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当中有亮点,有教学成功的经验,也有“任重而道远”的沉重,以及更多的理性思考。那么怎样使课改深入而不表面,扎实而不浮躁,在共性的前提下不失个性?我想应该是从课堂出发,抓住课堂才是真真正正地抓住质量,抓住根本。
  在高考的压力下,在对分数的渴求下,语文课堂逐渐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曲解对话、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纵容个性、淡化整体、脱离文本、误解实践、削弱基础等。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错位、变形、变味、变质。特别是练习的评讲,面对纷繁复杂的练习,我们应该如何物尽其用,让学生全面掌握呢?上好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在高考的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试卷讲评课的简单分类
  根据讲评与学生练习与思考的先后可分为练前讲、练后讲(或思考前后讲)等。
  根据讲评课的教学水平层级由低到高依次又可分为只讲答案,讲评题意、思路和方法,以及讲评联系、诱导创新,等等。
  只讲答案是最省力、最省时的讲法,教师报出习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后自我消化。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用这个方法自然不错。但事实上,这是在教师认为题目比较简单,或者习题多而时间少的情况下采用的,可以说它是题海战术的产物,其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培养。因此,这种讲评效果是最差的。
  讲评题意、思路和方法比讲答案高出一筹,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过程,掌握审题、解题、辨题的技能。其实这也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必然要求。
  讲评联系、诱导创新应该说是讲评课的最高境界。一般的教师只能围绕一道题讲好题意、讲清思路、讲明方法,但要从一道题中跳出去讲联系、讲创新并非易事,因为,它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一道题,而是许多题,而且是同类的题,教师通过讲一道题而使学生掌握一类题,把一个知识点扩展成整个知识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发式讲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讲出教师讲不出的思路与方法,做到创新解题。
  2.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目标明确原则。讲练习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练习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又是一节课的归宿;它是一节课要努力的方向,是讲好练习的前提和保证。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确定。
  其次,重点突出原则。讲课(题)还有一个“讲什么”的问题,讲课(题)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刚考好就已发现并已经解决了,教师讲评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时间。
  再次,针对性原则。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来确定,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找准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时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讲评才能击中要害。
  最后,情感激励原则。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中应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分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
  这些讲评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各有侧重,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的。
  总而言之,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合作的方式、踏实的态度在教学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师师、师生、生生、师社合作的过程。在合作中,我们一起倾听,共同交流,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龙年.叶圣陶与语文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励芒伟.语文合作学习的发展价值.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
  [4]王雅萍.现代语文教学技艺导论.作家出版社,2001.5.
  [5]彭小明.语文板书设计及评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
其他文献
介绍了OPT法焦炉煤气氨法脱硫脱氰工艺。经三年多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脱硫脱氰效率高、工艺流程短、操作成本低、能耗少和综合利用好等特点。
一、外语测试  语言测试,主要指外语测试,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测试是对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做出科学的测量,语言测试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反映了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它是一种了解和鉴定外语学习者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外语测试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测试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语言测试分为分班考试、诊断测试、进展考试等。根据评
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题.如2010新课标全国卷第16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会议
介绍焦炉小烟道的结构和作用;指出其内衬脱落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其原因;总结内衬的修复工作以及修复后达到的效果。
概括了中国目前焦化的生产格局,分析了目前煤气净化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老厂改造急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根据钢铁工业与城市煤气行业
针对2#焦炉燃烧室局部损坏的状况,进行揭顶翻修,进一步延长焦炉寿命及提高焦炭产量。该大修成功。为焦炉修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值同行业焦炉修理借鉴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