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理科护理质量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心理科疾病严重危害到了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应该引起人引起医疗单位的重视。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专业水平可以在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使得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水平得到提升,使得患者的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导致了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诊疗与护理工作不断地优化,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治疗与临床护理的一系列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要求的不断增加,想方设法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心内科护理工作者不断在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不畅。虽然护理模式近年来已经发生了改变,患者护理需求的日益增加也要求护理人员要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当中。然而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仍未转变护理观念,仍然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发药等,盲目地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对患者实施操作,而不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任何交流和沟通,不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加以重视,常常是戴着口罩匆匆忙忙将护理操作做完就走了,根本不和患者进行言语交流,哪怕是目光交流都没有。当患者及其家属向其询问时,也总说“这你得问主治医生”等等之类的话。护患沟通不良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影响了患者配合度的提高,还有引发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对此加以高度的重视。
  2、心内科护理人员不重视用药指导。因心内科患者病情的需要,经常需要对此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虽然护理人员能够按照医嘱定时定量为患者发药,但是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发药,认为发了药,患者就会遵医嘱服用。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护理人员的看法存在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心内科不少患者的用药方案都比较复杂,再加上患者依从性差,常常有漏服和错服药物的情况,情况严重的话,也会对患者的就医安全造成影响。因此,要对此加以重视。
  3、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有待提高。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有待提高,如不重视心内科护理记录的规范准确记录,部分护理人员认为书写护理记录是小事一桩,只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书写,并没有将患者主观描述和医嘱作为护理记录的依据,且不能做到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影响护理记录的质量。此外,心内科患者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因疾病和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们极容易发生坠床、摔倒等情况,然而部分护理人员忽视加强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未将护理安全管理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感不强,导致护理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二、心内科护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强化和患者的沟通与互动。需要医院加强宣传的力度,让护理工作者意识到强化护患之间的交流的意义,让他们明白护患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有效推动护理工作的合理进行,对于提升的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要监督护理人员跟随时代的发展更新护理理念,把“以患者为本”的护理观念切实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互动,通过使用相关的沟通技巧,保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护理工作者可以在溝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需要的护理,使得自身的护理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发挥护理对患者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两点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首先,要把患者具体的心理特点和相关的疾病状态进行分析,选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较为通俗的语言来对疾病进行记录和填写,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让患者阅读,使得患者可以放松心情,对于疾病没有太大的恐惧心理,使得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度逐渐提升,使得相关的治疗更加顺利。其次,要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相关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使其可以认识到自身具备的责任与义务。部分患者由于对病情认识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和抵触的情绪,所以护理工作者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耐心,使用温和的语言来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对提高治疗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2、提升护理责任感,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岗位需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根据各种规范和制度进行工作,比如,对于医嘱要严格遵守,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对护理记录进行填写,使得护理记录可以发挥其的价值,更具规范性和真实性。在工作过程中要根据交班制度来进行科学的交班,把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以及用药的表现向相关的人员交接明白。对于巡视的制度也要严格遵守,如果发现存在护理方面的安全情况,要尽快对其进行解决。还有核对的制度也要重视,由于心内科疾病的特点,患者的药物调整情况非常频繁,所以护理工作者在发药时要认真核对药物种类和相关的用量,使得用药更加科学、安全。
  3、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医院需要了解到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对于患者的治疗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护理工作者要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其的专业技能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技能与水平逐渐提升,另外,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可以让护理工作者学习到现阶段护理中的新手段和方法,提高对新引进的医疗设备的操作水平,使得护理过程更加顺利,避免护理中出现操作失误,使得对患者的治疗更加顺利,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观念、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促进心内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充分发挥护理促进心内科患者康复的作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心,转变其护理理念,促使其提高护理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护患沟通,以促进心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丁芳,荆玲玲. 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探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6(8):79,81.
  [2] 赵贺. 探讨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J]. 养生保健指南,2018(43):13.
  [3] 魏海梅. 浅析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2(34):16.
  [4] 谢丽园.加强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神经內科康复护理)。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平均ADL值以及生活质量平均SF-36分值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6.0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无
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下半年度收诊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74例,按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护理组(n=37)和参照组(n=37),在参照组中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在护理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指标。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59%,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75.68%,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
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胃镜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均实施胃镜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胃镜治疗的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房产射频消融术的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以及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结果: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HAMA、HAMD评分低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8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循证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气道痰痂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气道痰痂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人性化带教模式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实习的护生50例,其中按照时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25例护生给予常规带教,研究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25例护生给予人性化带教。实习结束后针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分值及专业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摘要:目的:探析对高血压患者加强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出8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B组患者展开一般护理,对A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中护患纠纷的发生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A组中未有护患矛盾与护患纠纷产生,并且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较高,总满意率为97.7%,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  
摘要:目的:研究计划免疫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诊计划免疫儿童12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于常规疫苗接种期间接受针对性预防接种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疫苗接种。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3.33%,比對照组20.0%低,P<0.05。针对家长满意度,研究组98.33%,比对照组83.33%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U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UM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治疗期的各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包括文书书写在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UM患者
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间对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筛选出160例妊娠孕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针对妊娠期中出现高血压的现象进行总结,排查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妊娠期孕妇的特点结合护理流程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在160例妊娠孕妇中,出现高血压的孕妇共有34例,占比21.2%,通过予以孕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防范对策后,所有孕妇均已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