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思路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要求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能够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切实优化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之道,希望可以引导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步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课堂;课堂教学效率
   强调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效率,其目的就是确保在单位时间内的课堂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更好夯实,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更加强大,地理创新思维和学科价值观念更加端正,由此步入到深度初中地理学习格局。
   一、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其地位是比较边缘的,这一点师生都有意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也就难以带着激情去参与,实际的学习效率自然低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关注良好地理学习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的价值、地理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继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地理教育教学格局。比如,在学习热带草原气候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播放《狮子王》中的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感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视觉感知中可以更加立体地感触对应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然后与地理知识进行交互,就可以使初中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地理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的氛围也会因此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不断提升。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很多时候部分初中地理教师会将焦点放在学生能做多少地理习题,能够考取多少分数上,这样就容易忽视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学生也难以感知地理科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不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关注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做到教育教学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进入到理想的地理学科教育格局。比如在讲述与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创设了对应探究性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进入任务情境中,然后解决不同的问题:(1)读图能力,可以在黄河图上使用不同记号笔来描述黄河干流、黄河支流,并且标记出对应的源头在哪里,入海口在哪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2)归结能力,可以结合课文的信息和图示的信息,对于黄河各个河段的水文特点进行归结,并且分析水文特点与径流地形之间的关系;(3)地理空间综合能力,将长江、黄河和松花江的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参数、年径流量参数整合起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而不是第一大河流?依靠上述问题情境的设定,使得初中生进入到实际的思考状态,学科能力的发展也因此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落脚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上,而不是眼前的考试成绩,这样就可以慢慢步入到理想的初中地理学习格局。
   三、坚持拓展延伸,开展初中地理实践活动
   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以知识理论学习为主导,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拓展延伸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这样也可以使初中地理课堂效率得以不断提升。为了实现這样的目标,也需要在此环节进行多维度的设计和规划。比如在学习地理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知识之后,教师就设定了对应的地理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绘制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是以脚步来丈量,有的是以尺子来测量。在综合比较之后发现,使用尺子是比较快的,并且获得的数据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如何界定实际坐标呢?此时有学生想到了坐标轴,或者以测量间距的方式来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相互交流意见,进行实践探索,自主测量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重要的问题,依据这样的方式慢慢实现对应平面图的绘制,不仅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深度理解,还锻炼了地理知识应用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初中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地理科学价值观,由此以更加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实现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率低,与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机制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育改革中,要想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就需要确保教学理念得以改变,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营造更好的地理学习氛围,确保地理学习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花.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86-87.
   [2]刘军远.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36.
   [3]石玉信.转变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改革之我见[J].赤子(上中旬),2016(20):26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接近生活,文字具有感情,充满生命力,每一句不同的话语组成了作者的思想。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称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语
摘要:历史教育与教学是初中基础教育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帮助学生形成人文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能参与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历史学科;重要性;学习兴趣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历史学习,欲亡其国,先亡其史。历史上诸多的名人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有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教师要理性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生活实际,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贴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最終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智能的、有趣的教学资源,积极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发展。同样也给教师教学手段注入了新鲜元素,改变了他们的传统观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有效地成为有趣易学并且实用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操作信息技术以及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能力以及
摘要: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切实落实分层教学,并最大化地发挥出分层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该首先做好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工作,明确对学生个性的认知后,探究科学的分层方向,切实做好课程的分层优化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层方向   受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环节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处的学习环境以及自身的学习态度等多方面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往往表现出差异化较大的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化学作为自然学科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学,以初中化学为载体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动手实践能力;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创新教学方式,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开展侧重于动手实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趋向于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初中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现如今对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要适应我国不断深入和加快的新课程改革,与此同时,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成长也离不开教师合理的教学安排与指导。因此,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促进合作学习更好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中,探究性学习方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体现出很多优越性。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体会,证明了探究性学习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物理;措施   初中物理课程在提高初中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初中生的物理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进入
摘要: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水平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只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在初中教育的过程当中忽略了体育教育则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个性以及潜力,就要对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进行深化改革。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