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必须学会自主修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而修改完善是一篇文章精彩与否的重要阶段,也是写作水平逐步提高的必经途径。好的作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推敲而写成的。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修改阶段,“文章不厌百回改”是他们的共同经验,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写成之后,自己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出好东西。”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训练中学生写作时都疏忽了、或者把握不好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个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以致总是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中学生作文必须学会自主修改,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进行“自主修改”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
  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故事”可以讲给学生听:贾岛在作《题李凝幽居》一诗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他不知诗中该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正在驴背上反复做“推”和“敲”的动作时,冲撞了为官的韩愈,韩愈弄明白事情真相后帮他解决了难题,“敲”字比“推”字好。后来人们常说的文章要经得起“推敲”,也正源于此故事。
  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如果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就会成为好文章。
  第二阶段学习修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1)把用词不准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删去重复啰唆空洞的词、句、段,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2)增添一些词句,尽量把长句改成短句;(3)结合具体“文体”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要明确和深刻,注重材料的取舍、选择和祥略处理,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及段内层次是否有一定的顺序;(4)教给学生一些基本作文修改符号(如删除号、增补号、换位号……)达到规范修改;(5)指导学生写作文评语的要点与方法。
  第二步,教师示范修改。教师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打印出来(或电脑打在屏幕上),在课堂上用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步骤面向全体学生作示范修改。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作文中捕捉典型语句,让学生边读病句边想,句子错在哪里?找出病句存在的具体问题后,再对症下药。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改,改后让学生再读,品味和原句的异同,并知道为何这样做。
  第三步,教师在批改中学生的作文时,逐渐让学生用学到的修改作文方法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
  最常用的是互批互改方法,学生操作如下:先通读全篇,整体把握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失误在哪里;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勾画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学生这样做下来,次数多了,必然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继而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和判断能力。由于对调批改,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了教训。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批改方法也有好处。可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大胆发言,集思广益,既发挥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积极性,进而提高了修改能力。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修改。当学生们对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比较熟悉之后,教师每次布置学生作文,就要明确提醒学生写完后进行仔细修改,再抄正。
  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写完作文搁置一段时间后(只要时间允许相对隔时越长越好)再去看,因为那时随着你学识和知识的加深、增广,就会发现许多不妥之处,此时修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通读全篇时最好有声朗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主要是從朗读中体会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找出习作中需要修改之处,边读边改;三是如果时间允许时,最好多遍通读、多次修改,这样效果更好。
  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中学生必定能学会自主修改作文,若能将“自主修改作文”养成习惯,坚持下去,写作水平必定会一步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319  新课标语文教材,不管是什么课型,无论那篇文章,要了解课文内容,首要的一环就是读。只有通过读,才能使文章内容在头脑中烙下印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古训就是例证。只要多读,读的书多了,不待解说,便晓其义。更对于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重视且教会了学生朗读和默读。  一、朗读。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摘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作品中典型人物嘉莉的自我表现性、赫斯特伍德的自我陶醉性和德魯埃的自我中心性,深刻揭露典型人物的人性成因。  关键词:自我表现性;自我陶醉性;自我中心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深受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和斯宾塞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他总是不断地探索人的本性和生存价值,其作品《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
中图分类号:H319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这是北宋画家的《题李世南画扇》,2008年高考全国语文课标卷的诗歌鉴赏选取了这首诗歌入题。其中的设题点主要考察画面中景物的虚实问题,问题和答案是这样的:  问: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专门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而安排了阅读篇目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本文从人教版语文教材作文教学的理念到具体练习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体验感受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探讨了七年写作序列的实施策略以及七年级写作训练点的挖掘。  关键词:初中写作;实施策略;写作训练点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3.24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