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的改进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正在进行着重大转变,教学质量控制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主要分析了教学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实施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 键 詞]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76-02
  进入工业4.0时代,整个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求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这已经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我国职业教育总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苏州是职业教育结构改革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81年成立的苏州市职业大学,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行者之一。1989年,苏州被国家教委指定为移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试点城市;1995年,苏州被国家教委、江苏省政府确定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试验区;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苏州于2002年创建苏州国际教育园。至此,高职教育与苏州的经济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苏州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的理念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理念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教学管理,可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条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高职院校也有自己的概念体系:(1)教育教学质量责任不但与参与教学的各要素有关系,而且教学环节之外的要素也要承担质量责任;(2)教育教学质量是可以进行提前预防和预测的;(3)检查实现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企业全面管理的理论来看,企业管理有“三全”:指的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质量管理涉及教学系统的方方面面,质量管理要体现于各教学环节,贯穿始终,同样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教育质量管理控制当中来。而所有的这些也恰恰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的要求
  1.全面性
  教学质量监控点应做到全面考虑,关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2.层次性
  教学质量监控点的选择要建立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是有层次和顺序的,应按照层次之间的关系设计。
  3.多样性
  教学质量监控点极具多样性。可依据监控点的性质、顺序、层次等,对评测指标进行分类。
  4.可测性
  质量监控点是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
  5.明确性
  教学质量监控点不能空泛、模糊,必须明确、具体,人们可以理解与接受,该分解的就分解,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
  6.时效性
  所谓时效,就是“及时”和“有效”,如果离开了“有效”,即使教育活动开展得再及时、再多,也难以达到欲求的效果。
  7.关联性
  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要设立考核指标,更要根据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目标体系,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发挥出整体力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控制理念落后
  在对高职教学质量控制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往往放在那些表面的、形式的东西上面,忽视教师和学生内在的成就动机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忽视以促进教学改革为目的、满足市场需求为标准的目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体现在课程考试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质量控制的范围狭窄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它不仅限于教学质量,还包括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工作质量,如管理水平、选修课程或环节、教学基础设施、课程设置、教材等。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仅限于对学校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知识考核的监控等。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课程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联系不够,对管理水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研究等则疏于监控。此外,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如教学组织与管理、服务意识、后勤保障等监控较少。
  (三)教学质量控制的参与主体不全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在评价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内部评价。评价过程中较少或根本没有体现社会行业企业单位人员的参与,孤立地以校内标准评价教学质量,不重视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不能体现市场需求,忽视了外部评价。
  (四)对教学活动过程缺乏动态控制   教学活动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静态监控点主要是指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记录等文件资料方面的选定要素;动态监控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教学比赛、教学研讨、校外实习等教学活动。在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控制难度也有所区别,相对来讲,静态教学比较容易监控,而动态教学活动监控难度较大,多数院校主要通过网上教学评价和学生座谈会来完成,难免有失偏颇。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的改进建议
  (一)更新教学质量控制的理念
  高职教育一定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TQM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所有过程的方法——PDCA循环法。PDCA循环法是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运转方式和科学的工作程序:即计划(Planning)—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这不是一个直线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前进、阶梯上升的持续改进模式。高校教务管理可以根据基于过程的教学规律形成一个一个阶段的持续改进行为,这些阶段环环相扣,有序运动,螺旋上升。在高职教学质量控制实施中,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各个院(系)、教学部就是小的PDCA循环,每个教研室也有自己的循环。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味着整个学校的TQM思想和工作。PDCA循环每转动一次,质量就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系螺旋式质量提升。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将不断推动高校教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扩大教学质量控制的范围
  (1)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可以实行“双线运行”,即加强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的管理,实行“教学运行”和“教学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双线”独立运行,但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开展生源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这种模式体现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2)教学过程监控模块,该模块根据教学进程不同阶段所进行的监控与评价,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教育服务质量等信息的收集、查询、反馈和调整。学校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以及课程管理平台来实现。此外,对学校的后勤服务等教辅部门也应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控,让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对这些部门的考评中,这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三)实行“多元主体”的教学质量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运行系统。“多元主体”,即将学校、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学生、社会机构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共同主体,实施内部和外部并重的开放式监控。在内部监控方面,以教学过程为监控重点;在外部监控方面,以政府评估、企业满意和第三方评价为监控重点。教学管理的监控重点是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校秩序与学校氛围的监控,这一点可通过设立教学信息员来了解,可以每班设立一名教学信息员,负责搜集本班学生对授课老师的各种意见,整理学生对教学课程和教材的意见,及时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规定,对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予以解答。
  在外部监控方面,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建立产学结合的教学质量执行保证体系,“社会需求—企业岗位能力—学生发展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与反馈—职业能力形成—就业辅导—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需求”,积极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建立用人单位人才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获取人才质量反馈信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的社会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监控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监控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监控与实践教学监控相结合;注重老师授课与学生信息反馈相结合;注重学校的整体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提高课程质量。
  (四)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动态控制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控制主要是静态的控制,静态监控点主要是指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记录等文件资料方面的选定要素。对这些教学信息的控制较为容易操作,而动态监控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教学比赛、教学研讨、校外实习等教学活动,动态监控的特点是既看现实状态,也注意其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着重于纵向比较,有利于指导、激发监控对象的进取精神。要提高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水平,就要做到静态监控和动态监控相结合,即明确监控对象的现状和水平。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有自身特色的并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保證和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寇宝明.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定位与优化[J].教育与职业,2009(6).
  [2]徐丽.有效构建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3]戴启昌.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其他文献
以A216WCA铸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钢件浇注凝固过程中的相变模型,研究了多组元扩散对相变动力学的影响,总结了凝固过程中α铁素体晶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
The effects of microstructure chang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s of Ni55Nb20Ti10Zr8Co7 bulk glass-forming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in 1 mol/L HCl and 0.5 mol/L H
In this articl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SSRF electron beam trans- fer line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physical requireme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体育教师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在学校里,有些教师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就是看着学生玩,什么人都能教体育课,这些偏见日积月累,加上“高考指挥棒”
The 100 MeV high intensity cyclotron, CYCIAE-100, is an advanced accelerator project in China.The fabrication of the main magnet is the key part of the construc
目的总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就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2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cerns in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s in situ for dissolving behavior of the S-119 organic filth. The selected test conditions such as ambi
[摘 要] 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着对实训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大计算机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力度,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深入分析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岗位特点,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 键 词
The space-charge effects can impos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igh intensity beam transport proces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physics and comp
2006年8月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质部在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持召开了2007年度国防科技技术基础标准化项目论证报告审查会,与会专家对各单位申报的57项论证报告进行了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