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对肾细胞癌患者肾功能评价的适用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8种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预测公式对肾细胞癌患者肾功能评价的适用性,并分析影响预测公式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术前测得的血清肌酐Scr值、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合并症、肿瘤T分期等资料。以外源性放射标记物同位素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的肾排泄率所测得的GFR参照值(rGFR)为标准,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比较以下8种预测公式计算得出GFR评估值(eGFR)的偏差:改良MDRD-1、改良MDRD-2,CKD-EPI公式,联合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的公式,Cockcroft-Gault (C-G)公式,基于胱抑素C的公式1,基于胱抑素C的公式2,简化MDRD公式。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BMI、T分期及合并症等对不同预测公式的影响。

结果

以rGFR为标准比较8种计算公式的95%一致性分析,胱抑素C相关的2种公式均低估了GFR实际水平,其余6种公式均不同程高估了GFR实际水平。eGFR值偏差较小的3种公式依次是CKD-EPI(7.74 mL/min)、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7.87 mL/min)以及改良MDRD-1公式(7.98 mL/min),界外百分比最低的3种公式依次为改良MDRD-2(1.98%)、改良MDRD-1(2.48%)、C-G公式(2.97%);eGFR值偏差最大的公式为:改良MDRD-2(22.22 mL/min)。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8种公式计算的eGFR结果在不同性别、BMI及T分期的肾癌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胱抑素C-1和胱抑素C-2两种公式计算结果外,其余6种公式计算的eGFR值在不同年龄段结果不同(随年龄的增高均减少),在合并症组较无合并症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CKD-EPI、联合肌酐胱抑素以及改良MDRD-1对于评价肾癌患者适用性较好,影响eGFR准确度的因素是多样的,患者年龄和是否存在合并症对预测公式的一致性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意外发现的宫颈癌(UDCC)行腹腔镜下广泛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例全子宫切除术(5例经腹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术后U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6例患者44~62岁,宫颈鳞癌5例、宫颈腺癌1例,临床分期ⅠB1期5例、ⅠB2期1例,均行腹腔镜下广泛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图像融合显示输精管盆腔段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行性,并对输精管盆腔段显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连续入组方式纳入2018年1月—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多期MSCT盆腔扫描资料、年龄20~50岁的男性住院患者174例。对患者盆腔MSCT平扫期、静脉期及排泄期图像分别行容积重组,获得输精管盆腔段、髂血管、输尿管及膀胱图像,再进行图像融合。对融合
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的外泌体对骨肉瘤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人源骨肉瘤细胞株Saos-2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CAFs,显微镜下观察CAFs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α-SMA蛋白表达对CAFs进行鉴定。培养CAFs,采用ExoQuick-TC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β-actin、CD63表达情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2017年8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创伤一科67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60~81岁,平均65.6岁。患者均应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入路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肩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估患肩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CT显像在慢性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慢性肾病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3~72(44.54±14.07)岁。28例患者术前行甲状旁腺99Tcm-MIBI SP
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53例,其中男64例、女89例,年龄21~81岁,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DAA组(79例)和PLA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目的总结蛛网膜颗粒(AG)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AG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绒毛" "颅内高压" "脑静脉窦血栓"和"arachnoid granulation" "arachnoid villi"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等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7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晚期慢性PJI的27例(27髋),其中男7例、女20例,年龄52~77(63.9±5.5)岁,均由同一主刀医生采用二期翻修手术的方法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评价假体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手术入路中保护椎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在15例10%甲醛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暴露椎动脉V2~V4段,观察各段的毗邻关系并测量其长度。(2)应用冷冻铣切技术,获得1例新鲜成人尸头标本的冠状断层薄片并连续拍照,应用Amira4.1软件基于其中显露颅颈交界区结构的750张断层照片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在连续断层照片及三维模型上追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对骨肉瘤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6周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雄性裸鼠15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骨肉瘤MG63细胞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组、MG63+THP-1混合细胞组3组,每组5只。于裸鼠右侧腋窝皮下注射浓度为1.0×108/mL的不同细胞悬液制备裸鼠成瘤模型:MG63细胞组裸鼠每只注射MG63细胞悬液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