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阐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义和作用,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对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提出改革发展中高职院校中应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其对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25-03
[作者简介]郑燕平(1984—)女,福建龙海人,硕士,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工作部宣传统战科科长,研究实习员。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结构还不尽合理,办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自身基础弱需进一步发展及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往来日益频繁,各种不同的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交融,高校还面临价值观念多样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情况。
当前,高校作为传播文明和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是思想与智慧火花碰撞的殿堂。它肩负着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和国家政治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实现民族复兴、推动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保障,以及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任;同时面临着自身改革发展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对促进高职院校功能发挥和任务的完成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重要。因而,研究如何以宣传思想工作推进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发展,完成时代和国家与社会赋予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义
“宣传”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解释,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1],带有动员和影响的目的。在西方,“宣传”源于1662年由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五世创办的“信仰宣传圣教会”,主要用于政治目的的宗教信仰传播,通过宣传宗教思想巩固社会治理基础,为政党的统治保驾护航。西方学者认为,宣传是“对各个社会集团有目的地施加有政治理论依据的说服力的影响,并借助于这种影响把某种社会政治思想、观点和理论灌输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去,以便影响每个人的行为使之向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2]。
宣传思想工作将“宣传”运用于意识形态工作中,以影响受众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它“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说服人们接受宣传者的主张、观点, 引导并进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在分析社会事实的基础上以相互活动为载体、以传播主流思想意识为导向,确立一定的结构和体系系统, 其中包括宣传者和受众者、途径、接受的方式方法、接受的效果等构成要素”[3]。宣传思想工作被用于政党意志和主张的传播,“总是以表现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为内容,通过营造社会的舆论氛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把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使处于某一阶级或集团的全体成员具有统一的意志、目标和行动”[4]。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也将继续成为国家繁荣复兴的思想工具。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被用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的传播,同时也被社会各个组织所运用,用于传播组织的意志和主张,影响他人,达到巩固壮大组织或者改变他人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运行的目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园中用于对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达到影响师生认识与行为的目的。
总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是在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以达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要掌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师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达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它贯穿在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意义和作用
宣传思想工作对高校,尤其对改革发展中的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中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前进,促进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推进高校满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促进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发挥功能,完成任务。
1.确保高校的改革发展符合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5]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宣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在校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活动,坚定师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帮助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办学、教学理念,树立正确人才培养理念,激发开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高校党委通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学校办学方向,以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对内向师生宣传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举措,宣传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宣传学校在改革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对外宣传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在社会中争取主导和主动的话语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3.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凝心聚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围绕中心,服务教育教学,它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助推器,能够为学校的改革创新凝聚师生的力量。“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当好校党委的助手……为学科、科研、教学提供现实服务。”[7]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师生工作学习、建设校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服务教育教学;通过宣传学校的办学及教育理念,宣传学校的重大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激发师生的学习工作热情,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4.推动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任务之一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8]。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堂教学、科研为载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良好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服务师生,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建设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可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与高校建设大学文化的目标一致,对于处在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积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具有助推作用。
5.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最终价值追求。”[9]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8]。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使教职工在宣传教育中继续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修养和品德言行修为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促使高校转变学校治理与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凝聚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才培养应“以德为先”,逐渐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综合作用,把握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鼓励、引导、劝说、监督和批判等功能。在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通过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综合功能,掌握改革发展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宣传办学治校的先进科学理念,打破陈旧观念,摒弃落后思想,摆脱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改革不合理、不科学的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从正面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将正能量灌输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促使师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调整、创新改革思路,全面加强改革发展主体办学治校能力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本领,提高办学治校能力。
加强宣传阵地的管理和建设,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巩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流思想舆论。善于运用师生喜爱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体技术,把宣传思想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科研中,贯穿在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渗透到班级、课堂、社团、宿舍;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感染人,用贴近师生的话题和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波〕列·沃伊塔塔克.政治宣传心理学[M] .邓本中,等,译.成都: 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3]李光辉,杨江民.论宣传主体与客体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互动运行[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2).
[4]陶培之.从意识形态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2008(1).
[5]余盛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以大连海洋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2(1).
[6]陈恕平,关天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实效性[J].社科纵横,2010(8).
[7]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8]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9]韩东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结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4(1).
[关键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25-03
[作者简介]郑燕平(1984—)女,福建龙海人,硕士,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工作部宣传统战科科长,研究实习员。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结构还不尽合理,办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自身基础弱需进一步发展及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往来日益频繁,各种不同的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交融,高校还面临价值观念多样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情况。
当前,高校作为传播文明和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是思想与智慧火花碰撞的殿堂。它肩负着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和国家政治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实现民族复兴、推动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保障,以及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任;同时面临着自身改革发展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对促进高职院校功能发挥和任务的完成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重要。因而,研究如何以宣传思想工作推进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发展,完成时代和国家与社会赋予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义
“宣传”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解释,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1],带有动员和影响的目的。在西方,“宣传”源于1662年由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五世创办的“信仰宣传圣教会”,主要用于政治目的的宗教信仰传播,通过宣传宗教思想巩固社会治理基础,为政党的统治保驾护航。西方学者认为,宣传是“对各个社会集团有目的地施加有政治理论依据的说服力的影响,并借助于这种影响把某种社会政治思想、观点和理论灌输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去,以便影响每个人的行为使之向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2]。
宣传思想工作将“宣传”运用于意识形态工作中,以影响受众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它“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说服人们接受宣传者的主张、观点, 引导并进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舆论,在分析社会事实的基础上以相互活动为载体、以传播主流思想意识为导向,确立一定的结构和体系系统, 其中包括宣传者和受众者、途径、接受的方式方法、接受的效果等构成要素”[3]。宣传思想工作被用于政党意志和主张的传播,“总是以表现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为内容,通过营造社会的舆论氛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把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使处于某一阶级或集团的全体成员具有统一的意志、目标和行动”[4]。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也将继续成为国家繁荣复兴的思想工具。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被用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的传播,同时也被社会各个组织所运用,用于传播组织的意志和主张,影响他人,达到巩固壮大组织或者改变他人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运行的目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园中用于对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达到影响师生认识与行为的目的。
总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是在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以达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要掌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师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达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它贯穿在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意义和作用
宣传思想工作对高校,尤其对改革发展中的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中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前进,促进高校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推进高校满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促进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发挥功能,完成任务。
1.确保高校的改革发展符合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5]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宣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在校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活动,坚定师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帮助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办学、教学理念,树立正确人才培养理念,激发开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高校党委通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学校办学方向,以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对内向师生宣传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举措,宣传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宣传学校在改革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对外宣传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在社会中争取主导和主动的话语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3.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凝心聚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围绕中心,服务教育教学,它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助推器,能够为学校的改革创新凝聚师生的力量。“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当好校党委的助手……为学科、科研、教学提供现实服务。”[7]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师生工作学习、建设校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服务教育教学;通过宣传学校的办学及教育理念,宣传学校的重大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激发师生的学习工作热情,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4.推动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任务之一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8]。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堂教学、科研为载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良好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服务师生,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建设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可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与高校建设大学文化的目标一致,对于处在改革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积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具有助推作用。
5.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最终价值追求。”[9]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8]。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使教职工在宣传教育中继续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修养和品德言行修为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促使高校转变学校治理与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凝聚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才培养应“以德为先”,逐渐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综合作用,把握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鼓励、引导、劝说、监督和批判等功能。在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通过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综合功能,掌握改革发展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宣传办学治校的先进科学理念,打破陈旧观念,摒弃落后思想,摆脱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改革不合理、不科学的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从正面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将正能量灌输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促使师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调整、创新改革思路,全面加强改革发展主体办学治校能力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本领,提高办学治校能力。
加强宣传阵地的管理和建设,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巩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流思想舆论。善于运用师生喜爱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体技术,把宣传思想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科研中,贯穿在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渗透到班级、课堂、社团、宿舍;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感染人,用贴近师生的话题和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波〕列·沃伊塔塔克.政治宣传心理学[M] .邓本中,等,译.成都: 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3]李光辉,杨江民.论宣传主体与客体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互动运行[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2).
[4]陶培之.从意识形态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2008(1).
[5]余盛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以大连海洋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2(1).
[6]陈恕平,关天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实效性[J].社科纵横,2010(8).
[7]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8]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9]韩东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结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