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时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老一辈著名女作家丁玲所著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河北怀来桑干河畔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刚刚解放的农民为追求美好新生活所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小说很生动,很吸引人,记得那时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成为女作家丁玲的粉丝,也对那条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的河流——桑干河印象深刻。好多年后的一天,当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老家山阴就坐落在桑干河中游河畔,桑干河水千年流淌不息,滋润孕育着老家的父老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传承着,我的心里莫名地兴奋,不禁限感慨,觉得生活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其实,小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老家是很陌生的,那时父母都在左云县工作,我是在父母的工作地出生成长的。有时随父母回老家,也是短暂停留,行色匆匆,记忆中只有老家那个贫瘠的小村庄,以及隐隐约约听入耳中的父老亲戚们因贫穷而产生的纠纷与抱怨,还有半夜赶火车时县城那个弥漫着劣质烟草味、嘈杂破旧的小火车站。那时,偶尔有老家的亲戚来我家作客,也总是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使我从小对老家的印象是贫穷与落后。直到在左云一中读到高三时,马上面临着高考,学校从外面请到了一些名师为我们解疑答难,而这些名师竟然来自我的老家——山阴的第一中学,当时我是否曾向我的同学们炫耀过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在心中暗自激动自豪是肯定的。想不到在我的印象中充满穷苦与哀愁的老家,居然在不声不响中凝聚了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育水平在当时的雁北十三县已跃升到第一位,声名鹊起。一个地方教育水平的高低总是与当地的人民素质、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想来山阴老家的全面腾飞已是指日可待。
  后来我工作后结婚成家,爱人也是地地道道山阴人,从此更是与山阴有了剪不断的联系,对山阴、对桑干河的的了解日益加深。据爱人回忆,小的时候,他们一帮淘气的小孩经常到桑干河游泳嬉戏,虽然每年都有戏水的大人或小孩在河里溺亡,而且学校三令五申,家长严格禁止,但是那片清澈纯净的河水对正处于对大千世界充满探索精神的小男孩们吸引力太大了,他们依然冒着挨学校处分、被家长狠揍的风险隔三差五偷偷跑去,义无反顾投入桑干河的怀抱。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冬天,一位县城的老师从城外深夜回家,路过桑干河,他以为冰面结实,想抄近道穿越河面,结果落入冰窟,自己挣扎着爬出来后,全身已湿透,忍着寒冷,挣扎着向家的方向爬行,就在他已爬到城边离家已经不远的地方,终于还是没有坚持住……第二天一早才被人发现冻亡街头,令全城大人小孩唏嘘叹息。桑干河在带给岸边人民福祉的同时,也把它冷冽狰狞的一面展露出来。
  桑干河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山阴的经济终于不负众望,有了长足的发展,让父老乡亲们走出了贫穷困顿。后来在父母家再碰到来访的亲戚朋友们,他们的脸上已看不到愁苦与哀怨,取而代之以满足和欣喜的笑容。更可喜可贺的是,山阴县教育风生水起的年代,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莘莘学子,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北京,我们都遇到过许多活跃在各行各业才华出众、出类拔萃、为社会创造不凡价值的山阴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倡环境治理,桑干河岸也建立了湿地公园,这一两年我都曾有幸去游玩。只见这里草木丰茂,河水丰足,植被茂密,还有水鸟盘桓河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起初,湿地公园还设有水上娱乐项目,但桑干河水流出山西,再流经河北,后匯集官厅水库,供给首都人民生活用水。为减少桑干河水的污染,山阴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娱乐消遣,取消了湿地公园的这些水上娱乐活动,为提供首都人民更纯净的生活用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更值得一提的是,桑干河九龙湾段坐落着明朝万历首辅王家屏纪念园,园区恢弘肃穆,庄严古朴,为桑干河、为山阴这片土地注入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王家屏,这位山阴人的杰出代表,才倾朝野,刚直不阿,当年辞相还乡后,到百年终老,一直守候在家乡这片沃土上,家乡人民都尊称他为王阁老。如今,阁老的纪念雕像巍然矗立在桑干河畔,他以深邃睿智的目光注视着家乡这片肥沃的土地,默默祝福着他的后世子孙。
  桑干河水日夜流淌,叮叮淙淙,弹奏着一曲曲优美欢快的旋律。然而生活的洪流就像总是会不期然地遇到阻碍一样,桑干河也是千回百转的。时间之河跨入上世纪末的时候,山阴县的发展出现停滞,无论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每况愈下,逐渐被周围区县超越,让所有关心山阴发展的父老乡亲焦虑困惑。想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书中所描绘的,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不断奋进,虽经历重重困难,依然坚韧不拔,最终达成理想目标。小说来源于生活,生活永远都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起承转合、高潮低谷都是戏剧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丁玲著书的当年,还是时代已极大进步的现今,只要太阳依旧照在桑干河上,谁又能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脚步呢?
其他文献
10月15日,2020开明文化论坛·大同开幕,来自全国各地文化、历史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赴盛会,聚焦“回望:北魏文化与民族融合 展望:文化与城市转型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新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文化和旅游部政策
期刊
人和人,只要有緣,在哪里,都会有想不到的相见。  这个相见,说想不到,其实也能想到。因为,缘份,这根线,始终牵着你和我。   我和吴苏俊,就是这样。想不到的相见,变成了能够想得到的相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得感谢讲好扶贫故事这项任务。为了真正地把第一书记及扶贫队长的心路历程表现出来,每到一个县区,我都要走十余个村镇。上炕头、进地头,力图更多地了解第一书记的工作业绩和扶贫理念。  上次到浑源县
期刊
金秋时节,古都大同天高气爽,景致一新。湛蓝的天空下,巍峨雄峻的古城墙上游人如织,人们欣喜赞叹着这座古典与现代交映、生态与人文融为一体的盛景;城墙脚下的带状公园,碧水环绕,人景相融,宛若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画;城墙下面的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各种高品位的艺术展及文化活动接续举办,吸引着众多游客、市民前来观览……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大同古城整体保护的成果日益彰显。回望近年来大同古城整体保护与修复走
期刊
“打破沙锅璺(问)到底”,这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原本出自元代吴昌龄所作杂剧《东坡梦》第四折。  吴昌龄,元初西京(今山西大同)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前期曾由大同北上今内蒙古从事过军屯,后升任婺源(今属江西省)知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即杂剧)行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与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齐名的元杂剧、散曲作家。  天一阁本《录鬼簿》有元末贾
期刊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收到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满怀欣喜与期盼,步入了大学校园。转眼四年,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建行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考取功名是每个读书人的目标,而古时候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别出心载的。南宋诗人杨万里记载:“淡墨枕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泥金贴子”便是用金色颜料书写、形式考究的“录取通知书”。而“通知书”的送达也很是隆重,由专门的报喜
期刊
10月16日,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正式上映,影片作为陈传兴导演“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作为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主创团队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等名家,凭借影像之光将这位诗词大家的一生娓娓道来。该片曾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在陆
期刊
一  这几年,春节期间的大同灯展无疑是大同最大的靓点之一。很多国家级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使大同灯展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越来越大。  大同灯展具有欢乐、喜庆、祥和、新奇、博大的特点,灯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色感,因地制宜利用展览空间,着力打造新时代新大同特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域民俗风情等几大板块,融故事性、趣味性、象征性、娱乐性与一体,不断注入文明元素和文化内涵,成了吸引八方来客
期刊
天气稍一变凉,或者天阴下雨的日子,家乡的人们就会时不时地来几声,“这天气阴麻胡都的,热呼呼喝他碗抿拨股儿哇。”“可长日子没吃抿拔股儿了,今儿个咱抿他一锅去。”这声音像是在叙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正如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秋风凉时,老北京人长长的那一声儿:这天儿,可是真的凉啰……是的,家乡人们从来都离不开对抿拔股儿的一声声呼唤。  抿拨股儿是一种用抿面床子抿下来带汤吃的面食,不过在山西灵丘一带,人们管
期刊
左云有句俏皮话:戏要有看头,莜面认土豆。  在左云吃的最多的是莜面,如果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走在左云的大街上抽抽鼻子,就能闻到一股很浓很浓的味道,本地人自然是熟悉那味道的,就看着外地人不解的样子说,是莜面的味道噢!外地人的味蕾接收到的就全是莜面的味道了,心思也就全在那莜面上了。  莜面可做的品种很多,随便拨拨指头就是一长串:块垒、炖子、抿扒股、筋丸子、老鸹含柴、饺子、焖鱼子、和子饭……莜面好吃,但有
期刊
庚子金风送爽,马蹄翻着银碗儿,越过绵延的夏界而来。我终算成行,前往太岳山东麓的沁源,一路阳光灿烂,呼啦啦如五彩经幡。  沁源之名早知,我曾两眼蝇虎似的趴在课本里或在悬挂的山西地图上想象它的模样,与想象其他陌生的地方一样,一无所获地想过了也就搁过了,真正心动是在多年后的2005年。这年的《黄河》上,我责编了一篇散文《龙出沁源》,作者是去年不幸去世的沁源作家杨栋。对这篇散文,我最初是因“龙”生奇,龙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