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复音军事用语语法结构特点试析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军事用语也即表述军事概念的词语,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其语法结构特点的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和汉语语言都是中华各民族劳动创造的文明财富。汉语中一个汉字表示语言的一个音节,文字与语言数千年来相互作用,使得汉语形式美非常突出。本文主要结合《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语用形式,深入探讨复音军事用语语法结构的特点。
  关键词: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军事用语 语音特点
  军事用语作为中华文化和语言的一部分,是指表述军事概念的语词。着眼于汉语语言文化的角度,运用文化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资料来研究军事汉语语言风格现象,军事用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用以表达与军事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本文主要从语音角度讨论《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以下简称“《银简(壹)》”)所见805个军事用语的特点,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予以斧正。
  一、《银简(壹)》军事用语的音节分布情况
  词是词汇学的基本研究单位,同时也是研究军事用语最基础的方面之一。从语法基本结构来看,复音军事用语有单纯词、合成词、词组三者之分,对其进行区分,也是语法研究和构词法的最基本要求。据我们统计,《银简(壹)》有军事用语805个,其中有复音结构有534个。《银简(壹)》有军事用语中,复音军事用语约占66.3%。534个复音军事用语中,双音节军事用语有491个,可以说占了绝对优势。
  二、《银简(壹)》复音军事用语的结构类型及词性
  《银简(壹)》有复音军事用语534个。其中由单纯词构成的复音军事用语仅2个:逶迤(委施)、蒺藜(疾莉、疾利),它们均为两个音节的非双声迭韵名词性军事用语。其余532个复音军事用语均为复合式。
  复合式军事用语的结构类型如下:[1]
  1.偏正式
  现行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偏正短语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其一“由动词、形容词中心语和状语组成”;其二“由名词中心语和定语组成”。除此之外相关语法简表称“状语是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分。”《银简(壹)》有偏正式军事用语240个。
  语法构成上,有以下13种方式:
  ①a a→A式1个。例如:天固。
  ②a n→N式102个。例如:轻地、坚陈、堂堂之陈。
  ③a n→V式1个。例如:明赏。
  ④a v→N式2个。例如:厚积、离积。
  ⑤a v→V式10个。例如:昧战、奇胜、大战。
  ⑥f v→V式9个。例如:独行、相距、固守。
  ⑦n a→A式3个。例如:地利、地便、地平。
  ⑧n n→N式42个。例如:羊肠、兵势(兵埶)、索陈。
  ⑨n v→N式4个。例如:雁行(鴈行)、锥行、内向、外向。
  ⑩n v→V式14个。例如:夜军、山斗、郭逆。
  s n→N式9个。例如:三军、五闲、八陈。
  v n→N式32个。例如:争地、杀地、立陈 。
  v v→V式11个。例如:噪战 (燥战)、射战、附攻(傅攻)。
  从我们的统计可以看出,偏正式复合军事用语多为名词性结构,达193个;动词性结构只有45个,形容词性结构仅2个。除此而外,没有其它词性的结构。偏正结构复合词的构成成分到底孰正孰偏,一直是存在语法中的壹个有分歧的问题。与此相关,中心语素也大多是名词性的,少数是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但修饰限制的语素较灵活,有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语义构成上,240个偏正式军事用语中,只有“冲龙”[2]是后偏前正式,其余均为前偏后正式。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偏词素往往要对中心词素进行修饰、限制,而正词素是构成复音军事用语意义的主导。正词素主要涉及人、物、动作、行为方面的意义。偏词素的修饰、限制意义主要表现为:
  ①领属:正偏词素表示的人或事物间存在领属关系,能扩展成“A(偏)的B(正)”或“A这类B”形式。共29个。例如:军使、敌国、官道。
  ②类属:正词素是大类属,偏词素是小类属,二者是类属关系。共15个。例如:王兵、军人、机弩(几弩)。
  ③性质:偏词素对对正词素所表示的事理加以限制和说明。共90个。例如:利器、劲将、轻地。
  ③身份、职业:正词素是称谓“人”的某些大类名,偏词素从地位、身份、职业等方面加以修饰、限制。共5个。例如:上将、大将、下卒、大吏、下吏。
  ⑤功能、用途:偏词素对表用具、器物等的正词素进行功能、用途方面的情况说明、限定。共9个。例如:投机(投几)、粮涂、候望之楼。
  ⑥方所:偏词素限制说明正词素表示的方向、位置或处所。共14个。例如:内堞(内叶)、旁翼(方翼)、山斗。
  ⑦材料、质地:偏词素对表具体事物的正词素进行质地、材料方面情况的说明、限制。共1个。例如:铁铦。
  ⑧数量:正词素表示可称数的事物,偏词素对其数量加以描述。共9个。例如:三陈、五墓、九地。
  ⑨时间:偏词素表示时间意义。共2个。例如:夜退、夜军。
  ⑩方式、手段:正词素表示某种事物,偏词素对这各事物形成、使用的方式或手段等进行描述。共2个。例如:流弩、连棰。
  ⑩状貌:正词素表示某种事物,偏词素对该事物的形状、特征、规模等进行描述和限制。共25个。例如:大兵、出楼、围地。
  情态:偏词素表示正词素的某种情态。共39个。例如:必舆、噪战(燥战)、佯北。
  偏正式军事用语约占全部复音军事用语的45.0%,份量最大。这一方面说明偏正式是汉语中较为能产的一种构词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偏正式复音军事用语的大量使用也有利于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2.联合式
  联合式合成词已完成由单音节词为主向双音节次为主的有效转型。联合式的出现使得复合词明显增多,合成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也显出了更加多样的功能和结构关系。
  《银简(壹)》共有联合式复音军事用语140个。
  从语法构成上看,有5种方式:
  ①a a→N式10个。例如:翳荟、龙隋。
  ②a a→A式19个。例如:竭尽、深浅、险易、累谓。
  ③n n→N式70个。例如:士卒、号令、剑戟。
  ④v v→N式3个。例如:委积(委责)、积委、蓄积。
  ⑤v v→V式38个。例如:禁止、击批、守御。
  据以上统计,《银简(壹)》联合式复音军事用语共有名词性结构83个,动词性结构38个,形容词性结构19个。
  从语义构成上看,有3种方式:
  ①同义式:由两个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素组成。这样的军事用语有82个。如:号令、沟池、攻伐、还退、发号出令、三告而五申。
  ②反义式:由两个具有相反或相对意义的词素组成。这样的军事用语有8个:独出独入、奇正、龙隋、广狭、深浅、高下、险易、避实击虚。
  ③类义式:由两个具体意义不同而义类相同的词素组成。这样的军事用语有50个。如:耳目、什伍、甲兵、剑戟、城郭。
  联合式复音军事用语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单音语素的搭配较为灵活,具有同义近义关系的单音词,往往可以自由搭配,组成联合的复音军事用语。如“兵”分别与“革”、“甲”组合成“兵革”、“甲兵”;以“城”作为构成语素的有“城郭”、“国城”、“城邑”、“攻城围邑”。
  ②双音军事用语的两个语素可以互相颠倒位置。如:“弩矢”、“矢弩”;“旗章”、“章旗”;“丘陵”、“陵丘”;“尽竭”、“竭尽”;“金鼓”、“鼓金”“委积”、“积委”。
  3.支配式
  支配式合成词不仅词义丰富、功能复杂,而且在语用方面更具特色。《银简(壹)》共有支配式复音军事用语134个。
  语法构成上,有5种方式:
  ①a v→V式2个。例如:佻战、猒守。
  ②v n→N式4个。例如:带甲、参乘、主用、将军。
  ③v n→V式121个。例如:亡军、火库、张军。
  ④v v→N式1个。例如:囚逆。
  ⑤v v→V式6个。例如:诱蹑(莠)、圉裹、合杂。
  据以上统计,《银简(壹)》支配式复音军事用语有名词性结构5个,动词性结构129个。
  语义构成上,支配式复音军事用语词素间的关系均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4.主谓式
  从句法结构角度来看,主谓式双音词是汉语中双音复合词的最重要的一类。《银简(壹)》共有主谓式复音军事用语9个。
  语法构成上,有4种方式:
  ①n a→V式1个。例如:将武。
  ②p a→V式1个。例如:自广。
  ③p v→V式3个。例如:自恃(自侍)、自保(自葆)、自立。
  ④n v→V式4个。例如:力分、心疑、锋错(蓬错)、费留。
  据以上统计,《银简(壹)》主谓式军事用语均为动词性结构,共9个。
  从语义构成,主谓式复音军事用语词素间的关系均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5.补充式
  《银简(壹)》共有补充式复音军事用语6个。
  语法构成上,有2种方式:
  ①v v→V式4个。例如:战胜、百战百胜、逃归、战北。
  ②v a→V式2个。例如:守固、保全。
  从语义构成上看,表补充意义词素所表达的意义均为对中心词素所表达动作的结果。
  6.附加式
  《银简(壹)》共有附加式复音军事用语3个:
  语法构成上,只有1种关系:v 者→N式。例如:匿者、斥者(兔者)、霸者(柏者)。附加式军事用语的附加成份均为“者”,它们均为名词性。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按构成方式分,《银简(壹)》复音军事用语有联绵式2个,偏正式240个,联合式140个,支配式134个,主谓式9个,补充式6个,附加式3个。按词性分,《银简(壹)》复音军事用语有名词性军事用语286个,动词性军事用语227个,形容词性军事用语21个。[3]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汉语丰富词汇词义和语言发展的自身需要,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军事用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必然。
  当然,军事用语的复音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单独由哪一方面的原因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标注说明:a 代表形容词性词素,A 代表形容词性军事用语;f 代表副词性词素;n 代表名词性词素,N 代表名词性军事用语;v 代表动词性词素,V 代表动词性军事用语;p代表代词性词素; s 代表数词性词素
  [2]“龙”谓其形状狭长,似龙
  [3]据我们统计,《银简(壹)》271个单音军事用语中有名词121个,动词136个,形容词14个,分别约占总数的15.0%,16.7%,1.7%
  [4]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38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民族精神、彰显人文气质、传递价值观念、表达思想感情等显著特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符号。而中国书法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更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与担当。  2020年11月5日,由四川民族学院主办、《现代艺术》杂志社协办、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和四川福宝美术馆承办的“格物致知一一四川民族学院书法研究所首届学术年展暨
泼墨写春秋,挥毫绘乾坤。写字和绘画的首要工具就是笔,当代因书画的多样性,笔的种类规格越显繁杂,但硬笔书法和钢笔画的工具仍是相对简单的。钢笔,诞生于19世纪初,是大家从小就接触到的学习工具,被硬笔书法家和钢笔画家们赋予更多可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当然,在创作硬笔书法、钢笔画作品时,也不会僵化地局限于钢笔,书画家们会根据创作的整体效果需要,适当地选用一些其他的辅助工具,但首选的主要工具还是钢笔。
李小军 毛泽东《贺新郎·讀史》行书 241cm×120cm 2019年  李小军  1977年出生于达川区麻柳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主管单位:甘孜州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甘孜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列美平措  LIEMEIPINGCUO  《貢嘎山》主编。藏族,1961年3月生,四川康定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心灵的忧郁》《孤独的旅程》《列美平措诗歌选》《圣地之旅》。曾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等奖项。  寄语  《贡嘎山》自1981年创刊以来,汉文
简介  自貢“三染”一一拔染、扎染、防染,得益于张晓平女士及父亲张宇仲先生倾其一生、呕心沥血的传承贡献,使自贡“三染”留存至今,并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张晓平在继承父亲张宇仲扎染技艺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染色、扎缬方法和操作规程,将蜀缬严密细致的特点与粗犷活泼的抽象效果巧妙结合起来,使扎染作品的色彩、色晕千变万化,绚丽多彩。为更好地传承发扬自贡扎染技艺,张晓平女士成立张
春节窝家居,   正好来写诗。   传递正能量,   彰显大仁义。   冠状病毒起,   全国入战时。   同心抗冠状,   早日夺胜利。   一   猪鼠交替间,   神州欲尽欢。   冠状病突发,   欢链嘎然断。   病毒从何来,   探源在武汉。   乱食野生物,   人体遭袭染。   九省通衢地,   黄鹤吐黑烟。   万人不知情,   离汉四处散。   九州难净土,   病菌势强悍。 
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于1869年在中国四川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这一天,有着800多万年生存历史的大熊猫,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和视野。同年5月阿尔芒·戴维神父在发现大熊猫之后,在四川宝兴县又发现了另一种让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珍稀动物——川金丝猴。它有着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的面容,长着长又密的金黄色的毛发,粉蓝色的小脸,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和可爱的小塌鼻子,人们又称它们为仰鼻猴。  人类的繁荣挤压了
他长期坚持胶片拍摄,尊重艺术的未知性与随机性,追求胶片的不可重复性,象征着对极致与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求和坚守。追求纯粹的色彩,自然的颗粒感和对每一次按下快门的敬畏。因为每次按下的快门,对于生命而言,都是唯一的、不可返回的瞬间。他说:“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思考才是最纯粹创造力的来源!”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当看到陈禹哲的这一组以岁月留痕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时,庄子的这句话浮现在了脑
主管单位:广元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廷鑫  ZHANGTINGXIN  《批评家》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共广元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元市第五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寄语  《批评家》杂志是一本文艺评论季刊(内刊),创刊于2002年
汉族,笔名邢晓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博士生课程骨干教师进修,师从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主要作品有:《风景这边独好》<华夏舞蹈21世纪世界舞蹈文化主潮》《中国舞世界舞蹈文化宝藏》。曾获“首届舞蹈研究论文全国大赛”佳作奖,《论中国古典舞蹈的气韵之美》获中国“第五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优秀论文奖”以及四川省首届“文艺评论优秀奖”。主讲《舞蹈艺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