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设之我见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可靠的电力供应作保证;电力建设是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建设部分,建设和谐、富裕的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结合农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网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其设备的选型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部分建议,可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网;问题;规划建设
   0.前言
  高度重视农电,积极发展农电,为农电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电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农电的支持和投入,夯实农电发展基础,为开拓潜在的农电市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1.农村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1.1 低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单台配变供电户数过多,配变容量过低,配变分布不合理,供电半径过大。一、二期农网建设及改造,主要是以解决农村照明用电为主。随着中央“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小型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低压电网已不能适应负荷急剧增长的需求。
  (2)一、二期农网建设建设标准低,普遍采用BLV-35/25 mm2导线,部分台区还存在裸导线,安全隐患较大;且供电半径过大,不能满足小于500m的要求,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差。
  1.2 中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尤其是农村线路,由于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有限,且供电线路少,半径长,装接配变数量多,导致线路负载率较高。
  (2)农村线路多为放射型,线路之间联络较少,线路发生故障时,没有第二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差。
  (3)部分线路配变装接容量过大,有些线路设备闲置、损耗较大,但有些线路负载率高,应考虑切改负荷。
  (4)部分线路所带负荷过大,联络情况不满足N-l校验,尤其是农村线路,虽然有联络,但联络线路线径小,不能完全转供负荷,联络无法发挥作用。
  (5)城区单辐射线路也多,不能实行负荷转供,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将造成局部停电。
  (6)城区存在部分线路联络方式复杂,造成调度困难,应尽快改造。
   2.农网规划的要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定,“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促使各级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2.1 规划区域和规划内容
  农村电网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镇区规划和自然村的规划。我省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对镇区的规划可以采用一般城网规划的办法,对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可以采用新区的规划办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10kV和35kV电源点和lOkV电网规划。自然村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规划区域,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可以单独规划,也可以根据lOkV电力线路分布情况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进行合并,统筹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合理性,规划内容中应侧重于lOkV和0.4kV电网。乡镇中110kV和35kV的电力需求可结合上级电网统一考虑。
  2.2 负荷预测方法的确定
  综合来说,负荷预测应注意如下几点:
  (1)推荐采用分类预测方法。
  (2)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注意数据横向比较的重点。
  (3)对农民生活用电估算时,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同时可用与其它地区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较合理的预测结果。
  (4)要注意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由此对农民生活用电所产生的影响。
  2.3 规划原则的制定
  要特别注意规划原则和规划区域的相适应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原则,下面列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1)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各乡镇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规划,成为各乡镇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
  (2)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规范,主干网架要清晰可靠、有适应性、有利于电网的发展,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的土建应按规划要求设计,土建工程一次建成,电气设备分步建设。
  (3)电网的建设与改适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新材料,但应通过试点,逐步慎重推广,确保中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4)重点区域可实施lOkV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其他区域可以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推进lOkV线路的环网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5)为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率,应积极发展lOkV公用线路,严格限制专线建设。
  2.4 网络结构的选择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供电区域的l0kV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城镇中压配电网络结构方式根据用电负荷重要性不同选用,一般选用手拉手模式供电,实现环网布置、开环运行,满足N-l安全准则要求。农村中压配电网络一般选用辐射网和手拉手结构,重要线路应装设和临近线路联络的联络开关。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OkV环网线路应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当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环网供电困难时,可由同一变电站的两段不同lOkV母线来实现。
   3.设备选型
  3.1 线路选型要求
  中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一般20a)一次选定,导线正常运行宜以经济电流运行,事故或检修时宜控制在导线发热的安全电流内运行,中低压电网的导线规格不宜过多。
  改造或新建架空线路一般仍可采用裸导线。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树线矛盾突出、导线离建筑物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难于保证安全运行(如多层住宅小区内)的线路,宜采用架空普通绝缘线。
  农村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20-150mm2。农村低压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70-95mm2时,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并多点重复接地。为进一步缩小线路施工、检修及事故停电范围,每条lOkV线路宜设置若干分段开关,将线路分为3、4段。低压120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地区,95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负荷密度较高地区,70mm2导线主要用于农村地区。
  3.2 变压器选用原则及规划
  为了减少低压线路的损耗,配电变压器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其容量选择以现有负荷为基础,适当留有裕度。
  农村配电变压器宜选用杆架式和室内式2种形式。特殊地區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的,可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宜选用室内式。农村综合变以自然村为主进行布点,1台农村综合变的供电范围以40-50户为宜,当一个自然村大于50户时应考虑增加布点,近期宜采用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便于中远期扩容。
  农村自然村分散性较大,个别区域户数较少且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单独布点,可选用50、80kVA小容量变压器。
   4.结论与建议
  在充分发挥现有的35kV电网作用的同时,控制35kV电网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负荷的增长,部分35kV变电站就地或易地升压改建成110kV变电站。
  目前城网基本能够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而农网线路超载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保证城网正常建设的基础下,应增强对农网的建设。降低线路损耗,实践证明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线损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政府应推出减免有关费用政策,如道路赔偿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同时应加大对规划中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的控制力度。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英语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理解掌握这门语言的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利用英
电力调度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调度失当或者因为误判导致误操作等情况,则会严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
期刊
随着人们对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成本管理、工程进度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速度,在室外采暖管道敷设方式上传统的地沟敷设由于存在诸多
期刊
针对掘进机在煤矿井下工作时,由于巷道地质条件限制或者施工工序影响,当机器停机或者空载时,油液循环停止水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采用双联柱塞泵+齿轮泵结构设计,增加液压油
通过对国有煤矿非煤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非煤企业转型发展时期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强调了企业机制、决策、目标、战略、管理模式、监督及评价等因素的重要
采用防水砼已成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一种主要防水技术措施,只要设计合理、细部构造处理恰当、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材料配合比准确、施工顺序正确,砼渗漏水现象是能够得到有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保护架空输电线路的方法,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架空线路雷击跳闸率,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无间断运行.
期刊
立交巷道布置是矿井巷道掘进常用方法,合理的应力分析及支护设计是立交巷道施工的关键.以济宁三号煤矿立交巷道为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立交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