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与聚势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效统一

来源 :编辑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出版业处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出版主体需要在市场化经营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质量提升.在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深度融合”是制胜法宝,需要在内容呈现层面进行呈现形式、呈现终端的融合,在内容分发层面进行市场、渠道、营销方式的融合.在社会效益的提升方面,文化强国目标下向国家发展聚势赋能是出版业提升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出版主体需要以内容与服务赋能全民阅读战略,以知识服务与产业下沉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以内容打磨与平台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赋能.通过深度融合与聚势赋能,出版业能够完成以受众为中心的内容、人才、技术要素优化配置,构建新出版发展格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为建设文化强国目标贡献力量,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跨媒介叙事”指将某一媒介创作的原初母版内容,作为叙事的预设前提和创作背景,借助电影、电视、摄影、美术、游戏、动漫、广告、视频网站、实景空间等媒介机构,融合多元社会群体的参与过程,完成以某一视角为切入点,独一无二且又与母版内容衔接的系列故事.本文通过探讨“跨媒介叙事”在“融合文化”语境下,伴随内容跨媒介地流动、生产和传播,围绕世界观和类型人物型构的互动叙事范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共享意义和身份认同.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爱沙尼亚,在百余年的电影发展历程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爱沙尼亚通过加入欧元区以及建立成熟的电影资助体系,一举扭转电影业的萎靡形势,成为东欧小国进行电影国际化转型的经典范式.但是受到语言文化、地缘环境以及市场体量等因素的影响,爱沙尼亚电影产业的最新政策和发展状况鲜有学者涉猎.本文以爱沙尼亚历年的电影产业报告为依据,在梳理爱沙尼亚电影资助体系、电影市场格局、电影联合制作和电影品牌打造等内容的基础上,探析2010年以来在“扶持本国电影”+“联合制作”的“双螺旋”模式
本文从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的角度解读袁牧之拍摄于1935年的电影《都市风光》,探讨多重媒介对虚拟现实关系的呈现.《都市风光》将虚拟作为一种认知当时社会的电影叙事途径,在此基础上彰显出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和特殊媒介的沉浸感,并构建了电影中以及电影与电影之外的交互性.这是《都市风光》魅力与价值所在,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多重媒介与虚拟现实,认识电影艺术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与指导性思路.
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在冰雪产业中与大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的冰雪项目均规定了必须佩戴的装备种类和数量.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中国的冰雪用户在迅速增加,中国冰雪产业也在这股“浪潮”推动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在自主品牌的树立、冰雪用户引导和培养、技术研发储备和投入、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监督等环节都远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国家.同时,我国穿戴式装备的制造仍以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生产为主要特点,产品的设计以及销售环节被欧美运动品牌长期霸占,中国的个体企业很难在国际巨头的围追堵截下获得生存及发展空间.在此形势
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的当下,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图书、期刊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高质量出版是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严把质检关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关键,更是新形势下提升编辑素养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图书、期刊质检工作经验和实践体会,浅谈在新形势下为提高图书、期刊质量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医学编辑应具备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学术素养和质量意识.
要问过去一年里什么词最火爆?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说:元宇宙.可是,要问元宇宙是什么?为什么火?估计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古人云:事出反常必有妖孽.春天来了,元宇宙的“皇帝新装”也该脱下了.为何?rn元宇宙并非一个严谨的学术或技术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本科幻小说《雪崩》里,是指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英文为Metaverse,中文译为元宇宙,并被诠释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在汉语里,“元”有头脑、首脑、首要、本源、原始、元气等意思,但并没有“虚拟”之义.“Meta”在英语里有“变化”“超越”的意
期刊
民族性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根性所在,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视觉媒介,民国电影连环画给电影民族化以丰富和补充,无论是对外国电影的本土化“改编”,还是对国片的通俗化讲述,电影通过连环画与普通百姓在纸质文本上达成跨银幕的接触和碰撞,电影人物、故事和观念,得以从影院走到街巷、从少数人走向大众 这种负载其时公共空间趣味的独特“文化再生产”,给当代中国电影学派建构提供了重要启示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现真实现实的文化实践形式中,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概念、文化形式,讨论虚拟现实记录影像的“超真实”合成现实主义美学特征.从文化记忆的媒介维度与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理论的第三持存技术代具角度,思考虚拟现实记录影像作为记忆辅助工具的合理性,进而思考虚拟现实记录影像对于建构数字文化记忆的可能性,以及对虚拟现实记录影像建构的数字文化记忆进行文化反思.
在书店重构的浪潮中,城市大型综合书店的重构措施表现出趋同性,这其实是“新零售”理念普遍传播的结果.在承认业态趋同的同时,城市大型综合书店经营者需要重构后台经营,巧妙地寻找业态趋同与异质化经营间的平衡点,在书店这一独特的阅读与文化空间中,重新联结人群,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呈现对文化的深度思考,点亮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竖屏成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的影像创作趋势,在近年来“情感转向”的研究范式启发下,文章探讨竖屏影像新形态及其观影体验对电影性的媒介重构.借助竖屏画幅的面孔—特写调动受众的触感视觉,创造新的情动生产;竖向构图与垂直运动发挥竖屏的运动—影像特性,唤起受众对纵深空间的具身感知,使移动时空网络中的情感交互得以发生;而竖屏影像的“再媒介化”,既拓展了横屏电影的边界,也重建了受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