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这场战争中,一场震惊世界的空战,仍令人记忆犹新,心潮久久难以平静……
1951年8月,朝鲜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集中空军力量,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补给线进行了疯狂的空中“绞杀战”。9月29日,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又发动了秋季攻势。
在这次秋季的反击作战中,志愿军在异常激烈艰苦的条件下,击毙击伤联合国军15.7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才将美国人逼回到谈判桌上。但谈判没有实质进展,美国人在关于岛屿部队撤退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就在打谈结合的关键时刻,一场发生在大和岛的空战,使狂妄的美军领略到中国空军的厉害,收起了嚣张的气焰。
大和岛位于北朝鲜西海面,离鸭绿江口约70公里,与鸭绿江桥运输线遥遥相望。是当时美国侵略者和南朝鲜军队的一个重要前哨阵地。该岛及邻近岛屿上盘踞着李承晚的“白马部队”及美国情报机关约2000人。岛上的大功率雷达、对空情报台和窃听装置,专门搜集我方情报,为美机空战和轰炸活动提供情报和指令,严重威胁着我国东北和朝鲜西部的安全。
为了拔除大和岛这颗“钉子”,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命令在这次作战行动中除了要保障陆军攻岛部队在集结地不受空袭外,还担负着对大和岛上的情报指挥设施及附近海面敌军舰艇实施侦察和轰炸,配合地面部队夺取岛屿的任务。
1951年11月5日、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第8师,在航空兵第2师、第3师的掩护下,两次对位于西朝鲜湾的大和岛上的敌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进行了轰炸。
11月1日,是我军事史上第一次陆空协同作战。空联司向参战的空2、3、8、10师下达了作战命令。2日,志愿军空军出动飞机经车辇馆至椴岛、小和岛、大和岛进行两次航空侦察,查明了岛上的部署和工事情况,为轰炸部队执行轰炸任务和地面部队登陆作战提供了可靠情报。
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空8师成立于1950年11月27日,当时驻于吉林的四平机场,属于东北军区空军建制,由空军第一航校校长吴恺出任师长,葛振岳任政委。
驻于洪顿机场空8师以杜-2轰炸机9架,于11月6日下午14时前作好战斗准备,听空联司指挥所召唤出动,轰炸目标:大和岛的大和洞村敌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
空2师拉-11歼击机遂行全程护航,空3师米格-15歼击机担任空中掩护。
确定的轰炸机航线为:
于洪顿机场——奉集堡——凤凰城机场——安东江桥——大和岛大和洞——铁山——浪头机场,队形为大队楔形。
作战方案:
各机携带100公斤打伤爆破弹8枚,100公斤燃烧弹1枚,全部使用瞬间发信管。突击目标时,采用水平轰炸,进入一次,按大队长机的信号投弹,投弹高度2000米。

空8师党委决定这一作战任务由22团2大队担任,该团2大队大队长韩明阳于当日晚受领了作战预令。
空联司派专机送来了空3师拍摄的航空照片,2大队的全体飞行员围成一圈,跪在大比例尺地图前,仔细地数着等高线的走向,一一记牢目标的地形、地物,他们将在那里投下第一批炸弹。
1951年11月6日。中午,沈阳于洪顿机场。葛政委在作战前动员:“同志们,我们的轰炸机第一次在朝鲜战场作战,首战必须打胜,打出我们志愿军空军的威风来!”政治部主任崔林当场赋诗:
“丘丘小岛是敌巢,
神鹰到来哪里逃,
空中健儿多英勇,
坚决打响第一炮!”
11月6日下午14时35分,韩明阳率22团2大队9架杜-2轰炸机从于洪顿机场起飞。起飞后迅速编成大队楔形,高度2000米,速度360公里/小时。
15时16分,在预定的空域与空2师4团的16架拉-11歼击机会合;15时38分,担任掩护任务的空3师第7团24架米格-15歼击机,到达预定空域,在7000米高度上进行掩护。一切都严格按照协同计划实施。联合编队正在飞向目标。在距大和岛还有5分钟的飞行距离时,大队长韩明阳与前线指挥所进行了战前最后一次联系。韩明阳请示:“灯塔,灯塔,我是英雄1号,请允许我按计划执行任务。”地面指挥员徐式廷在陆军指挥所里发出命令:“英雄1号,我是灯塔,可以执行任务。”韩明阳响亮地回答:“灯塔,英雄1号坚决完成任务!”
2分钟后,轰炸机编队按地形、地物识别,找到了大和岛,飞行员们迅速校对轰炸参数。突然,天空出现朵朵烟云,敌人的高射炮开始射击了!此时,机群距目标还有3分钟的距离,空中指挥员韩明阳发出了极具鼓动性的命令:“紧紧编好队形,坚决消灭敌人!为中朝人民报仇,同志们,冲啊!”轰炸机编队在敌人的炮火中穿行,如穿越在电闪雷鸣中的雄鹰,奋勇向前。
敌人的炮火更加密集了,炮弹在轰炸机周围爆炸着,闪着团团火花。韩明阳再次命令机群:“压制敌人的火力,冲过去。”
机群斜翅向敌地面高射炮俯冲。“向敌人地面炮火还击!”
大队射击主任杨震天按照预先的准备组织全体射击员用航炮还击,领航主任柳元功沉着地定向、定距、瞄准,指令各机组准备突击,投弹。
轰炸机的航炮怒吼着,敌人的高射炮哑了。混合编队无一损伤,继续飞向大和岛。
15时39分,22团2大队9架杜-2轰炸机飞临大和岛的上空,机群在目标上空准时投弹,顿时,炸弹犹如瓢泼大雨,向目标泻去。大和岛即刻大火弥漫,敌军紧急向美军第8集团军呼救,无奈远水近火,第8集团军回答只能是让他们:“挺住,挺住!”
当几十架F-86式战斗机闻讯匆匆从南朝鲜机场起飞,赶到大和岛增援时,只见指挥所已完全笼罩在冲天的浓烟之中,岸边的两栖登陆艇也被拦腰炸成两截。

这次轰炸非常成功,护航的歼击机带队长机空2师的副团长张华兴奋得大喊:“炸得好哇!祝贺你们,英雄1号!”前指指挥员甚至忘了报告代号,激动地叫到:“英雄1号炸得好!陆军同志为你们鼓掌了!”16时19分,轰炸机群安全地降落在浪头机场。
经查,此次轰炸,我轰炸机群共投弹81枚,命中71枚,命中率为90%;共炸死包括敌少将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队长在内共60余人,炸毁敌房屋40余幢,粮食20余吨,弹药15万余发以及登陆艇两艘,彻底摧毁了预定目标。
设在大和岛上的敌指挥机构在11月6日遭到志愿军空军轰炸后,残存之敌又将指挥所由大和洞迁至该岛灯塔地区重建,继续搜集、侦听志愿军情报。每日21时至24时之间,敌人还派出3艘军舰到大、小和岛附近海域活动,炮击志愿军第50军守岛部队。
为了彻底捣毁敌巢,11月29日夜,空军某师28团夜航大队10架杜-2轰炸机奉命起飞,利用夜暗,再次对大和岛实施突袭,但由于缺乏夜间轰炸经验,战果甚微。
航空兵第8师第一次轰炸大和岛的胜利极大振奋了指战员的士气。部队求战情绪高涨,立功心切。11月30日,即航空兵第10师夜间轰炸敌舰未果的第二天,机遇再次降临这支光荣的部队。为配合志愿军第50军第148师午夜(23时)攻占大和岛,空联司命令航空兵第8师出动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航空兵第2师2个大队和第3师1个团的兵力的掩护下,于11月30日15时25分再次轰炸大和岛灯塔内的敌指挥机构。
与第一次相比,这次轰炸任务仅有以下不同点:轰炸任务由空8师24团1大队担任,大队长名字叫高月明。当时,24团飞行员都很年轻,大队长高月明是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兵,年龄最大,但也只有24岁。年龄最小的杨大方,才19岁。而且在航校毕业后,只在部队经过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空中编队轰炸、射击等训练,有的人甚至连空中跳伞和海上航行都未训练过,总飞行时间不过几百小时。我军轰炸机部队当时装备的作战飞机,又全是苏军二战中用过的小座舱、三叶螺旋桨的老式杜-2,领航、通讯、射击员使用的机枪都是手操纵瞄准的。
11月30日,机场天晴少云,志愿军空军以上次轰炸为经验,认为下午14时至15时之间,较大规模的空战已经结束,已出动的敌机也都返航,尚未出动的敌机由于天色已晚,一般不再出动,因此决定仍按上次轰炸行动时间开始起飞。接到命令后,大队长高月明立即向参加战斗的飞行员作了传达,并进行了认真、充分的战前准备。
机场上彩旗招展,标语醒目,锣鼓喧天,参战人员纷纷向党组织递交了决心书、保证书。不一会儿,机场上高音喇叭便开始一直响个不停,出征的飞行人员在机场一字儿排开宣誓,高呼:“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坚决完成战斗任务。”
14点20分,起飞时间到了,两颗绿色信号弹升起,师长吴恺向驾驶001号杜-2轰炸机的高月明大队长发出起飞命令,顿时,9驾轰炸机以中队“品”字形、大队纵队队形向大和岛上空飞去。前进中,身为机长的高月明向机群发出不管碰到任何困难,一定要胜利完成任务的命令。
带队长机、大队长高月明直线爬高至800米后,向左作180度转弯,8机随后依次左转,编成大队纵队,高度1000米,经奉集堡出航。
由于起飞提前,编队集合时长机转弯又过早,编队至凤凰城草河口上空时,比规定时间早了5分钟,本来他们是要在这里与空2师的16架拉-11会合的,结果拉-11加速追赶,直至到了凤凰城以南,才得以与高月明的大队会合,编成规定的战斗队形。
15时07分,联合编队通过安东与浪头机场之间时,比规定时间仍提前了4分钟,未见空3师的米格飞机。
带队长机向空联司指挥所报告,经准许后,继续前飞。如果这是陆军抢占山头,这4分钟也许会非常珍贵,也许会减少巨大伤亡,但是,现代化空战却要求分秒不差。
机群飞过龙岩浦,越过泛着白光的海岸线,飞行员看到,在远处,碧蓝的天与蔚蓝的海水天相连。
突然,从云层中钻出一些迅速移动的黑点,飞行员们想,给我们担任掩护的米格飞机来了,心中不禁一阵欢喜。他们愉快地数着小黑点,2个、4个、8个……越来越多,越来越近,共有30多个。护航的米格没有这么多。再一细看:不好,原来是F-86!就在这一念之间,敌机已经迅疾地迎了过来,包围了我轰炸机群。高月明紧急向空联司指挥所报告:“发现敌机!”此时空8师师长吴恺正在前指收听轰炸机的行动信号,听见高月明的报告,迅速回答:“坚决前进,完成任务!”
“轰——轰——轰!”敌机扑向我混合机群,在我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开炮了。激烈的空战开始了。
这是一场强弱悬殊的较量:一方是30多架世界最新式的F-86喷气式战斗机,另一方是20多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敌机势众,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构成强烈的火网向我轰炸机猛烈攻击,高月明一边组织火力反击美机,一边率领机群冲破拦截,奋勇飞向目标。“把队形靠近,沉住气,坚决地打!我们一定要完成任务!”大队长高月明通过无线话筒果断地指挥和鼓励着战友们。
危急之时,一句鼓励的话胜过平时的千言万语。轰炸机群的战友们,机组之间、前后舱之间相互鼓励着:“狠狠地打,同志们,注意自己的飞机!”08号机的射击员一边用航炮还击,一边大声地喊道。空2师的16架拉-11凌空而下,用机上的3门航炮构成强大的火力网,奋起还击,掩护轰炸机的战友施行他们的轰炸任务。
敌机见编队攻击不成,又改为单机闪电般地连续交叉攻击,企图各个击破。
在拉-11的掩护下,轰炸机机群一面猛烈还击,一面紧缩队形,穿过敌人的炮火,向大和岛的方向疾飞。敌机见交叉也没有得逞,又改变了战术:集中攻击轰炸机尾部的3中队。3中队长邢高科镇定地叮嘱本中队的同志们:“要坚决顶住!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支援前面的机组去完成任务!”
哗的一声巨响,邢高科的飞机后舱盖被掀掉了,胶玻璃被打得粉碎。射击长吴良功身负重伤,舱盖的碎片飞迸到通信长刘绍基的头部、脸上,鲜血直流,高空的寒风呼呼地冲进后舱,撕扯着刘绍基流血的伤口,但他不顾这一切,接过吴良功手中的航炮,继续对着来袭之敌猛烈射击。满头、满脸的血开始顺着脖子往下流,他竟毫无知觉。他全神贯注地套住前方一架敌机,迅速转动着航炮,在距敌450米时,“嗒嗒嗒——”一串子弹出膛,打得敌机猛得朝后翻了个跟头,敌机趁势掉头想溜,刘绍基哪里肯放,眼急手快,又是一个连射。轰然一声巨响,一架F-86凌空爆炸。负伤在身的刘绍基创造了用活塞式轰炸机击落敌喷气式战斗机的先例!
此时,9架飞行中的杜-2轰炸机群更悲壮了:
张孚琰驾驶的06号飞机左、右两个发动机都着了火,但仍在飞,射击员手中的航炮仍向敌机喷着火蛇。
邢高科驾驶的08号飞机被掀掉了后舱盖,方向舵的操纵杆又被打断了一半,但仍在编队中飞,负伤的刘绍基又在瞄着另一架F-86。
宋风声驾驶的09号飞机被击中,着火了,还有4架F-86在向他射击,但仍在飞,在编队中继续前进。
梁志坚驾驶的10号被一阵猛烈的炮火,击得两翼如同筛眼,但他仍顽强保持着编队。
着火的06号飞机顽强地在编队中飞行了3分钟后,突然凌空爆炸了!
大火已迅速地漫向09号飞机的座舱了,机长宋风声慨然命令机组道:“你们赶快跳伞,我,留下来完成任务。”
作为飞行员谁都明白,蓝天之上,这冒着浓烟烈火的飞机意味着什么:顷刻之间,必将机毁人亡!
但是,作为中国空军的飞机员,谁都不会临阵逃脱,领航员马上说:“不,机长,我不跳!”后舱的射击员和通讯员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机长,不能让你一个人留下!”
“要活我们一起活,要死我们一起死!”比火更为浓烈的是热血。
一股热流迅速沟通了机组每一个战斗队员的心,生死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坚守岗位,英勇战斗,完成任务!
“不!不能作无谓的牺牲,你们应该为党继续工作。我是机长,是共产党员,我应该坚持到任务完成。”
宋风声站在浓烟中劝导大家。但是,领航员、射击员、通讯员一个个泰然不动。
火,烧到了座舱,烧着了宋风声的衣角,继续卷向领航员,带着数百公斤炸弹和燃烧弹的飞机,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宋风声一边双手紧握着驾驶杆,加大油门追随着机群向大和岛疾进,一边声色俱厉地喊道:“跳伞,快,这是命令!”
领航员陈海泉第一个被推下飞机,但是,其他人,已经来不及了——
领航员陈海泉在打开降落伞后,仰望长空,寻找他亲爱的机长。他亲眼看到变成火龙的飞机最终没能飞到目标区,如同一颗流星,载着忠魂,坠落在波光叠翠的大海里。
随后,10号机也拖着一股浓浓的黑烟,带着一声震天撼地的长啸,向海上坠落下去!
两个僚机都悲壮地牺牲了,成了单机的邢高科紧握着只剩半截的操纵杆,在很远的距离加大油门追赶长机。
他成功了,他加入了前面的编队,主动做了长机中队的僚机。
大队长高月明率领着只剩下6机的编队,越战队形越紧,越战越勇,杀开一条血路,突破重围,继续飞向大和岛。
历尽艰险,先后击退敌机40余次进攻,杜-2轰炸机群终于飞临大和岛的上空了。
突然,毕武斌驾驶的04号轰炸机被击中了,毕武斌浑身多处负伤,血流如注,此时,7架F—86在空中围住了这架伤痕累累的杜—2轰炸机,展开攻击。毕武斌猛一拉机头,躲开敌机,同时命令射击员和通讯员:“开炮,快开炮!”但却不见回答,回头看时,却见射击员和通讯员倒在血泊中,牺牲了。他的心被刺疼了,但他不敢松开驾驶杆,而是迅速向右飞行,靠近编队机群。忽然又是一震,毕武斌被震得差点晕了过去,只觉得两眼只冒金星,他知道是座舱盖又被打穿了。飞机开始急剧下降,他听见高月明在无线电里喊:“04号,04号,跳伞,赶快跳伞。”他使尽全身力气猛拉操纵杆,控制住飞机的下坠,他没有回答高月明,却自语道:“我的炸弹还没投呢。”他开始俯视着大海中的这个岛屿,仔细地辨别目标,啊,灯塔区,就是这里,他拼尽全身最后的气力,在空中高喊一声:“战友们,再见啦!——”只见冒着熊熊烈火的04号飞机,浴着火,浴着血,如涅槃的火凤凰,直向目标扑去……正如战友们追悼他的一句挽词所说的:“大和岛上神鹰坠,空军出现董存瑞”。
只剩下5架杜-2了。目睹战友壮烈牺牲的情景,飞行员们心如刀绞;战友们的壮举,更加坚定了飞行员们打垮敌人的决心。在战友英雄壮举的感召下,我轰炸机群终于冲破敌机的阻拦,满怀激情地冲向大、小和岛上空。高月明和战友们擦干被泪水模糊的双眼,将一枚枚复仇的炸弹,全部泻到敌人阵地中心,爆发出霹雳的巨响,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就在轰炸机群与敌机进行英勇抗击的同时,担任护航任务的空2师16架拉-11也在和敌机进行着殊死搏斗。副大队长王天保先后与敌10余架F-86展开搏斗,开炮6次,最近的距离仅100米,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4架的战果,创造了志愿军空军以活塞式歼击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范例。
空8师历经9分钟空战,在飞向目标的途中击落F—86飞机1架,自己有4架杜—2轰炸机被击落,这4架飞机上,除1名领航员跳伞负重伤外,余15名全部光荣牺牲。大队长高月明率领剩下的5架轰炸机,对灯塔指挥所实施了强行轰炸。
投弹完毕,带队长机下令:“编好5机楔队,左转返航。”
轰炸机编队在部分拉-11的掩护下,怀着满腔的悲怆,降落于浪头机场。
担负空中掩护任务的米格-15飞机到达规定空域时,与我联合编队空战的敌F-86飞机已返航,我轰炸机也已投弹完毕退出战斗,遂遵令返航。
当晚,志愿军第50军攻岛部队在空军勇士们舍生忘死精神的鼓舞下,一举收复了大、小和岛。
2月14日,空军首长通电表彰此次作战的部队,号召空军全体人员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
庆功会上,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高度赞扬参战人员的英雄壮举,称飞行员毕武斌为“空中董存瑞”!该大队被命令名为“高月明大队”,荣立集体二等功。大队长高月明被授予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并授予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勋章一枚,其它参战人员和机组也都分别被上级荣记战功。
(题图中国空军杜-2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