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对中高职学生焦虑情绪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探讨绘画心理疗法对高职学生焦虑情绪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绘画心理疗法,对103名有一定焦虑情绪及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的高职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评,再用SPSS23.0统计学对所得數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前后焦虑评分均有下降(t=12.765,P<0.001;t=3.922,P<0.001),干预组比对照组焦虑评分下降更多(t=9.497;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前后生活满意度评分有所提高(t=5.087,P<0.001;t=11.346,P<0.001),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评分提高更多(t=6.052;P<0.05)。可见,绘画心理疗法对有焦虑情绪且生活满意度较低的中高职学生具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焦虑、提高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绘画心理疗法;焦虑情绪;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7-0140-03
  焦虑情绪是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高职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思想生活仍处于较为多变的时期,性格仍未稳定,生活经验较为缺乏,遇到突发事件,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因此,高职学生的焦虑情绪时有发生,倘若焦虑情绪长期无法缓解,则会影响学习生活。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生活状态或者生活主要方面的一种稳定、概括的认知评价[1]。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积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2]。高职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满意度不仅代表着个体情况,还直接代表部分青年一代的生活体验,提高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影响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寻找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绘画疗法即引导个体在绘画创作中产生自由联想,调解其内心情感,让个体潜意识中的情绪、动机等有助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的相关信息均呈现在自己所创作的绘画中,在个体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消除其心理防御机制,最终实现改善焦虑症状或治愈疾病之目的[3],绘画心理疗法操作较为简单,实用性较广,现代高职学生出现焦虑情绪及生活满意度较低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果切实有效,可以尝试推广使用。研究缓解及消除高职学生的焦虑情绪、提升其生活满意度的方法非常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希望能帮助大众加深对绘画疗法的认识和理解。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有103名有焦虑情绪、生活满意度较低的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源为佛山、广州多所高职院校,按焦虑自评量表得分、男女比例、年龄等,分为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2例,对照组51例。
  (二)方法
  1. 对照组
  主试不采取相关措施,只作定期跟踪与观察。
  2. 干预组
  在对对照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绘画心理疗法,共8周。
  绘画疗法共分成3个阶段,即机理画、素描、创作作品,2小时/次,3次/周,每阶段8周。单独设置一间绘画室,需光线充足、无噪音,硬件设备完善(包括书桌、美术作品等),绘画疗法老师(选择标准: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能辅导被试创作、能灵活运用心理疗法)需在每次干预前介绍干预内容与目的,授课过程采取“理论介绍+绘画创作”形式,在被试创作过程中,适时鼓励、辅导患者,循循善诱,待被试完成绘画后,邀请其介绍自己所创作作品的含义。
  (三)观察指标
  1. 两组SAS评分对比
  评价工具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用其评价焦虑状态严重程度,干预前、干预后各评价1次,SAS各条目均采用1—4分记分法,评定总分超过50分即表明存在焦虑,评定总分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明显。
  2. 两组LSR评分对比
  评价工具为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cale,LSR)[5],用其评价生活满意度,干预前、干预后各评价1次,LSR最低分为5分,最高分为25分,LSR评定分值越接近25分,则生活满意度越高。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t=0.037;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前后焦虑评分呈显著差异(t=12.765***,P<0.001;t=3.922***,P<0.001),即焦虑均有下降,且干预组比对照组焦虑评分下降更多(t=9.497***;P<0.001,见表1)。
  (二)两组生活满意度评分对比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前后生活满意度评分呈显著差异(t=5.087***,P<0.001;t=11.346***,P<0.001),且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后生活满意度评分(t=6.052***;P<0.001)有极显著差异。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1)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有极显著差异,即绘画疗法对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缓解作用。   (2)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实施绘画疗法后生活满意度评分有极显著差异,即绘画疗法对有焦虑情绪的学生进行干预,能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是施以绘画疗法,个体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被压抑的各种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都得到一种非言语的抒发,且有可能更为形象、直观,這样更有利于理清思路,化抽象为具体。而绘画疗法老师依据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与作品含义阐述,能获得充足而又真实的信息,有助于确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通过个体作品,引导学生倾诉内心焦虑,能改善其精神状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随着对焦虑情绪的认识不断深入,学生清楚了焦虑的原因,就能逐步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得到良好的效果。绘画疗法可激发有焦虑情绪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配合整个绘画疗法的干预,有益于焦虑情绪的改善,消除学生的焦虑症状,使其生活满意度更高。
  适度的焦虑情绪,其实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焦虑情绪客观存在,必有存在的道理,但是过度的焦虑情绪则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当代高职学生长期过度的焦虑情绪较为常见,如果焦虑情绪长期过重,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如出现神经衰弱、焦虑症甚至精神疾病等,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正面青少年学生的焦虑情绪问题,找到更能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缓解办法。
  生活满意度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人们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只在物质层面上有所追求,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生活满意度则包括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主观感受及主观评价。生活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高职学生生活满意度情况值得关注和研究,并且迫切需要找到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帮助生活满意度较低的学生走出困境,提升幸福感。因此,研究绘画疗法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核心意义正在于此。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焦虑情绪与生活满意度息息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倘若生活处处不满,看什么都不顺心,焦虑等负面情绪就有可能不断扩大。而带着焦虑的情绪看世界,也会对人的认知判断有极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导致看问题有所偏颇,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想法,处处不满,但也却不知道真正满意的是什么。而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绘画疗法对焦虑情绪和生活满意度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绘画疗法属于心理疗法,其有效结合艺术治疗、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范围广。有学者指出,个体情感埋藏越深,其与个体意识二者之间距离就越大,此种情况下,个体通常很难找到适宜的语言将其准确表达出来。绘画疗法可消除患者个体防御机制,引导患者个体真实表达内心感情、动机等,能起到抚慰作用,继而转移其对焦虑的过分关注[6]。此干预疗法依据心理投射理论、大脑偏侧化理论,充分利用白描、水彩等方式,借助线条、色彩等,化抽象为具体,将潜意识中的东西通过绘画作品呈现出来,解释创作缘由,绘画疗法老师透过作品便能直观感受到患者个体内心,便于施以针对性治疗,最终改善焦虑症状[7]。
  绘画疗法优势较多,如操作简便,不需要专业的测量或治疗仪器,只需提供普通的相应文具及较容易把控的场所即可实施;适用对象广泛,参与者不需要有专业的绘画知识和功底,因此受众能为男女老少;绘画本身就为人所熟悉事物且充满趣味性,因此,大众的接纳程度较高,适宜广泛推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绘画疗法可减轻高职学生的焦虑程度,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实践中,高校可以尝试广泛推广,用绘画心理疗法来缓解高职学生的焦虑情绪,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Huebener,E.S.. 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4,66(1-2).
  [2] 郑莉君,马青,白文璐. 心理弹性对青少年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探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06):70-75.
  [3] 童捷,孙喜蓉,俞玮,等. 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06):532-537.
  [4] Samakouri,M.,Bouhos,G.,Kadoglou,M.,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the Greek version of Zung’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J]. Psychiatriki,2012,23(03):212-220.
  [5] Jacobsson,L.,Lexell,J.. Life Satisfa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parison of Ratings with the 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LiSat-11)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J].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6,14(01):10.
  [6] 吕兰竹,李景珊,周月英,等. 绘画治疗在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8-19.
  [7] 陈敏. 绘画治疗在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63+67.
  (荐稿人:黄新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重庆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于2006年9月29日15:00在重庆市医学会十三楼会议室举行,第三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重庆市医学会第三届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委员21名。
期刊
摘 要:空间结构优化是新时代大学图书馆转型、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打造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多元化学习空间,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边界的大胆突破。本文分析了图书馆空间结构优化的推动因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建筑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研究,尝试找出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并就不同空间的优化方式阐明观点。通过探讨图书馆的空间结构的多维度优化拓展,寻找图书馆空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随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口号的提出,社会愈加要求在绘本等课程教学中融合渗透中华民族地方性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本研究基于金华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资源,立足儿童教育绘本教学实践,科学建构金华传统文化与儿童绘本教育的理论联系,调研分析金华传统文化在儿童绘
摘 要:人际情绪调节策略对青少年负性情绪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修订中文版人际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并进行相应的信效度检验,以了解我国青少年人际情绪调节的特点,并为其后续的负性情绪干预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727名年龄在9-18岁的青少年进行试测,研究结果表明,中文版人际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青少年人际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人际
摘 要:社区团购市场竞争态势逐渐激烈,但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如盲目的“价格战”导致商业秩序受到破坏、产品质量把关不到位、“大数据杀熟”等。行业的长足健康发展不断受到威胁,亟须相关针对性策略给予调节帮助。本文将浅析行业近年背景,以美团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为例,基于SWOT-PEST矩阵分析其内外环境、发展状况,探讨未来市场演化可能,给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社区团购创新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未来公安工作全警涉外将成为常态,在警察的职能重心逐步转向服务的背景下,跨文化能力将成为涉外警务人员履职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涉外警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内涵可以从知识、能力、态度、意识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知识维度包括元知识、母文化知识、异文化知识以及主体间知识,能力维度包括语言能力和冲突管理能力,此外,还有意识敏感性和主动开放的态度。警校可以通过营造语
摘要: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而如何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在宏观上,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着眼时代变局的整体视野准确把握其本质特点,即鲜明的方向性、超前的引领性、协同的高效性、强劲的创新性、显著的公平性、高度的开放性等。具体而言,教師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的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议
摘 要:伴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正在随之扩大,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以媒体融合为切入点,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认为大学生心理教育过于传统且存在局限性,心理教育平台建设有待完善;在阐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体融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最后从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创新教育模式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亿万青年的巨大鞭策和鼓舞,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引。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养机制的建设,对培育和塑造新时代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要进一步立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
摘 要:幼儿舞蹈创编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需的舞蹈实践能力,也是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的学习过程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本文以高职院校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为研究方向,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培养目标、重要性、教学现状及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不同方面,多维度探寻有效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