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射探测器研究太阳系边缘等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七伴飞小卫星获取千余幅飞船多角度清晰图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负责人10月5日公布,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小卫星顺利完成前期空间观测任务,共下传1000多幅飞船多角度图像,均清晰完整。
  9月27日19时24分许,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伴飞小卫星由航天员手控指令释放,释放机构将其推出进入既定轨道,开始第一阶段定向观测任务。伴飞小卫星上的宽视场相机每3秒钟获得一幅飞船静态图像,经高效压缩后存储;当小卫星逐渐远离飞船时,根据预定工作流程切换到窄视场相机,继续从多角度获取飞船在轨运行图像。观测任务完成后,伴星从对飞船定向转为对地定向,在测控站上空将存储图像下传地面。
  目前,伴飞小卫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将按计划开展后续科学试验。(孙彦新)
  
  “哈勃”出故障导致维护推迟
  
  近日美国航宇局宣布,由于一台重要的数据中继系统意外出现严重故障,该局将推迟派航天飞机对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轨维护的时间。按原定计划,阿特兰蒂斯号要在10月14日升空执行这次任务,而现在来看为了等待需要测试的地面备件,很可能会推迟到明年2月。这次维护将把“哈勃”的寿命至少延长到2013年。航天员计划在这次11天的维护飞行中5次出舱,安装一台新相机,更换陀螺仪和蓄电池,对制导设备进行升级,并加装一个对接环。
  “哈勃”发射于1990年4月,工作在575千米的轨道上。它的观测工作给天文学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使科学家得以更准确地确定宇宙的年龄和起源,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并识别和研究太阳系内外的各种天体。(江山)
  
  “猎鹰”1成功发射
  
  9月28日,在前三次发射接连受挫后,美国私营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火箭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成功,从而成为第一种由私人建造并成功实现入轨的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发射在距夏威夷约4000千米的夸贾林环礁上的美国陆军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进行,将“鼠星”模拟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2002年埃隆·马斯克创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目的是提供低成本的商业航天发射服务。马斯克自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还是“猎鹰”1的总设计师。
  “猎鹰”1是太空探索公司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第一级工作完毕后拟溅落在太平洋上,回收后可重复使用。火箭高21米,能把约57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每次飞行的费用约为800万美元。随着第一级可重复使用性能的完善,发射价格还会有所下降。
  “猎鹰”1火箭的前三次发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本次发射火箭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的500千米~700千米的轨道高度。它的下次飞行拟在明年初进行,任务是发射一颗马来西亚卫星和搭载几个有效载荷。(江山)
  
  航天员之子遨游太空
  
  10月12日,美国富翁、前航天员欧文·加里奥特之子理查德·加里奥特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位专业航天员一起,乘联盟TMA-13载人飞船升空,开始遨游太空。47岁的加里奥特是著名的视频游戏商人,曾开发游戏《创世纪》,此行使他成为世界上第六位太空游客和第一位父母曾当过航天员的美国太空人。他的父亲曾在1973年在“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上工作了两个月。老加里奥特还亲临发射场观看了发射。无独有偶,已在站上的俄航天员谢尔盖·沃尔科夫则是苏联航天员亚历山大·沃尔科夫之子。加里奥特为此次飞天支付了3000万美元,但希望能通过此次飞行赚回这笔开支。他说,他要通过此次飞行证明私人参与者可在太空中做生意,从而取得与花费相当的收入。在空间站上,他开展了几项实验,内容涉及航天飞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航天员的睡眠特点等。一同上天的俄美两名航天员要作为空间站第18宇航组的成员在站上停留6个月,加里奥特则于10月24日同第17宇航组的两名航天员一起返回了地面。(江山)
  
  美发射探测器研究太阳系边缘
  
  10月19日,美国航宇局造价1.69亿美元的“星际边界探测器”由一枚飞马座XL空射型火箭发射升空。携带火箭的载机是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起飞的。这个茶几大小的探测器作为一个新的空间观测台,将对太阳系的边缘进行研究。
  太阳借助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太阳风在太阳系周围布设了一个保护性气泡,称为日球层。它保护着太阳系各大行星不受致命宇宙射线的伤害。没有这些星际“边区”的保护,银河宇宙线就会进入地球轨道范围,使载人航天变得更加危险。在过去15年里,太阳风产生的压力一直在不断降低,目前已达到航天时代开始以来监测到的最低水平。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压力是会继续下降还是已降至谷底。最可能的情况是太阳风压力本身就存在着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稳定下来或重新开始上升,但目前还没人能确定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科学家们希望“星际边界探测器”能有助于解释压力下降的原因以及日球层变化会给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该探测器由美国西南研究所和轨道科学公司建造,由西南研究所为美国航宇局运行。轨道科学公司负责为探测器提供平台。探测器采用“微星”2平台,呈八角棱柱形,重107千克(含固体发动机和相关部件重462千克),寿命2年。它由飞马座火箭送入96千米的低地轨道后,采用固体发动机和推力器进入工作轨道。(阳光)
  
  GMES计划取名为“哥白尼”
  
  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洲“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的新名称,即“哥白尼”。欧洲将其称为欧空局继“伽利略”导航计划之后的第二个旗舰项目。所有伙伴国均对该项目表达了强烈的政治支持。欧空局将负责协调该计划的空间部分,包括负责研制和采购“哨兵”系列卫星和对各成员国及其它相关伙伴承担的工作进行协调。研制中的5颗“哨兵”系列卫星将具备雷达与多光谱成像以及海洋与大气监测能力。前3颗卫星已进入工业制造阶段。作为生活在15世纪的科学家,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革命,而“哥白尼”项目将使地球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并帮助人类造就一个更美好和更安全的世界。(阳光)
  
  美国海军在夏威夷基地进行导弹拦截试验
  
  据美联社2008年11月2日报道,美国海军在今年11月1日进行的防御系统导弹拦截试验中,成功拦截了两枚近程弹道导弹目标中的一枚。
  两枚拦截弹中的一枚由美国驱逐舰DDG-60保罗·汉密尔顿号发射并直接命中目标,另外一枚由DDG-70霍帕号发射,但是拦截目标失败。
  此次试验标志着美国海军首次对标准-3拦截弹拦截弹道导弹目标进行监控,而非由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负责监控。(雨丝)
  
  “信使”发回水星照片
  
  10月6日,美国航宇局的“信使”水星探测器从水星旁边飞过。从10月7日开始,它向地 球发送这次飞越中拍摄的水星照片。这是它今年第二次飞越水星。在这次交会过程中,该探测器离水星表面最近的距离是200千米。它拍摄了数百幅照片,并搜集了各类其它数据。此次飞越的主要目的是要借助水星的引力来保持飞行路线,使其能在2011年3月步入绕水星飞行的轨道。“信使”是人类发射的首颗将绕水星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做轨道飞行的探测器。(阳光)
  
  动能拦截器二级火箭点火的试验
  
  据雷锡恩公司网站9月26日报道,由雷锡恩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组成的动能拦截器项目组于今年9月25日对第2级火箭发动机进行了点火试验,该发动机采用一个增强型喷嘴,改进了弹道特性。试验在马里兰州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的试验场进行。
  动能拦截器是一种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它采用了美国导弹防御局最新研制的可快速加速的拦截器。该系统具备在助推段、上升段和中段摧毁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
  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试验增强了公司对助推器设计的信心,表明了该项目在2009年进行第一次飞行试验前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此次试验为未来在高空环境下进行的试验奠定了基础。(雨丝)
  
  西蒙尼将再上太空
  
  据经营太空旅游项目的美国太空历险公司称,去年春天出巨资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上旅游的美国亿万富翁查尔斯-西蒙尼将接受训练,准备在明年3月份再游太空,成为太空旅游行业的第一位“回头客”。西蒙尼去年4月首次上天时在太空中逗留了13天,创下了太空游客停留时间纪录,还参与开展了几项实验。他为那次飞行支付了2000万美元~2500万美元,而目前“票价”已涨到不低于3000万美元。他支付的价格据说是3500万美元。
  (阳光)
  
  巴西计划2011年试射运载火箭
  
  10月20日,巴西航天局成功进行了卫星运载器VLS-1火箭第二级发动机的试车。巴西希望在2011年从本土对该运载火箭进行一次亚轨道试射。2011年的试射将在巴北部城市阿尔坎塔拉进行。巴运载火箭计划曾屡遭失败打击。2003年8月,VLS-1火箭在阿尔坎塔拉发射场发生爆炸,造成21名工程技术人员丧生,并摧毁了发射设施。目前新发射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将在明年底完工。VLS-1火箭由巴西航天部门和空军研制,得到了俄罗斯的技术帮助。(阳光)
  
  俄2013年前将发射5颗气象卫星
  
  按俄联邦航天局的计划,俄到2013年将拥有5颗在轨气象卫星,其中首颗“流星”M1将在今年底前发射,第二颗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射。俄目前的气象服务要依赖美、日、中三国的卫星。全俄机电研究所称,重2.7吨的“流星”M1已组装完毕,将由联盟2火箭送入830千米的轨道,寿命5年~7年。(阳光)
  
  “火星奥德赛”将再延寿两年
  
  “奥德赛”轨道探测器2001年飞抵火星,是目前在火星轨道上运行的6个探测器中服役时间最长的一个。日前,它已获准再工作两年时间,即到2010年9月。这是它第三次进行为期两年的延寿命。
  “奥德赛”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延长期的新探测任务要求它逐步改变轨道,以便能在更好的位置上对火星物质进行红外测绘。变轨后,探测器上的热红外相机能更好地探测到温度较高的岩石的红外辐射,从而更好地分辨它们。9月30日,也就是探测器第二个两年延长期的最后一天,“奥德赛”上的推力器点火工作了将近6分钟,启动了其变轨过程。探测器上的推进剂供应据称足够用到2015年。(江山)
  
  日本驱逐舰做好拦截试验准备
  
  据导弹防御局网站11月3日报道,日本海军金刚级驱逐舰鸟海号已为计划在今年11月进行的弹道导弹防御拦截飞行试验做好了准备。
  今年12月,鸟海号驱逐舰将进行实弹拦截。它是日本4艘驱逐舰中第2艘已经或将要具备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舰船。同样的试验曾于2007年在金刚号驱逐舰上进行。今年11月试验的目的是拦截从太平洋导弹靶场发射的分离目标。一旦完成拦截试验,鸟海号驱逐舰将返回日本。(雨丝)
  
  增强型宝石路Ⅱ炸弹与西班牙F/A-18战机成功集成
  
  据雷锡恩公司网站10月14日报道,日前,美国雷锡恩公司和西班牙军方成功地将453千克级增强型宝石路Ⅱ GBU-48炸弹集成至西班牙空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上。
  西班牙空军的该项目负责人称,增强型宝石路Ⅱ炸弹具有很高的精确性,能够在防区外投放,经济可承受性强且易于集成。在西班牙空军和雷锡恩公司进行的联合试验中,该炸弹完成了6次成功的投放。
  增强型宝石路Ⅱ炸弹采用GPS/激光双模制导方式,可对固定和机动目标实施精确攻击。英国皇家空军已在实战中多次使用。现有的宝石路Ⅱ炸弹可通过加装全球定位系统川员性导航系统改为增强型宝石路Ⅱ炸弹。
  (雨丝)
  
  美国潜艇试射战斧巡航导弹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潜艇近日从墨西哥湾发射了一枚雷锡恩公司战斧Block Ⅳ型巡航导弹,对一个仿真目标进行打击。此次弗吉尼亚级潜艇试射战斧导弹,是该新型快速攻击潜艇的新集成,从而使得能够携带该导弹的舰艇的数量又增加了一个。
  战斧Block Ⅳ巡航导弹是一种水面/潜艇发射的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可以对付高价值目标和重点防护目标。(雨丝)
  
  先进反辐射导弹进入你这初始生产阶段
  
  据导弹评述网站10月16日报道,美国海军航空兵武器系统部的AGM-88E先进反辐射制导导弹获得美国海军的许可,将进入低速初始生产阶段,该导弹用于摧毁敌防空系统。
  至此,先进反辐射导弹项目达到了美国海军设定的在2008年达到里程碑C并开始的低速初始生产阶段要求。在初始生产第一阶段将生产25枚先进反辐射导弹,在初始生产第二阶段将生产35枚。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生产的首枚先进反辐射导弹将于2010年底装备部队,美国海军共计划从该公司采购1750枚该导弹。
  先进反辐射导弹是高速反辐射导弹的改进型。先进反辐射导弹项目研制和演示验证了新型制导舱,改进了控制舱,以增强对敌防空系统的打击能力,并尽可能降低附带损伤。
  (雨丝)
  
  辉夜姬未发现月坑内有水
  
  日本探月卫星“辉夜姬”新拍摄的月球沙克尔顿月坑图像说明,该月坑内很可能并不存在任何暴露在外的水冰沉积。这些图像是在月球正值夏季时拍摄的。此时的阳光会在月坑内壁上部形成散射,从而可给坑内带来微弱的光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对图像和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坑内温度不到零下183度,如有水冰肯定能留存下来。但从图像上却看不到表明有纯水冰存在的明显亮光。这可能意味着沙克尔顿月坑根本就不存在水冰,即使存在也是与月壤 混在一起,数量很少。
  科学家们长时间以来一直怀疑月球南极终年不见阳光的沙克尔顿月坑可能贮有沉积的水冰,认为这可供未来殖民到月球上的人类所用,比如融化后用于制作饮用水,甚至转化为火箭燃料。(阳光)
  
  台湾与新加坡将合造卫星
  
  9月18日,台湾中华电信公司发表声明,称其新加坡子公司已同意与新加坡电信公司联合建造第二颗卫星“中新”2。1998年8月发射的“中新”1卫星耗资2.4亿美元,由EADS阿斯特里姆公司采用“欧星”2000+平台建造,载有16路Ku波段和14路C波段转发器,寿命12年,需在2011年进行替换。“中新”2拟在2010年底发射,用来替代“中新”1。它采用“中新”1所用的东经88度轨位,发射功率高于“中新”1,服务范围包括亚洲、印度和中东,寿命15年。双方将为该项目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中华电信出资约13.5亿新台币,持有38%的股份;新方持有余下62%的股份。(江山)
  
  雷锡恩公司激光制导火箭弹完成风洞试验
  
  据雷锡恩公司网站10月8日报道,该公司成功完成了激光制导火箭弹风洞试验,为自动驾驶仪设计所需的气动模型提供了高逼真度的数据。
  该项目是雷锡恩公司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签订的合作研发协议的一部分,旨在研制半主动激光制导的70毫米火箭弹。与传统的非制导火箭弹相比,该火箭弹提高了精度和杀伤力。为期4天的风洞试验在纽约州布法罗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此次试验是为期24个月的开发与鉴定计划中的首次设计验证试验。
  该项目是雷锡恩公司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个重要投资项目。试验的成功使该项目按计划向下一个里程碑目标迈进。
  (雨丝)
  
  波音公司获得超声速导弹的第3次试验合同
  
  据太空战网站10月2日报道,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授予波音公司一份价值1830万美元的后续合同,进行超声速导弹的第3次飞行试验。该导弹采用双燃烧室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波音公司先进武器与导弹系统分部的负责人表示,双燃烧室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为导弹加速提供动力,并以马赫数等于6的速度飞行,这是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此次飞行试验将演示验证超声速武器的可行性,并可向实现高速打击武器迈进一步。(雨丝)
  
  日本计划与美国联合进行弹道导弹防御试验
  
  由于担降朝鲜重启核计划,日本计划于今年11月与美国联合进行弹道导弹防御试验。
  试验将采用刚刚完成升级的鸟海号宙斯盾驱逐舰。试验中,将从舰上发射1枚标准-3导弹,拦截1枚弹道导弹靶弹。试验将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上空进行。
  日本与今年9月已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采用爱国者-3导弹成功地拦截了1枚靶弹。为了加强美日联盟行动,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将于近期进驻日本横须贺基地。(雨丝)
  
  巴拉克-1舰载点防御系统完成点火试验
  
  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生产的巴拉克-1舰载点防御系统已完成了以色列海军和国外海军用户的四次点火试验。
  在系列试验过程中,巴拉克导弹成功击中了所有发射的攻击导弹。试验在不同的情况下实施。
  巴拉克-1系统由IAI公司与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合作生产,将装备在以色列海军和其他海军舰队。(雨丝)
  
  俄罗斯成功试射轻舟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据太空战网站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于今年10月11日成功进行了一次轻舟潜射弹道导弹试验,显示了其日益增长的全球战略力量。
  试验中,俄罗斯潜艇发射了一枚RSM-54轻舟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达到了12392千米。轻舟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布拉瓦导弹和陆基白杨一M采用目前常用的固体燃料。此次试验显示,轻舟导弹仍然能够对全球构成威胁。轻舟导弹是俄罗斯海军装备的第三代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经过改进,能够携带4枚或10枚核弹头。
  此次试验也是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试验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官方于2007年宣布,在今年将至少进行11次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且2009年试验次数将增加一倍,以保持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雨丝)
  
  俄罗斯为伊朗研制导弹提供技术支持
  
  据太空战网站10月3日报道,俄罗斯在弹道导弹和空间项目等方面向伊朗提供支持,以此削弱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流星系列导弹是伊朗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其中流星4中程弹道导弹和流星5远程弹道导弹除采用惯导系统之外,还可能采用俄罗斯的先进导航技术。
  这些导弹的导航系统具备俄罗斯格罗纳斯卫星导航能力,该卫星导航系统是俄罗斯针对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而研制的一种导航系统。2009年底,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将通过24颗在轨卫星实现全球覆盖,2011年,该系统民用精度将达到1米。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将能够同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欧洲未来的麦哲伦系统兼容。(雨丝)
  
  美国计划与台湾签订价值64.63亿美元的军售合同
  
  美国国防部于今年10月3日宣称,国防安全合作局已向国会递交了向台湾出售武器的6项军售提案,该军售合同价值64.63亿美元。如果美国国会30天内没有异议,整个军售案即告确定。
  此次军售为美国近年来总额最大的一笔对台军售,包括330枚爱国者一3导弹及相关设备和服务、30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及相关武器、设备和服务、32枚UGM-84L潜射捕鲸叉Block Ⅱ导弹、182枚标枪反坦克导弹、4架E-2T预警机升级包以及F-5E/F、C--30H、F-16A/B和台湾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的备件。
  尽管此次对台军售总额惊人,但最终确定的武器销售清单却与台湾的最初需求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台湾海军寄以厚望的常规潜艇未被列入。(雨丝)
其他文献
印度成功试射毒蛇短程面对面导弹  8月5至8月6日,印度成功地在拉贾斯坦邦西部博克兰靶场向固定目标与移动目标发射了本土研发的毒蛇导弹。  该导弹配有反坦克双向式弹头,射程4千米。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称,试验中2个目标皆被击中,证明了该导弹的能力。  毒蛇导弹是两级段固体推进导弹。导弹从专用的毒蛇导弹运输车上发射。每个运输车上装备有12枚导弹,其中8枚处于准备发射模式。毒蛇导弹具有顶部攻击和前部攻
期刊
马通信卫星发射场“受伤”  8月初,轨道科学公司为马来西亚MEASAT卫星系统私人有限公司建造的“马来西亚东亚卫星”3a通信卫星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射前操作时不慎被发射服务商的一台桥式吊车撞坏。目前轨道科学公司正在帮助MEASAT公司重新规划卫星的发射安排,争取尽快安排发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评估卫星受损情况,以便决定下一步措施。卫星有可能需运回轨道科学公司的卫星建造设施进行修理和重新测试
期刊
未来10年运载市场价值480亿美元  预测国际公司在其最近完成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市场》预测报告中说,今后10年,全球运载火箭供应商共将生产636枚一次性运载火箭,价值480亿美元。所生产的火箭将既包括欧洲的“维加”等小型火箭,也包括美国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等重型火箭。报告称,政府仍是运载工业的最主要用户,占2007年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6%。这一趋势今后10年不会改变。商业发射收入自2005年起一
期刊
海尔法系统获得海尔法II导弹合同  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组建的海尔法系统公司接收了一份价值3.567亿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旨在生产海尔法II高能反坦克导弹。预计完成时间为2011年10月31日。   装有聚能装药战斗部的海尔法II导弹在聚能破甲能力基础上增加了爆轰破片,可摧毁装甲车辆、侵入建筑物内部或其他目标。(雨丝)    洛·马公司完成MKV-L部分推进系统的试验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8
期刊
三十年来我们与改革开放风雨同行。  三十年来我们与航天事业比翼齐飞。  三十年来我们用信念铸就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忠贞誓言。  ……  1977年9月,原国防科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会议,审定某型号导弹飞行方案,测量总体单位提出,靠2套干扰仪难以满足导弹任务的测量需求。为此国防科委决定研制157高精度多站测量系统,并初步决定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157连续波多站测量系统为主的第2雷达测量
期刊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意体验活动是一项发动中小学生参加的科学创意体验活动,旨在通过参与性强的科学互动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奇思妙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活动每年举办一次,2008年活动的主题为“探索月球,创意无限”。  一、主办单位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意体验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主办。  2008年活动的协办单位为中国宇航学会。  二、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 
期刊
中国数字科技馆青少年创意馆诚邀您一起    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外,月亮这颗神秘的星球,是离我们最近的“邻居”,几十亿年来它形影不离地伴随着地球转动,是地球唯一的伴侣。进入21世纪,“嫦娥奔月”对我们来说将不再只是美丽的幻想,建造月球基地也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2008年全国青少年科学创意体验活动以“探索月球,创意无限”为主题,旨在通过参与性强的科学互动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奇思妙
期刊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现代社会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吞噬着人类的健康,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始终不渝支撑我们的生命之水,竟然会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天。  从干旱到洪水,从红潮到咸潮……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人类一次又一次地敲响警钟。  现实生活中,水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难以避免的潜在威胁,因为水污染造成的疾病和伤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存。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因为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生态恶化
期刊
机动装置      29.什么是机动装置?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使用机动装置?  航天员如果想在太空移动身体,不能用脚,只能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向前移动,或者使用特制的身体移动工具。这种移动工具的正式名称是机动装置。所谓机动装置,其实是推动装置,就是使用喷嘴喷出高压气体,推动航天员的身体朝一定方向移动。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能很好地移动身体,完成各种操作和任务,美国和苏联曾先后研制出多种型号的
期刊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漫天星斗落人间。”明代诗人杨升庵路过西昌时留下的这首诗,引起了“希望号”奥运星搭载方案专家评审组的共鸣,只不过让专家们惊讶的不是杨升庵眼中的“火把节”,而是一张张稚嫩脸上绽放的希望与梦想。    8月21日~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中小学师生和学生家长,怀揣着各自的航天梦想,来到西昌这座美丽的月亮城,参加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次为中国青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