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改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2012G1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QC078)资助
  摘要:本文设法通过研究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核心课程体系的重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考核机制改革等内容,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为农业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农业院校 卓越法律人才 教学改革
  传统的农业院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各种法律问题不断涌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卓越性”,即缺乏务实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精神,就农业院校法学教育而言,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确立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切合农业院校的学科背景和办学优势,服务“三农”、适应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始终定位在培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层优秀司法干部队伍、优秀律师服务队伍和具备法律素养的创新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结合学科优势、革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应结合我国国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寻找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法学教育理念,培育我国农村社会所急需的法律人才,实现法制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和谐同步发展。农业院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三农”为导向,进行全方位改革。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文化基础知识和“三农”知识的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强化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服务“三农”意识为核心。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同时,要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大学生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执法和司法理念积极解决“三农”法律问题。
  三、调整法学专业课程设置
  全面地把握法律文化的背景,更好地认识与解决转型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卓越法律人才必备的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多元化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历史不尽了解,就不可能深入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法律制度机构对其周围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如果不精通一般政治理论、不能洞见政府的结构与作用,那么在领悟和处理宪法与公法等问题时就会遇到障碍。
  实践环节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农业院校要在农村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加强法学本科生教育实践环节,如与一些县级法院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者与一些乡(镇)司法所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发挥基地教学作用,提高现场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走进农村、贴近农民、了解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纠纷的特点、农民诉讼的难点,自己动手调查取证、参与诉讼与调解纠纷,通过基地现场教学,真正使得学生具有服务“三农”的意识,掌握服务“三农”技能。
  四、建立與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机制
  我国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学习与职业培训被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大多是在完成大学教育后进行的,实务部门在学生的大学学习阶段并不过多地参与人才培养任务,而高校也并不过多地负担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的任务,从而造成高校毕业成为“准法律人”。
  五、改革农业院校法学教学方法
  卓越法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相应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学生按照法律的理念去学习。如果仅仅了解法律制度而不理解法治的理念,是不能融会贯通法律的基本精神的。
  实践已逐渐证明:只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改革、联合培养机制构建、师资力量优化等方面进行大胆地尝试与革新,才能够培养出既精通法学专业理论、熟悉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又懂得“三农”相关知识的卓越法律人才,从而既能够胜任政法部门的专职法律工作、又能够面向“三农”、扎根并服务于基层,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江虹.农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特色办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陈运雄.我国农业院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
  [4]姜登岭.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局面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很大的优越性的存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和阻力,只有将发展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探索其解觉问题的道路,才能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经济转型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优劣势 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即使的全球范围内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依然这边独好,引起了所谓的中国模式的大讨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辽宁 瓦房店 116314)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工农业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
期刊
摘要:在抓好煤矿区队班组安全建设中:一是班组安全建设是班 组长的素质及事业心和责任心问题; 二是规范班组长现场管理和 执行力;三是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夯实安全基础; 四是搞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班组安全文 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关键词:煤矿 班组建设 安全管理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最小基层组织,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为煤矿企业所有的安全规章制
生命是个偶然,我们常常在无意的邂逅中,摆渡了生命的无常,获得永恒的回归。最近,我在观看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后思考了许久。它的故事讲述的是第二次大战之后的法国,一位名叫克蒙特马修的教师用音乐开掘了被大人们遗弃的孩子们童年的乐趣和童年的人生价值的故事。他用音乐去引导这些迷途的孩子,激发他们积极和热情的生活态度。把音乐的作用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我们看见了那懒散的班级气氛被活跃的的、富有激情的
期刊
思想品德的教育说到底是一个人生观的教育问题。它对其它各门功课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榜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选好榜样,用好榜样,真正发挥榜样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那么,榜样教育在思品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榜样可以促人立下志向。人常说:“有志者事竟成。”立志,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思品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志向是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