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教学中的“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中要把“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就如何进行地理“图”的教学进行阐述。
【摘 要】地理教学 地理图像
“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地理学习离不开基本的地图,地理空间位置包含纬度位置,海路位置以及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等,这些知识是地理教材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要素。地理图像教学法就是紧扣地理学科特点,通过生动的图像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建构知识。教师如何精心灵活运用地理像教学法,实现课堂的增值?
一、在地理课堂运用地理图像教学的意义
第一,体现地理学科新教材的教学特色。地理图像教学法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像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由于图像教学法图像多、直观性强,提出的问题富有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论。图像教学法重视学生脑、眼、口、手的全面配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与统一。
第四,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由于学生能利用图像,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地理图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地理能力,如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图像判读能力、图像再现能力、图像填绘能力、地理记忆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等。
二、寻找趣味图像素材,实现地理課堂的增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创设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推动学习进程的动力。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流畅跌宕,充满魅力。
如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中,课件展示图片:图1福娃系列、图2鸟巢。设问:图1是哪一项体育赛事的吉祥物?图2建筑物名称是什么?在我国哪个城市?学生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对图像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读图、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得出:图1、图2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主场地鸟巢,课堂洋溢着乐趣、愉悦的氛围。 又如在学习内流河和外流河时,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观察它们最终流入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容易得出:长江、黄河最终都流入海洋,而塔里木河流经沙漠最终消失,不同之处是河流最终是否注入海洋。再引导学生观察“汉江”,会发现它并未直接流入海洋,而是汇入长江后再注入海洋。在加深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同时,观察比较能力得到培养。
三、运用图像读析艺术,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读地图类图像要突显空间性,要弄清地图的三要素,分析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图上的位置、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等。读景观图要抓住图像所反映的突出特征,采用观察法,学会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读统计图表类图像要注重定量性和规律性,明确图例,细读坐标,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变化趋势,探究原因,增强学生绘图技能。读示意图要突出概念、原理与规律,找出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评析,探究逻辑关系链条。读地形剖面图要细读比例尺、剖面线的方面及经纬度、注记和图示说明,进而分析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
同时,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析图步骤、方法也不相同。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事物的图,应采用对比法,通过比较分析,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其成因等。例如,要求学生在《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上描出北纬30度纬线,比较该纬线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加深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的理解。
四、挖掘地理图像信息,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地理教學中图像所蕴含的信息是相当丰富的,可以说一百个人看一张图能够分析出一百种可能,这就是图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从地理图像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指标,也是为了社会实践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初中地理教学是否能够真正成功,完全就是看待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图像信息。不仅仅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世界上只要存在图像的地方,都具有庞大的信息量,而这也是为什么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技能的重要原因,可以让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全方位地分析所得到的信息,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这就是地理图像教学的深层次含义。
例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一章节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识记此图的图名和图例,使学生会将自己学过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与图相互对应上,认识世界气候的差别以及分布特征;第二,带领学生对“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各带进行分类,总结出规律: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位于南(北)极圈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则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第三,利用气候分布直方图,让学生在图中识别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差异以及降雨特征。根据降水差异,将其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冬雨型以及夏雨型,让学生自己识别,填入图中;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总结: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等,使学生准确记忆,并与图相互对应。
总之,在灵活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时,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还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地图为探究载体,在有效的互动中找到地理知识,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从而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摘 要】地理教学 地理图像
“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地理学习离不开基本的地图,地理空间位置包含纬度位置,海路位置以及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等,这些知识是地理教材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要素。地理图像教学法就是紧扣地理学科特点,通过生动的图像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建构知识。教师如何精心灵活运用地理像教学法,实现课堂的增值?
一、在地理课堂运用地理图像教学的意义
第一,体现地理学科新教材的教学特色。地理图像教学法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像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由于图像教学法图像多、直观性强,提出的问题富有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论。图像教学法重视学生脑、眼、口、手的全面配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与统一。
第四,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由于学生能利用图像,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地理图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地理能力,如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图像判读能力、图像再现能力、图像填绘能力、地理记忆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等。
二、寻找趣味图像素材,实现地理課堂的增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创设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推动学习进程的动力。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流畅跌宕,充满魅力。
如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中,课件展示图片:图1福娃系列、图2鸟巢。设问:图1是哪一项体育赛事的吉祥物?图2建筑物名称是什么?在我国哪个城市?学生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对图像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读图、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得出:图1、图2分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和主场地鸟巢,课堂洋溢着乐趣、愉悦的氛围。 又如在学习内流河和外流河时,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观察它们最终流入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容易得出:长江、黄河最终都流入海洋,而塔里木河流经沙漠最终消失,不同之处是河流最终是否注入海洋。再引导学生观察“汉江”,会发现它并未直接流入海洋,而是汇入长江后再注入海洋。在加深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同时,观察比较能力得到培养。
三、运用图像读析艺术,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读地图类图像要突显空间性,要弄清地图的三要素,分析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图上的位置、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等。读景观图要抓住图像所反映的突出特征,采用观察法,学会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读统计图表类图像要注重定量性和规律性,明确图例,细读坐标,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变化趋势,探究原因,增强学生绘图技能。读示意图要突出概念、原理与规律,找出关键点或要素,并加以识别、理解,评析,探究逻辑关系链条。读地形剖面图要细读比例尺、剖面线的方面及经纬度、注记和图示说明,进而分析地形和海陆分布特征。
同时,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析图步骤、方法也不相同。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事物的图,应采用对比法,通过比较分析,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其成因等。例如,要求学生在《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上描出北纬30度纬线,比较该纬线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加深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的理解。
四、挖掘地理图像信息,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
地理教學中图像所蕴含的信息是相当丰富的,可以说一百个人看一张图能够分析出一百种可能,这就是图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从地理图像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指标,也是为了社会实践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初中地理教学是否能够真正成功,完全就是看待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图像信息。不仅仅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世界上只要存在图像的地方,都具有庞大的信息量,而这也是为什么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技能的重要原因,可以让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全方位地分析所得到的信息,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这就是地理图像教学的深层次含义。
例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一章节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识记此图的图名和图例,使学生会将自己学过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与图相互对应上,认识世界气候的差别以及分布特征;第二,带领学生对“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各带进行分类,总结出规律: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位于南(北)极圈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则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第三,利用气候分布直方图,让学生在图中识别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差异以及降雨特征。根据降水差异,将其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冬雨型以及夏雨型,让学生自己识别,填入图中;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总结: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等,使学生准确记忆,并与图相互对应。
总之,在灵活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时,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还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地图为探究载体,在有效的互动中找到地理知识,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从而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地理课堂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