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年为啥不解放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初期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在香港问题上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海南岛,大陆全境解放。当时,在香港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一举收回香港,一种则认为应保持现状。
  当时潘汉年向周恩来总理建议,军队不宜进驻香港,理由是:美国执行杜勒斯的封锁政策,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几乎断绝,如果再收回香港,这一通向国际社会的贸易通道,必将成为死港。而共和国初建,急需的重要军事物资和唯一外汇收入渠道也必然断绝。因此,在一定时期保留香港自由港的地位,由英国人暂时管辖乃是上策。
  周恩来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获得毛泽东的赞许。
  (责编 张静涵)
其他文献
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资料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尝试性的回答。基于创业的故事,我提出了“网络—市场”互动的理想型模型,用以解释企业的网
我们本是平凡的教师,但学校把班主任工作交给我们后,就从平凡变得特殊了。因为只要当上班主任,不管是一天,一月,一年,还是很多年,我们的心就永远和那一个班的学生相系,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就连心情都不再只属于自己。  班主任的工作繁琐累人,因为它集管理与教育于一体,更因为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每一天都会有意外等着自己。因此,很多人就把班主任工作定位在管理上,把班级不出事当成目标。事实上,管理仅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