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hok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伪狂犬病又名奇痒症,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就我县鹿马登乡福兴养殖场于2011年3月份引种不当引起的一起猪伪狂犬病引发思考,如何对该病从流行病学、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进行综合防制作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诊断;综合防制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危害全球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有报道。对于本病,近几年我县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去年年初我县就有一个猪场因负责人引种不当发生此病,给该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从该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 发病情况
  2011年3月,我县福兴养殖场大部分猪群发生陆续死亡、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新生仔猪死亡,仔猪呈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据负责人口述,发病猪咳嗽、采食停止、呕吐、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运动,死亡前四肢张开或倒在墙角抽搐,该场有即将出栏的肥猪140多头,架子猪365头,公猪3头,母猪24头,已怀孕11头,其中3头已临近产期,2头生产出18头仔猪(一头产子11头,另一头产子7头)仅存活9头,后备母猪20头,发病前一个月负责人从大理剑川收购一批猪,
  按照流感进行治疗一个星期,不见效果,继而就传染性胃肠炎治疗将近两个星期,也不见效果,已经死亡32头,前来求诊。经过相关兽医人员现场调查了解、疫控中心实验室化验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
  2 流行特点
  猪是猪伪狂犬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猪伪狂犬病毒能引起猪临床、亚临床和潜伏感染,还可感染牛、羊、犬、猫、鼠、实验兔等。猪伪狂犬病毒可与其他传染病并发感染,例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细小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虫、链球菌等。主要传播者是病猪、带毒猪、以及老鼠,隐形感染猪和康复猪可以长期带毒,特别是无症状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在病毒的保存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易感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传染。直接接触传染主要是猪伪狂犬病毒可经过胎盘传递给仔猪,但免疫球蛋白却不能,所以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病毒在猪场中可通过猪多次传代,能使毒力增强;患病母猪可以经乳传给仔猪,引起本病的暴发,泌乳母猪感染本病的一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天,此时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空气传播,尤其是在猪场内和邻近猪场中。
  3 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常发生咳嗽、发热、精神不正,继而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繁殖障碍率可达55%左右,以产死胎为主。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即使配种,返情率高达90%。新生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不正、咳嗽、采食停止、呕吐、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运动,死亡前四肢呈划泳状或倒地抽搐,衰竭而死亡。15日龄前的小猪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3—4周龄的猪症状与新生仔猪症状相似,病程略长,多便秘,有时出现顽固性腹泻。病死率可达40—60%,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偏瘫和发育受阻。2月龄以上的猪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表现为一过性发热,咳嗽、便秘,有时猪呕吐,躲在3—4天恢复。多数猪发生呼吸道症状,饲料报酬降低(常误诊为支原体啼炎及巴氏杆菌感染等)少部分病猪表现为神经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倒地后四肢痉挛,间歇发作。公猪感染后会引起睾丸肿胀、委缩,失去种用能力,育肥猪和后备猪不仅呈隐l生感染,传染其他猪还可导致同期增重下降,理论上由猪伪狂犬病引起的瘙痒症状在猪不多见,但在实际病例中,有1/3患病仔猪病程前期均不同程度出现痒症。
  4 诊断方法
  因其流行及症状多样性,不容易与一些疾病区别诊断,容易误诊。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相结合的诊断是确诊本病最理想的方法。一是用血清学诊断,即通过乳胶凝集实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来诊断。目前,我县实验室诊断方法基本上用前者多。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加强检疫、科学引种
  引进的种猪除考虑种质外,更重要的是种猪的健康状况。因为引种不慎会把猪伪狂犬病引入本场造成大范围感染发病。对新引进的种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按规定时间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者,立即按相关规定处理。
  5.2 免疫接种
  目前对本病无特效药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以应用疫苗免疫接种作为防制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给出生小猪滴鼻。用基因缺失灭活苗进行注射:仔猪5—6周龄是注射1头份(若1日龄滴鼻的剂量应减半);感染压力大的猪场应于11—12周龄加强免疫1次:后备种猪基础免疫后,于配种前一个月肌肉注射1次;怀孕母猪在产前4周加强免疫1次;生产公猪每6个月肌肉注射1头份;若采取全群的免疫方法,每年至少3—4次(每3个月到4个月1次)。同时做好抗体检测工作,对抗体水平较低的猪应及时补免,以防止伪狂犬病毒的感染。
  5.3 加强管理
  猪场要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定期消毒,最好使用2%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每月消毒1次;在猪场内要有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严格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进入猪场,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密度、通风、冬天保温及夏天降温管理,合理营养供给。
其他文献
直肠癌是一种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患者有进一步增多趋势,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加用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68.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指标(晨僵持续时间、压痛关节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
近些年来随着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石油现有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油库工程进行改造,满足人们对石油的需求.但是油库改造具有施工难度大、风险较高的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
“千载同饮一江水,在水一方两相望.”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邻,与其成员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是唇齿相依的重要近邻.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到2003年中国率
期刊
摘要:猪蓝耳病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早产尧流产,弱仔和呼吸困难为特征,高热是最典型症状。近年来,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猪蓝耳病表现出发病率高尧传播速度快尧治愈率低尧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除严格消毒,做好免疫预防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药物保健,全方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现将这几起新近发生的猪蓝耳病特点及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蓝耳病;疫情介绍;
肥胖病是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岁多见。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将肥胖宣布为一种疾病。医学界把与肥胖相关
摘要:据报道,世界各产茶国已发现的害虫和害螨即有害的螨共1034种,病原507种,我国记载的害虫和害螨约430种,病害90余种。茶树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期长的特点,每年因病虫害而使茶叶产量损失10%—15%,并使茶叶品质下降,严重时导致茶园毁灭。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云南;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  云南省是一古老茶区,茶域辽阔,气候多样,病虫种类和发生数
摘要:良好的自然条件让贵州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先天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怎样改良肉牛品种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贵州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冷冻精液输配技术是肉牛品种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重点阐述了冷配技术在肉牛品种改良及肉牛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肉牛产业贵州冷冻精液输配技术  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山多地少是贵州的省情。在这种特殊的生态
目的 观察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