟、酗酒、结拜、逃学等不良现象有逐渐蔓延之势,给学校、家庭与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4.“恋网”、“恋吧”、“恋游戏厅”现象屡禁不止。网络在使中学生感受快乐、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面Il缶各种有悖于教育初衷的诱惑。网络内容的丰富与新奇,网络沟通的迅续快捷,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加入网民队伍。
  二、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1.学校教育方面
  (1)学校教育导向偏差。目前各个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素质教育虽然搞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确搞得扎扎实实,片面甚至是全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忽视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等优良传统美德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2)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和中学生实际。学校不能及时有效地吸收社会现实中积极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学校德育内容不能贴近现实生活与中学生实际,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不强,甚至让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3)教师教育行为不当。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怀和帮助,存在歧视学困生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4)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目前真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活动的学校不多,心理健康知识未能在中学生中普及,大多数中学生不懂得自我心理调适,缺乏消除心理困惑、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社会影响方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功利主义、等价交换原则被人们错误地应用于道德领域,带来思想道德方面的某些失衡,助长了极端利己思想行为,对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2)大众传媒中不健康内容的误导。一些影视作品和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同时虚假广告,脱离一般消费能力的高消费和超豪华生活过分的渲染,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3)中学生活动场所相对缺乏。目前适合中学生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当缺乏,许多中学生空档时间只有到成人娱乐场所活动,以致为一些中学生迷恋网络世界提供了便利。
  3.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不当。不少家庭教育子女缺乏科学的方法。有的父母对子女要求不够严格,对子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城镇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有的父母对子女娇宠溺爱,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养成子女贪图享乐的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为突出;有的父母教育方法粗暴生硬,往往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教育,使子女身心受到创伤。(2)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离婚率明显上升,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据统计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中学生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3)“留守学生”缺乏关爱。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学生”,他们基本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与教育,而这种隔代教育只能做到生活上的照料,不能给予较好的家庭教育。(4)家长自身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农村未成年人的父母整体文化程度较低,有些家长行为有失风范,道德水准低下,行为不检点,不文明或具有不良嗜好。有些父母经常赌博,出入歌舞厅等不良公共场所,从而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而且年龄越小,其个性受父母影响越大。
  (作者单位:四川大竹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特大城市的空间规模、人口体量与发展能级巨大,在经济版图、政治版图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但同时也面临各类风险的冲击。空间仅是风险防控的一种物理因素,“空间脆弱性”才是风险防控效果的中介。中国特大城市的风险防控普遍采用属地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在风险排查时责任明确、利于快速识别风险,在风险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但是也存在“风险治理超载、功能区与管辖权不统一、无法应对风险溢出扩散”等“脆弱性”问题。城市风险产生的后果取决于城市的脆弱性,要超越基于物理空间的治理思维,引入“社区、政区、跨区”的“三圈空间治理模型”,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来一直普遍存在的,有的则是带着时代特色,对于那些多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应对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新出现的问题却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下面,就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观念淡化,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喊得很响,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德育观念
期刊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业,是在统一的国营体制基础上,按照“一盘棋”方针发展的.改革开放前,广播电视系统属事业拨款单位,管理上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外部调控则以指令和文件为主.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机构变为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外部调控手段变为法令结合,以法律法规为主.广播电视业国营体制与“一盘棋”方针的坚持,确保了相关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党、政府声音的最大传播;改革开放后的持续革新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期的某些短板,但也带来了新的结构性问题.如何走好“一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基于意外性后果的理论视角,探究减负政策对校外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减负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具有负功能的意外性后果: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扩大了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之间在校外教育领域中原本就已存在的不平等.对社会结构性限制的忽略,是造成这种意外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的社会结构性限制条件下,行动者基于其能力与目标的理性选择使得校外教育不平等的扩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任何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重视具体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结构限制及其潜在的意外
可转债具备股与债二重性质及优势,有限责任公司可转债发行、转换与交易实践对其人合性、股权结构及股东权益等产生重大影响,以《公司法》为代表的可转债规则有必要对此作出回应.本文通过对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及定义规则的盘点与梳理,提出《公司法》应明确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行主体地位;其次提出应构建完备的有限责任公司可转债股东优先权制度,在不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保全原股东出资比例及价值,平衡公司、股东、债券持有人三方利益,减少可预期冲突与纠纷.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争由来已久,《民法典》的颁行也并未使之平息.争议的焦点有二:完成特定行为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以及其不知悬赏广告内容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并非要约说的理论弊端,而是单方行为说论者善意的误会.(1)完成特定行为并非承诺行为,仅使完成人具有承诺的权利,承诺的内容在于是否接受报酬.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产生报酬请求权.行为能力欠缺者可以享有承诺和请求支付报酬的权利,而权利之行使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2)完成特定行为之人不知悬赏广告内容时,两种学说实际效果相同,法律效果趋同.悬赏人基于诚信原则负
以"向北学习中国"为标识的思潮,是18世纪朝鲜王朝后期,由朴趾源和朴齐家联袂提出的理论体系.北学思潮的产生,既植根于朝鲜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也因应了清朝繁荣昌盛的客观事实,学理上凸显为由价值判断到事实判断的重心转移.作为一种过渡型理论,北学思潮改变了朝鲜此前对清朝的刻板认知,为开眼看清朝乃至开眼看世界提供了契机,在朝鲜思想史上起到了拐点作用.
爱因斯坦曾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做过"没有特殊的趣味"的评价.由于恩格斯和爱因斯坦两位伟人的特殊身份,这一评价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读,对正确理解《自然辩证法》手稿的科学性、爱因斯坦的科学和哲学思想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在阐述世人对这一评价的误读及其危害的基础上,从两位伟人的理论目标和学术旨趣差异角度,尝试对爱因斯坦的这一评价进行学理分析.
基于以自然权利论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的有限政府理论,把政府看作是一种对自由市场和公民自由构成威胁的“恶”,主张以宪法和法律限制政府的活动边界,是一种消极政府论的学说。有效政府的政治理念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革命理论,通过对国家的根本改造,从而抽掉政府之“恶”的经济和阶级根源,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在承认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政治统治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主张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一种积极政府论的主张。有效政府的根本特征是回应性和责任性的统一(权责一致),前者体现了政府权力的有效行使,后者体现了政
“状元”,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字眼;“状元”,代言了成功和优秀,高中状元,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的梦想。时至如今,说到“状元”,依旧令人怦然心动,只因“状元”是个美好的字眼、美好的称誉,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  在溧水县第二实验小学,“状元”“小状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每每说到“小状元”,第二实小人对自己的所做所获,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对历史馈赠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敬重、呵护与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