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取向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这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突出表现在需要高中历史老师跳出历史学科界限,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历史教育”育人理念;系统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自觉地以唯物史观贯穿和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广泛的跨学科兴趣,构建既专深、又广博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自觉、勤奋、有良好坚持的积极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为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1]。
  那么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呢?通过学习钻研高中历史新课标和对教学实践的观察与反思,笔者以为,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内涵应该突出体现为:历史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理念价值、根本史观、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家国情怀和人格品质等。为了适应新课标提出的挑战,高中历史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核心素养的取向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并不断完善。
  一、跳出历史学科界限,树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历史教育”育人理念
  新课标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2]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牧航教授认为,历史教师的专业应该包括历史学科专业和历史教育专业两个不可分割、相互统一的方面。实践中,往往比较强调的是前者,而容易忽视历史教育的专业要求。历史教师应该将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载体,跳出和超越历史学科界限,体现自己的“家国情怀”,着眼于为国家培养具备合格素养的公民,从历史教育的视角去入手,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还是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都应该针对和指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为学生的素养而教,而不是为学科而教。
  二、系统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自觉地以唯物史观贯穿和指导历史课堂教学
  启始于本世纪初的高中新课改,近二十年的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历史教师都自觉不自觉的逐步学习运用多元的历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比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阶级史观等等。显然,多元史观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地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的历史老師或是由于自己对唯物史观理解不透、掌握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割裂了唯物史观与多元史观的关系,疏忽、回避、甚至排斥和否定唯物史观,这显然对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和教育功能是有负面影响的。
  新课标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并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基础上,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可见,新课标更加明确地突出了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由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着眼于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一般原理,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等,并且要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历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发掘唯物史观与多元史观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历史教科书中有效结合点,精心选择史料,深入透彻加以分析,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坚定自觉地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各个观点和原理,进而学会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认识问题。
  三、培养广泛的跨学科兴趣,构建既专深、又广博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标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调整和更新了历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根据新课标第四部分课程内容所列举的内容要求来看,和原有课程内容相比较,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择性必修课程,既删减了许多原有内容(如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的经济、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巴黎公社运动、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经济建设以及世界近现代文化科技成就等),也新增了许多内容,其中必修课程的24个专题中有大约13个专题属于新增或调整,新增的内容基本都属于历史学科内的专业必备知识点,也有反映国家意志的最新历史观点和思想,如南海诸岛、台湾岛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抗日战争变为十四年抗战,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是由原来的三个必修模块调整更新而来,也有大约10个专题属于新增,如中国古代法治、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税收、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村落城镇和居住环境、医疗与公共卫生、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战争与文化碰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等等。选修课程设两个参考模块《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则是全新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调整对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素养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建构历史学科专业的“必备知识”,具体而言,一是要针对必修课程内容的调整增加,不断强化和提升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和精度;二是要针对选择性必修课程所可能涉及的政治、管理、法律、经济、金融、商业、交通、地理、建筑、人口、战争、生物食品、医疗保健、教育留学、出版翻译、文化文学、戏剧艺术等方面教学要求,广泛涉猎各个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甚至也能够适当深入钻研3-5个学科更佳;三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般教育学知识和历史学科教育学、教材教法设计等方面的历史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及时关注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前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关键能力”,即历史课堂教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真正有效实现。
  最后,历史教师还应不断升华自己的“家国情怀”,努力把历史、与现实和未来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敏感地关注和搜集国内国际现实社会发展的时事新闻、重大政策、流行热点等,挖掘这些热点方面与课堂历史知识的联系,不失时机地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分析其因果联系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人格示范榜样。
  面对基于新课标的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师只有具备“立德树人”的家国情怀和育人理念,坚定牢固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最高教学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深入仔细地研读新教材、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教育发展的最新方向,不断自觉地夯实强化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才能促成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发生,最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18年1月,教育部官网。
  [2]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近现代史研究通讯》2018.02,搜狐号;
  [3]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内涵与成长路径》,《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与教育整体水平稳定提升的影响下,中学教育在实际发展中呈现新的教学侧重变革,即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愈发重视。文章以中学教学为切入点,探究抽象思维能力在其中的培养途径,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探究  引言:在时代与教育发展影响下,中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传统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依靠
期刊
摘 要: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本文就将讨论阅读的必要性,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以及学生应该如何自学阅读。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阅读  引言:现代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对作文进行修改與评价的时候,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学生在对其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建立作文互批模式,为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本文对中学语文作文互批模式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同时还阐述了中学语文作文互批模式的现状与中学语文作文互批模式的意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理论性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方法,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探究性学习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学习;教学现状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在实际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手段不断被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课堂授课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理念下的互动,不仅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还涉及学生、教师与知识之间的互动,是全面的、是多元的。文章对其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提出了自学、提问、小组合作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我们民
期刊
摘 要:地理空间素养是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地理空间素养是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阐述地理空间素养的内涵,其次重点分析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的培育措施,具体从基础阶段、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地理空间素养;实际内涵;培育措施  地理空间素养是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科目时必备的素质之一,地理学不仅是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也是阐明地理事物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国家开始对教育行业进行改革,非常关注高中数学的教学情况。如果教师依旧采用原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的话,将无法适应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也会更好的发挥课堂的效果,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对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积极心理学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学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积极心理学概述与学生英语口语问题,其次从引进趣味内容,调动学生口语训练动力、引进游戏活动,减少学生口语训练畏惧感、引进积极评价,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信心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而增强积极心理学运用在口语教学中的质量与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
期刊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数学建模是让学生将数学课本上理论化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数学建模意识,学生就不再认为数学是一门学而无用的科目。本文就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现状、意义和方法分析如何构建学生高中数学建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方法和意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是基于实验的重要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开展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和形式。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的教学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師往往不够重视实验教学。一些教师认为各种实验是浪费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