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碑先导《封和突墓志铭》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和突墓志铭》,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刊。碑青黑色石灰岩,碑有座,高42厘米,宽32厘米,书刻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1981年秋出土于大同城西小站村花圪塔台封和突墓,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碑文:
  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使君墓志铭。
  屯骑校尉、领都牧令昌国子,公姓封,字和突,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弔,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赠州刺史,蜜印绶,礼也。以正史元年夏四月卜兆于武周界。刊石勤颂,式述声芳。其辞曰:
  少深崎巍,长勗宽明。内尽孝思,外竭忠诚。在高无危,处满不盈。镌摸玄石,庶挥风清。
  碑文大意是,墓主人封和突,是迁都洛阳后北魏恒州代郡平城人,封和突岁数“春秋六十有四”,景明二年(501年)春正月薨于官。他生于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三年(438年)。封和突生前为屯骑校尉,又兼都牧令,《魏书·高湖附弟传》中有“拜都牧令,迁镇南将军、相州刺史”记载,官轶可为从二品。他死后,宣武帝元恪深为“震悼”,派官员到灵前祀念,以蜜印方式赠洛州刺史,两年后默许归葬旧都平城,可见其生前地位和影响。
  《封和突墓志铭》书法特点,书界尽现溢美之词。著名史学家、书法家殷宪先生称之为“方重劲截、意态跌宕”。著名书法理论家刘涛先生称之为“封碑是楷隶混合,以楷为主,又扩张之势的典型北魏后期的魏碑书体”。
  初次细品,字字珠玑,再细端详,神韵百般。再再品觅,又张猛龙碑、张玄碑和元氏系列碑的揉合。而且碑的左半部分严谨、右半部分开放,大概是越写越顺手越写越自如的缘故吧!
  内收外张中凸显潇洒严紧
  封碑有张玄墓志严紧作风,但张玄墓志是内紧外紧型,而封碑却是内紧外张型,同样“刺史”二字,但特点显露同为内紧,但一个是外紧一个是外张。同样一个“国”字,字型与张猛龙“国”字非常相似,但比张猛龙碑更加精到细腻。与北邙元氏系列碑刻相比,精细中更外张潇洒,横竖起笔更夸张尖方笔状,竖、撇、捺的结尾更嚣张放肆、无拘无束,一股随它而去的风格。
  楷里有行中毕露端庄坚锐
  封碑以楷为主,时见诸行体之势,偶尔忽然闪现个别行体。如第四行的“郡”,右耳的长竖又长有带弯勾。如第五行的“不”,第一笔长横右端还带勾。再如第六行的“扵”,最后两点干脆连在一起一笔写成。还有第八行的“正”,干脆按行草体写了。产生于洛阳中后期的《张猛龙碑》、《张玄墓志》应当是《封和突墓志铭》作者的徒子徒孙学着写过来的。只不过是《张猛龙碑》更自由撒突了,而《张玄墓志》向更规范端庄发展了,这种洛阳魏碑来自平城魏碑的源流关系更是千真万确、铁证无疑了。
  起笔庄重中又见落笔奇逸
  封碑的点画特点十分明显,凡是横竖撇的起笔都是方笔带尖,如第六行的“二”的两横,如第四行“州”的三竖,如第七行的“史”的撇起笔都是又方又尖。凡是横折画都是方中见坡,如第六行的“月”、第八行的“四”,折笔拐弯处都是坡型方笔,尽显苍劲有力。此碑落笔也是别有风韵,竖画落笔形态是粗壮有力,如“十”的竖是又粗又方,如第七行“印”的竖是粗壮带弯、捺画落笔是尖刃扬长,如第五行“天”、第七行“使”都长捺尖挑,就像一把锋利刀匕。
  《封和突墓志铭》需要细品,越品越感古韵四溢,越品越觉得是神品中神品。
  《皇帝南巡之颂》碑,简称南巡碑,在现存几十件平城碑帖中,在大同历代数以千计碑刻中,南巡碑是集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书法艺术价值于一身而且水平最高的一通古碑。虽然碑身已残缺不全,仍可堪称北魏古都“平城第一碑”。
  南巡碑铭记的是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年),北魏王朝第四代帝王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东出平城,巡视太行山东麓诸州,返经灵丘时与随从众臣在笔架山竞射后为纪念此次巡视的“刊石勒铭”。
  《魏书·高宗纪》记载:灵丘南有山,高四百馀丈。乃诏群臣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孤发矢,出山三十馀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
  文成皇帝拓跋浚是一位既聪明豁达,又重视文韬武略的帝王,在位第十年国运昌盛之际,巡视定、相、冀洲等地归途中行有小憩之举。据史料介绍,在其二十四年前在河北省易县所立的《皇帝东巡之碑》有“东巡”二字,所以改为“南巡”。
  南巡碑碑座基本完好,碑额断裂为二也较为成形,而碑身却只有一些碎块残段拼粘而成。传说是先找到碑座、碑额,又找到多块碑身碎块,然后用水泥粘胶对接成的。
  此碑原矗立在笔架山北御射台中央,1993年迁至觉山寺内保护起来。南巡碑的龟趺底座高53厘米,宽137厘米,长205厘米。螭首碑额高84厘米,宽145厘米,厚30厘米。碑身宽137厘米,厚29厘米,拼粘后高120厘米。专家推断原碑身高度至少也在250厘米以上,此碑总高度应是350厘米至400厘米左右的鸿篇巨制大碑。
  南巡碑碑阳现有158字,字径3至4厘米,断断续续有些不好辨认,很难读出意思,大概是在叙述文成帝巡视三州活动的概况。碑阴有2300多字,字径2厘米左右,可以看得出记述的是声势浩大的南巡队伍中大小官员的官职和姓名。
  南巡碑是北魏前期汉字由隶变楷初始阶段的魏碑书体的皇家顶级代表之作。北魏书法就是在草原鲜卑民族政治上向封建制转变、文化上向汉文化转变潮流中文字体形的继续演变的产物,隶楷相融、雄奇方朴、豪情满怀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书体和标志性特征。
  南巡碑碑阳隶变楷始,
  清爽规范
  南巡碑碑阳9块碎片158字,古拙浑朴,严谨秀丽,疏朗俊俏,巧妙灵动,每字笔画方截,横画两端作翘起的放飞状,撇画的收笔翻挑,竖钩是平挑。从隶书的角度来对照,与《乙瑛碑》《张迁碑》《孔宙碑》都有相似之处,像“国”“方”二字与《张迁碑》就没有什么两样,像“于”“有”二字与《孔宙碑》几乎相同,许多字框架結构与《乙瑛碑》又非常接近。可见书者多体隶书的综合功力颇深。从楷书的角度来对照,碑阳中的“都”“者”二字的“日”,“野”“毕”三字的“田”,就与楷书的字一样,笔画上横撇捺不再在起落顿笔之处特意波挑,保持体态基本方正略带扁平,而且呈左低右高之势,是主要成份为隶而又开始向楷不自觉转变的典型书体。南巡碑比东巡碑晚24年,比平城《司马金龙墓漆画题记》早23年,三者书体面目和韵味却有惊人的相似,不过东巡碑比南巡碑碑阳粗狂了一些,《司马金龙漆画题记》比南巡碑随意了一些。相比之下,南巡碑碑阳因书者书艺超逸更透出了一种端庄严谨之气、筋骨刚劲之气、深沉老辣之气、古朴自然之气,绝对是北魏前期书界最高水平之作。
  南巡碑碑阴隶重楷轻,
  瘦硬峻峭
  南巡碑碑阴与碑阳的书体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同碑阳一样的隶的成份大一些,楷的成份小一些,不同的是严谨结体少一些,轻松自如多一些。由于碑阴字体稍小又更模糊一些,人们往往有些忽视,实际上是另一种高超的魏碑书体。在字体结构上,与碑阳方扁相反,以纵势为主,不少字体与北魏后期的一些粗狂名碑接近,像“晋”“将”“军”等字四方棱角,横斜右高,结构借让,体格修长,重心偏上,随大随小,北魏后期好些碑刻,就是卓然成功地继承了南巡碑碑阴书者的书风。在笔法上,点画灵度劲峻,捺脚自然畅延,既有像汉《张迁碑》的方笔方体韵味,又有点像北魏后期珍品《杨大眼造像记》中那种雄强茂密、气雄力健的神态。如果再与北魏后期的《郑文公碑》相对照,还有一些形似神也似的情形,或许两书者就是直接的师徒关系。
  南巡碑碑额新美小篆,自然飘逸
  北魏时代小篆逐步退出主流书体舞台,却地位更显高贵,成了碑额题字和书写祭文拜册的范体,成了显示身份和等级的象征。作为记载皇帝行为的南巡碑的碑额,更是非篆不已。碑额上“皇帝南巡之颂”6个大字,大美秀丽,威严逼人。每字折方转圆,有棱毕出,两尖挑起,尖峰险露,流畅婉通,自然规范。各个大字各占其位,就像六大铜鼎,各具生态,威容矩阵,力量无比。
  众多北魏古碑碑额中,南巡碑碑额篆体书法是最美的。我发现与三国吴《天发谶碑》非常相近。《天发谶碑》是继承了汉代《祀三公山碑》的风格,而《祀三公山碑》与更早的秦《泰山石刻》的特征相近,还有些鸟篆味道。可以说南巡碑碑额篆书既保持了泰篆笔画横比竖多、线条粗细一样的特点,又改变了秦篆竖直的原则,同时还借鉴了汉篆对称下垂、左右飘逸的结体特征,更显得大气磅礴,顶天立地。
  可以说,南巡碑的碑阳、碑阴、碑额三种书体,都是代表北魏前期皇家水平的经典书法作品。虽然南巡碑没有被康有为等有识之士发现及早推广,但在北魏平城时期的几十件隶楷混合体碑帖中,论品位南巡碑的碑阳碑阴碑额都应该是打头的,平城第一碑名不虚传。
其他文献
天气稍一变凉,或者天阴下雨的日子,家乡的人们就会时不时地来几声,“这天气阴麻胡都的,热呼呼喝他碗抿拨股儿哇。”“可长日子没吃抿拔股儿了,今儿个咱抿他一锅去。”这声音像是在叙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正如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秋风凉时,老北京人长长的那一声儿:这天儿,可是真的凉啰……是的,家乡人们从来都离不开对抿拔股儿的一声声呼唤。  抿拨股儿是一种用抿面床子抿下来带汤吃的面食,不过在山西灵丘一带,人们管
期刊
左云有句俏皮话:戏要有看头,莜面认土豆。  在左云吃的最多的是莜面,如果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走在左云的大街上抽抽鼻子,就能闻到一股很浓很浓的味道,本地人自然是熟悉那味道的,就看着外地人不解的样子说,是莜面的味道噢!外地人的味蕾接收到的就全是莜面的味道了,心思也就全在那莜面上了。  莜面可做的品种很多,随便拨拨指头就是一长串:块垒、炖子、抿扒股、筋丸子、老鸹含柴、饺子、焖鱼子、和子饭……莜面好吃,但有
期刊
庚子金风送爽,马蹄翻着银碗儿,越过绵延的夏界而来。我终算成行,前往太岳山东麓的沁源,一路阳光灿烂,呼啦啦如五彩经幡。  沁源之名早知,我曾两眼蝇虎似的趴在课本里或在悬挂的山西地图上想象它的模样,与想象其他陌生的地方一样,一无所获地想过了也就搁过了,真正心动是在多年后的2005年。这年的《黄河》上,我责编了一篇散文《龙出沁源》,作者是去年不幸去世的沁源作家杨栋。对这篇散文,我最初是因“龙”生奇,龙乃
期刊
少年时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老一辈著名女作家丁玲所著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河北怀来桑干河畔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刚刚解放的农民为追求美好新生活所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小说很生动,很吸引人,记得那时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成为女作家丁玲的粉丝,也对那条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的河流——桑干河印象深刻。好多年后的一天,当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老家山阴就坐落在桑干河中游
期刊
深秋的早晨常常是从浓雾。  天早就亮了,屋里仍然不见泛白放光。似乎是个阴天,屋里就难以敞亮豁朗了。  出屋一看,起了雾。雾好大!天上地下灰蒙蒙的一团,像是老天爷撒下千里纱绢,把世间万物遮遮掩掩,藏藏盖盖,弄得人看不清,看不远。十几步以外的树木没了影,屋舍也没了影,天地间又好像突然遭了劫,好多好多的东西竟然被洗掠一空,唯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我了。  我就在这一片迷蒙中间向前走去。走近哪里,哪里的景物就显
期刊
云冈,自北魏文成帝开凿以来,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墨宝和诗词。  他们中间,有的是慕名前来,有的是路经大同,有的是送别好友,也有的是据此为僧。  他们在云冈石窟游览尽兴,面对大佛抒发情怀。  其中一些诗人,写下脍炙人口的好诗句。  截至现在,留有文字记载的,主要有唐代的张九龄、宋昱、顾况、喻凫,宋代的释文珦,清代的王度、陈宝琛、蔡珽等。  他们的诗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  诗人
期刊
父母都走了,家乡已成了故乡,但故乡总是让我魂牵梦绕,除了怀念父母,还总是怀念故乡老院子旁那棵老榆树,因为那是我的根。  老榆树的确老了,爷爷在世时说,他小时候就快有脸盆粗了。这棵参天老榆树己陪伴了爷爷、父亲和我祖孙三代人,至于是谁栽种的还是塞北的西北风刮来的种子生长的,谁也说不清楚。树龄足有二百年以上了,老榆树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沧桑岁月无情的剪刀,在它的躯体上刻满了累累斑驳的痕迹,道道年轮似用粗
期刊
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儿时的记忆经久如昨,挥之不去。尤期是我居住的旧宅子,虽然现在已经破旧,失去了昔日的原貌,但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还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岁月蹉跎而褪色。  万字会院位于大同旧城区西南隅,东西走向,蜿蜒曲折,东邻欢乐街。西接北马市角。西口几十步之遥的七号院,是过去的万字会。  传说万字会是放粥的地方。墙高院深,高大的门楼,飞檐兽脊,门廊两侧彩绘砖雕,褐漆大门上兽形的门叩,硕大
期刊
挖金湾就是大同矿务局的八矿,八矿就是挖金湾。挖金湾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地方,这里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也是产生我最初炽热的纯真爱情的地方。年少时的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都在这个温暖而陡峭狭窄的地方流淌着。  在这个地方尽管生活的时间不长,仅仅三四年,但常有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事情生灵活现地浮现在脑海中。和它分别已经20余年了,但它似乎在耳边和眼前从未消失过,身边也不时有来自这里的人或者有关它的消息都
期刊
法华寺位于大同古城和阳门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亩。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法华塔是寺的中心,是我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2008年,在我市名城保护工程实施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源自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法华寺得以原址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程以白塔为中轴线,整体院落前移至和阳街大槐树下,使古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