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同时性肝转移结肠癌患者的MDT诊治报道

来源 :实用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1例同时性肝转移结肠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病例初诊时肝脏多发转移无法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意外实现肝脏转移灶和结肠原发灶的切除。术后9月,患者肝脏转移癌复发,经过多学科讨论治疗后再次获得缓解。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说明,多学科诊治对于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初始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应根据其耐受性和治疗的反应情况动态调整治疗目标。多学科诊治团队需常态化和专业化以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ase of simultaneous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n cancer cases of 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The case of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at the time of first diagnosis can not be removed, after multidisciplinary discussion of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drug therapy, accidental liver metastases and primary resection of the colon. After the operation in Septembe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liver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multidisciplinary discussion and treatment again remission. The cours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case shows that 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initial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should adjust their treatment goals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ir tolerance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need to be normalized and specialized to maximize patient benefit.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快速更迭,在以手动装配操作为主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中,可以同时对多种结构相似、工艺相近的产品进行生产装配的混流装配线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混流装配线平衡是对产品的生产装配过程的组合优化,能有效的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然而混流装配线的平衡优化由于考虑的因素增多因而也变得复杂。目前,针对混流装配线的平衡优化主要是以生产效率为目的,而很少考虑操作工人的作业感受。操作工
建筑施工过程是由肩负不同职责的施工参与方之间进行信息共享的协同工作,在建筑现代化的今天,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及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与控制是对施工过程实现高效
近年来,我国不断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以及国家加大力度支持农村金融,因此,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面临着外部市场和内部管理的双重考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作为商业银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逐渐成为社交媒体的主导者,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的格局以及规律,经典的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意见领袖、把关人等有了新的时代意
作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保险业发挥着巨大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对于完善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公平竞争、推动保险业稳健发展、
本文的出发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复杂知识网络的存在,在剖析复杂知识网络下企业技术创新演化机理基础上,探索了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规律,重点探讨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创新演化的动力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路径建模。研究的目的是为企业寻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途径提供方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效率和质量,为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视角,也为从国家层面打造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体系提供启示。研究过程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