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测试中的文化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外语测试
  语言测试,主要指外语测试,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测试是对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做出科学的测量,语言测试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反映了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它是一种了解和鉴定外语学习者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外语测试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测试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语言测试分为分班考试、诊断测试、进展考试等。根据评分的方法可以把语言测试划分为主观性测试和客观性测试。从测试方式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分离式和综合式测试。由于不同类型的测试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熟悉和了解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在外语教学中正确地使用外语测试。
  二、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的现状
  (一)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在国外
  外语测试中导入文化因素在有关于外语测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不少专门的关于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的教材和专著。如“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Bachman,L.,1990),“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and Language Teaching:The Role Of Fluency and Accuracy”(Brumfit,C.,1984)等。除了教材和专著之外,有关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方面的资料,国外还可以在网上查阅。在Google上直接输入“culture testing”,可以搜索到相关资料328,000,000条;输入“culture problems in language testing”,可以搜索到约11,000,000条结果;输入“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可以搜索到约361,000条结果;输入“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可以搜索到约10,100,000条结果,等等。
  (二)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在国内
  当前我国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许多研究者及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具体如何操作。尽管近年来对文化问题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热火朝天,对文化测试的模式方法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可对两者的衔接点——外语测试中的文化问题的研究仍然冷冷清清。迄今为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这个衔接点的论文只有两篇。何自然主要从语用失误的角度出题。其他的测试实证研究也多遵循此思路编写试题。刘宝权将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测试纳入语言测试中,主要从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文化行为方面出题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他论文则主要讨论了文化测试的手段、文化测试模式的建立及文化测试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等问题,可以看出将文化因素纳入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下进行测试评估的研究还较少。
  三、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势在必行
  从测试的作用可以知道,语言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语言教学,甚至决定了语言教学改革的方向、力度与效果。因此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而我认为,只有将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中,建立新型的文化测试大纲,才能真正达到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如Hymes(1972),Oller(1979),Canale和Swain(1980),Bachman(1990)等英语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的基本因素与语言使用基本能力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不同的语言能力模式。因此,各类为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应运而生。交际法英语教学大纲强调交际双方语言使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强调语言使用的效果。徐强(2000)在《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中介绍了一种将文化因素导入外语测试的文化测试大纲。他指出:“文化测试试卷虽然信度不高,却有很高的效度和可行性。”刘宝权呼吁:“文化测试势在必行。”他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测试情况的研究,并对各种形式的测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做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测试模式。文化测试大纲应运而生。交际法英语测试实际上就是把语言学习者的潜意识的模拟情境心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人们的潜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知识、文化,从而锻炼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文化测试模式旨在测量语言学习者的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文化表现。
  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当前我国学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追求应试技巧,陷入题海战术。因此可在外语测试中加大主观题的权重,适当开展口语考试等。亦可采取诸如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和翻译等形式。通过设计科学的测试评估体系,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外语教与学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怎样在外语测试中加入对文化因素的测试,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知识进行测试和评估,给教学以反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陈纪梁.试论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及主要特征[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7).
  [2]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萍,刘爱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文化知识的构成和测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5]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杨立刚,李庆云.外语测试与外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5,(7).
  [8]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在石化系统焦化装置的应用,介绍了控制策略及其控制系统的实现,介绍了调试中出现的总是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了在石化系统推广应
摘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正逐渐由应急性、短期性的就业指导模式向学科建设转变。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可以促进职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现职业素质动态测评,发挥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充分体现大学生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校企合作优势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向大学生介绍就业形势、提供就
高校的各种考核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参照标准,学校教务部门可以依照这个标准,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学生也可以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然而,近年来,高校中的考试作弊问题日趋严重,“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宁可没人格,不能不及格”之类的说法广为流传,考试作弊呈现出人数增多、影响面扩大、作弊手段多样化等趋势,导致高校学风的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它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会议
介绍了OPT法焦炉煤气氨法脱硫脱氰工艺。经三年多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脱硫脱氰效率高、工艺流程短、操作成本低、能耗少和综合利用好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