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jia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证实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 在湖北省荆州市和石首市现场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80 000人份,观察48 h内体温、局部红肿等副反应和一年内接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者发病情况,同时设对照组。结果 所有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接种者未见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仅2例菌苗接种者有低热和局部红肿,48 h后消失,安全性良好。接种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2例,对照组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人47例,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保护效果95.57%,95%可信限为85.43%~98.20%;对照组发生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人15例,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有效率100.00%,95%可信限下限77.08%。结论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安全性良好,接种与疫区流行菌群一致的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可以取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其他文献
70年代,Jewett等[1]发现了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由于BAEP各波有相对固定的起源、潜伏期稳定、不受意识状态和药物的影响,此检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80
目的探讨老年人便秘患病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个城市8 252名≥60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老年人便秘总患病率为11.5%,随着年
期刊
目的探讨扩张包膜去除与否对植皮成活有无影响。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85例及面颈部瘢痕切除术70例,在扩张皮瓣移转后,遗留创面移植中厚皮片。观察创面保留扩
目的探讨输血对食管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食管癌病人围术期输血者49例、未输血者46例,于术前、术后1、3、7、14?d分别检查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8例脑血管意外(CVA)患者,分康复治疗组(37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按照Bobat
患者女,37岁。发现右乳房肿块1月余,生长速度快,伴右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块质地较硬,右乳晕及周围组织红肿,触之疼痛。其下方可扪及一枚8 cm×8 cm境界不清的巨大肿块,表面光滑,不活
目的改善中、环指岛状皮瓣的静脉回流,提高皮瓣成活质量。方法应用改良的带指掌侧浅静脉和指固有静脉两套静脉回流的中、环指邻侧双岛状皮瓣进行拇指再造11例。结果术后皮瓣肿
目的研究我国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定量评估其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九五”横断面研究资料,并与“六五”和“八五”可比资料比较。结果
目的 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人和动物感染后可导致多种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作为一种血管疾病,其病因未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该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为了
目的 探讨煤尘职业接触者和早期煤工尘肺患者BAL液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改变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煤工人23人,按X线诊断煤工尘肺期别分为0期(煤尘接触者)组7人、0+组8人和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