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有效思维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ng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为此本节课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吸引孩子有效参与,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系统化、数学化。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注重从细节上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二、教学目标预设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四、教学难点
  会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去过超市购物,去过书店买书,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板书: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评:从学生们熟悉的购物导入,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自主探究
  1.認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有圆圆的硬币,长方形的纸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评:认识人民币时,电脑依次从学生熟悉的大面值到不太熟悉的小面值进行出示,从而使学生认识有梯度,思维有顺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出示例题图。)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去商店买什么?商店里有哪些商品?价格分别是多少?小明买笔记本,笔记本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生答:可以,10角就是1元。板书:“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追问:10角是几元?一张一元可以换几张1角?如果老师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
  评:知道并会运用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这儿仅仅会“一张一元可以换10张1角”是不够的,教师在这儿又增加了“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引发了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1元=10角。
  3.认一认。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同桌互相认一认,再集体交流。
  评:此部分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们在交流中增长了知识。
  4.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先思考,再同桌互换。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这里是第一个难点,由于前面在教学“1元=10角”时加强了只要人民币的面值加起来等于10角的,就是一元,学习还是比较顺利的。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集体核对。)
  评:老师在这里加强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评:老师的一句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效果非常好,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3.拿一拿(“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拿。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最后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评:开放题的思维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
  4.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货架物品: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铅笔(每枝3角),尺(每把7角)。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生答。)1元钱买一支铅笔,应找回多少钱?请小朋友用1元钱模拟购物。
  评:让学生当起了营业员和顾客,正是利用了学生平时和父母购物的经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5.“想想做做”第4题。小明要给奶奶寄一封信,寄往本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小明带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怎样才能让同学一看就知道有多少种拿法?只拿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这里安排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树立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评: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
  六、教学反思
  (一)有效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1.联系生活,精心预设。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得出“1元=10角”之后,又增加了“用两张五角换一张一元,你们觉得可以吗”等巩固知识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等思维过程,知道只要人民币的面值加起来等于10角的,就是一元,为下面试一试的换币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明确了基本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后,开展了一个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拿一拿”和“买邮票”活动,目的在于加深对单位的认识。在轻松活跃的活动中,用各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展示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结果。在建立了单位概念后,教师没有仅限于书本知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还设计了第二个学生活动。模拟的交易市场,让学生在现实的买卖过程中又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有序思考,方法优化。“拿一拿”和“买邮票活动”中体现特别明显。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拿法,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拿,从中让学生选择最优的方法说一说。开放题的思维训练,发展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全员参与
  课堂需要合作,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不但能使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本课教师带领学生步入情境,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下“你认识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无论是“试一试”的同桌换币,还是“拿一拿”“小小商店购物活动”“买邮票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在课中,教师与学生互相扮演角色进行购物演示,在活动环节中更让学生直接购物。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和理解,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自己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中的生活,生活化的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然而,現行体育教学模式,却长期处于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甚至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化的教学,这样就把许多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磨灭了,更不用提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了。据有关报道调查,2005年与1995年相
期刊
戏曲诀谚有云:“动有式,念有调,鼓有经,打有套”,这是对戏曲程式的描述。戏曲表演过程中的固定程式和表演技巧,是无数戏曲艺术表演前辈们无数次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是他们自身经验的高度总结。这些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度,形成了一种美学语言。  我们讲到这种美就不禁想到舞台上旦角的一动一移,想到武生的绝好功夫,想到舞台赋予的写意美感。
期刊
十九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确立,虽然使人获得了自由、解放,但市场经济对财富的热烈追求,以及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人生的肯定和鼓励,也强烈地生发了人们在生活中对财富的占有欲,形成了主流社会以追求奢华享乐、感官刺激为基型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对十九世纪法国主流社会病态的生活方式,巴尔扎格、福楼拜、莫泊桑、左拉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从不同方面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和
期刊
2010年9月28日,我校一行17人赴竹溪实验中学考察并开展了两校教学教研互动活动。竹溪实验中学创办于1993年,近二十年来,他们励精图治,为打造竹溪实中的品牌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年磨一剑,如今的竹溪实中已引起县、市、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广泛关注,经验事迹被媒体频频报道,以其不争的业绩多次荣获省、市、县的嘉奖,成为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山区穷县办教育的希望。现将在竹溪实中的所见、所闻、所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以学生为中心,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關键词:关爱学生 关注学生 爱护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至
期刊
子规,俗称杜鹃,又称布谷鸟。在古代,子规染上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色彩。相传杜鹃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因而夜鸣不已,声音凄切。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杜鹃这一意象抒写悲苦哀怨之情。如杜甫《子规》诗言:“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宋代陈亮《水龙吟》词云:“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在古典诗词中,唐人吴融和宋人余靖的两首《子规》诗可谓咏写杜鹃的代表之作。这两首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达技巧,借助杜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科交叉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高校在开设基础课程之外也大力开设学科交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常常缺乏现成的内容体系,本文以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为例,提出了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完整原则、融合原则、主次原则。  关键词:学科交叉课程 内容体系 构建原则 灾害信息传播学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为了顺应这
期刊
摘要:目前,语文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被教师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愿望不强。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开放阅读方式,张扬学生个性,从而达成知识内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学习语文,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阅读是语文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力支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
期刊
自主学习能力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哪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的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
期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纲要》对推动民办学校发展为基础,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我国民办中小学的可持续道路怎么去实现。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民办学校 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于2010年7月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