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语苦聪话差比标记的语法化来源和特征

来源 :南开语言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新平苦聪话差比标记在苦聪话中分布的考察,以及比较拉祜语方言内部的共时表现,论证拉祜语差比标记是由方位名词语法化而来,语法化路径为方位名词>方位词>差比标记(后置词).语法化机制为隐喻、语义漂白和重新分析三种手法.
其他文献
曲,是一种与“诗”“词”齐名的文学作品.它开始于宋,兴盛于元,发展于明清,流传至今.在研究明代山东籍作家散曲作品用韵时,我们发现作品中的韵脚字和《中原音韵》有些出入,出现失收和漏收等现象.在明散曲的作品中以被选取的十个韵脚字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试找出他们未收入《中原音韵》的原因.
本文以主动宾结构的典型主谓关系陈述句为参照,考察宾语移位成的话题句的音高特征.通过研究语音实验得到的句调域、词调域和字调域分布及起伏度的数据,发现句首话题带有的对比焦点,以句首词调域整体抬高和句中词调域上线的陡然压低来凸显.句末的动补结构也带有重音特征,主要表现为句末词调域最宽,其中结果补语所在的字调域的上线提升,字调域跨度是全句的最大值,这是句宋自然焦点的音高表现.
在当代古琴商业化危机和文化生态环境改变下,“琴乐存亡论”成为热点问题.当我们追溯去今最近、且较具代表性的时期——清代,发现传统儒家文化语境中琴乐主体的生存状态、传播方式等因素在这里已悄然变异,“入幕琴师”“悬牌教琴”“贩卖琴器”等三种琴家职业方式表明——清代古琴商业化初呈常态.整体来看,清代大部分游艺琴家仍捍卫着“乐之正统”的文化身份与地位、弘扬“乐以像德,琴以修身”的正统思想,向世人展示出“崇德乐群”的文化气质和时代精神.在当下古琴传承与保护困境中,清代游艺核心价值观“崇德乐群”应是琴乐艺术的传统转型与
韩道昭《改并五音集韵》是金代一部重要的韵书,它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在中国语言学史、韵书史中有较重要的地位.然而该书原刻本及底本早佚,给研究带来很大局限.近来,笔者通过《新修玉篇》发现了它的原始底本《广集韵》的大量内容.本文从辑佚材料出发,对《改并五音集韵》的价值、成书及版本问题做了重新考察和梳理.
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属于“新音乐”中民歌主题化的混生音乐类型.“嘎达梅林”的生活原型和民歌体现了原生族群的族性.采用西方作曲技术和管弦乐队改编的交响诗,体现了新族体即新文化、新音乐为心性载体的中华民族(国族)的新族性.民歌主题化的混生音乐体现了局内观、局内感和局内情的变化.
匣母在现代韩国汉字音中的读音主要分两类:多数字与晓母合流,读/h-/;少数字与见、溪、群母合流,读/k-/.对于韩国汉字音匣母/k-/读的来源,学界尚无共识.本文考察了16世纪韩国汉字音材料中匣母的表现,并同汉语方言、日本汉字音、越南汉字音等进行了比较.结合对韩国汉字音相关音韵特征的分析,本文主张,现代韩国汉字音匣母/k-/读基本是字形类推的结果,个别匣母多音字的/k-/读与音读的合并有关.
艾布拉姆森的著作《音乐作为第二语言》阐述了达尔克罗兹有关音乐教学的一些重要理念和方法,该理论与作者本人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着重探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解码能力培养的方案,通过体态律动基础上的音乐整合来诠释与引导视唱练耳训练和音乐表演规律的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表现音乐,弥补了视唱练耳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中的一些缺失.
本文以晋语寿阳方言中的人称旁指代词“口[niε?33]”(本文记为“捏”)为研究对象,对“捏”的用法,特别是与其他人称代词的连用式做了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联系其特定的使用语境与句法表征,展示了“捏”从人称的旁指用法(指称义)向语用功能(语用义)、语篇功能(话语标记)的演化路径,并对其演化动因做了具体说明.最后,对现行的关于“捏”为“人家”的合音说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贝多芬交响乐创作中的铜管乐器配器手法,是一种开拓性的音乐语言,其中,特别是对长号的使用,更是明显摆脱了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等形式束缚;与此同时,出于对启蒙思想中“个性”的追求,相关作曲家凭借“标题音乐”及贝多芬“遗产”登上了一个醒目的历史舞台,并以此沿着贝多芬为后人所引导的交响乐创作发展路径大踏步前进.然而,伴随贝多芬的谢世,浪漫主义者们因为“保守”与“进步”的不同思想观念和创作方法,通过不同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音乐风景,其音乐特质与历史意义,至今值得人们深思.
尖坡苗语量词“nau33(个)”可与果蔬、器具、身体器官和处所等类名词组配,表示“个、只、颗、根、座、把、栋”等语义形式.基于凸显认知理论,我们发现具有[+圆][+容器][+可食]语义特征的物体是“nau33(个)”的范畴中心.“nau33(个)”的范畴化是由范畴中心逐步向外扩展的,范畴化过程为:母体物>近似物>整体物>时间物>抽象物.在量词“nau33(个)”的范畴化过程中,隐喻和转喻是主要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