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自然条件让贵州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先天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怎样改良肉牛品种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贵州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冷冻精液输配技术是肉牛品种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重点阐述了冷配技术在肉牛品种改良及肉牛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肉牛产业贵州冷冻精液输配技术
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山多地少是贵州的省情。在这种特殊的生态和农业生产资源条件下,怎样发展农村经济是贵州全省上下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多年来,贵州省一直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畜牧业发展,肉牛产业是贵州畜牧业的特色和重点项目,贵州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有发展肉牛生产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加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偏好以及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牛肉的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选择的事物。
1 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发展肉牛产业有先天优势。首先,贵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有可以供全年放牧的草地;农作物秸秆充足,可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良好的饲料资源;地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为发展绿色牛肉提供绝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环,丰富的饲草料资源,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肉牛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其次,政府表现出了对贵州肉牛也大力扶持的态势。2010年总投资1030万元建了15个肉牛标准场建设项目。在贵州省“十二五”肉牛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存栏750万头,出栏250万头)目标。而且,经过多年的建设,贵州肉牛技术服务机构初见雏形,为发展肉牛业提供了技术保障。贵州省在省、地、县三级分别成立了兽医防治检疫站、畜禽品种改良站、饲草饲料站和兽药饲料监察所。随着养牛项目的全面铺开,贵州肉牛养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肉牛杂交改良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大。
但我们仍应看到,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目前贵州肉牛业生产整体水平还较低,肉牛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系统的产业带动机制和肉牛保险机制,农村养牛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贵州省肉牛品种改良覆盖面仍然不够,输配力量不足。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贵州每年牛的杂交输配量仅能覆盖全身母牛总是的15%左右,而目前贵州省的冻精生产能力和输配能力更是和预期规划相差甚远。而冻精生产能力和输配能力不足也限制了冷冻精液输配技术在肉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的重要作用
牛的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技术是肉牛品种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目前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提高受胎率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冷冻精液输配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变肉牛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公牛配种效能,已成为发展现代肉牛产业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在成本、配种效率、疾病的预防、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
2.1 降低养牛成本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牛可负荷25到30头母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牛可负担150到300头母牛的配种任务。这样就使得公牛的饲养量压力减轻,减少了公牛的饲养量也就降低了养牛成本。
2.2 提高配种效能,促进肉牛品种改良
肉牛品种改良一直是发展贵州肉牛产业的一项重点工作,而选择优秀公牛用于配种,成为改良品种的有效手段。通过冷冻精液输配技术,可人工将优秀公牛基因迅速扩散,促进种牛品种改良和商品牛生产性能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3 实现异地配种
牛自然交配时,因体形差异过大,经常会出现母牛发情而无合适的公牛可用,或需进行品种改良而引进公牛又较困难的尴尬现象发生。贵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异地配种也几乎不可能。可将公牛精液长期冷冻保存,这样就省去了引进公牛的繁琐的程序和昂贵的成本。配种时只需要购买冻精及相应的冷配器材,携带方便,经济实惠,并能做到保证质量和适时配种。
2.4 高效繁殖技术推广,减少疾病的传播
由于广大农户的文化水平有限,加上目前贵州基层养殖场产业化不足,新技术的推广有很大难度。但借助冷配员这个技术平台,就可以相对较容易地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提高母牛繁殖力,从而达到新技术推广的目的。另外,自然交配时,会有生疾病传播的情况,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的推广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牛一般都是经过健康检查牛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减少采精、精液处理和输精过程中污染,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发生,特别是生殖道疾病和其它传染病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牛受胎率和产仔数。
冷冻精液输配技术是促进肉牛品种改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贵州这种多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冷冻精液输配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和雌雄个体差异较大等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良公牛的潜在繁殖能力,可大大缩减品质低劣公牛的头数,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迅速提高牛群的生产质量,还能减少或防止本交引起的传染性疾患。同时,通过冷配员还可改善广大农村先进饲养管理技术推广难的局面,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肉牛产业贵州冷冻精液输配技术
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山多地少是贵州的省情。在这种特殊的生态和农业生产资源条件下,怎样发展农村经济是贵州全省上下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多年来,贵州省一直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畜牧业发展,肉牛产业是贵州畜牧业的特色和重点项目,贵州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有发展肉牛生产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加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偏好以及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牛肉的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选择的事物。
1 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发展肉牛产业有先天优势。首先,贵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有可以供全年放牧的草地;农作物秸秆充足,可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良好的饲料资源;地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为发展绿色牛肉提供绝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环,丰富的饲草料资源,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肉牛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其次,政府表现出了对贵州肉牛也大力扶持的态势。2010年总投资1030万元建了15个肉牛标准场建设项目。在贵州省“十二五”肉牛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存栏750万头,出栏250万头)目标。而且,经过多年的建设,贵州肉牛技术服务机构初见雏形,为发展肉牛业提供了技术保障。贵州省在省、地、县三级分别成立了兽医防治检疫站、畜禽品种改良站、饲草饲料站和兽药饲料监察所。随着养牛项目的全面铺开,贵州肉牛养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肉牛杂交改良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大。
但我们仍应看到,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目前贵州肉牛业生产整体水平还较低,肉牛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乏系统的产业带动机制和肉牛保险机制,农村养牛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贵州省肉牛品种改良覆盖面仍然不够,输配力量不足。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贵州每年牛的杂交输配量仅能覆盖全身母牛总是的15%左右,而目前贵州省的冻精生产能力和输配能力更是和预期规划相差甚远。而冻精生产能力和输配能力不足也限制了冷冻精液输配技术在肉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的重要作用
牛的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技术是肉牛品种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目前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提高受胎率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冷冻精液输配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变肉牛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公牛配种效能,已成为发展现代肉牛产业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在成本、配种效率、疾病的预防、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
2.1 降低养牛成本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牛可负荷25到30头母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牛可负担150到300头母牛的配种任务。这样就使得公牛的饲养量压力减轻,减少了公牛的饲养量也就降低了养牛成本。
2.2 提高配种效能,促进肉牛品种改良
肉牛品种改良一直是发展贵州肉牛产业的一项重点工作,而选择优秀公牛用于配种,成为改良品种的有效手段。通过冷冻精液输配技术,可人工将优秀公牛基因迅速扩散,促进种牛品种改良和商品牛生产性能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3 实现异地配种
牛自然交配时,因体形差异过大,经常会出现母牛发情而无合适的公牛可用,或需进行品种改良而引进公牛又较困难的尴尬现象发生。贵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异地配种也几乎不可能。可将公牛精液长期冷冻保存,这样就省去了引进公牛的繁琐的程序和昂贵的成本。配种时只需要购买冻精及相应的冷配器材,携带方便,经济实惠,并能做到保证质量和适时配种。
2.4 高效繁殖技术推广,减少疾病的传播
由于广大农户的文化水平有限,加上目前贵州基层养殖场产业化不足,新技术的推广有很大难度。但借助冷配员这个技术平台,就可以相对较容易地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提高母牛繁殖力,从而达到新技术推广的目的。另外,自然交配时,会有生疾病传播的情况,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的推广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牛一般都是经过健康检查牛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减少采精、精液处理和输精过程中污染,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发生,特别是生殖道疾病和其它传染病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牛受胎率和产仔数。
冷冻精液输配技术是促进肉牛品种改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贵州这种多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冷冻精液输配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和雌雄个体差异较大等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良公牛的潜在繁殖能力,可大大缩减品质低劣公牛的头数,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迅速提高牛群的生产质量,还能减少或防止本交引起的传染性疾患。同时,通过冷配员还可改善广大农村先进饲养管理技术推广难的局面,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