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你自己”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师工作中最缺少的是什么?最近读了徐吉志老师的文章《校长要努力成为“你自己”》,对此问题有了新思考。
  在如今教育创新的年代,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等不断涌现,一些校长在借鉴学习忙忙碌碌中,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工作的真情。为此,校长要努力成为“你自己”。由此,联想到当前的教师,最缺少的不是一种勤奋耐劳精神、敬业的奉献意识,而是最缺乏一种职业精神、人文修养和专业实践体验等基础上形成的自主独立的教育思想。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上也任劳任怨,虽学大家,仿名师,但是终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课——下课——批作业”,只是像一台工作的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却无为,只习惯当教参的“搬运工”、教材的“肢解者”、教法“克隆人”、管理的“代言人”。造成这些现象客观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恐怕与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缺失有关、与自我迷失有关。因此教师要内化自己教学核心思想”,努力成为“你自己”。
  
  要有独立的教育思想
  
  教师独立的教育思想的表现就是一种独立精神和自主教育、自主教学。主要包括独立的教育观念、系统的缄默知识、反思的行为习惯、持续的学习需求、成熟的职业取向。体现教师“四个”独立:以独立思想的眼光来审视与把握教育本质、以独立思想的境界来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以独立思想的行为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以独立思想的勇气来反思和提升自己。这种“四个”独立教育思想不仅是为师者做人做学问的一种态度,更是教师追求的一个职业境界。而缺失这些“独立”,教师就会跟着行政走,跟着感觉走,一会儿仿先学后教的“百花齐放”;一会儿搬赏识评价的“百般呵护”;一会儿学情境创设的“百态千姿”;一会儿拟合作探究“百家争鸣”;一会儿盯当堂达标的“孜孜以求”,这样没有定力,奴性十分,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这样的教师工作表现为懵懂的常态。因此教师要构建独立的反思性教育思想,才能培养有独立性意识的学生、有独立精神的学生,培养有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的学生,使学生真正获得高素质的教育。
  教师独立教育思想从哪里来?当前不少教师习惯从教育经验出发,这本身不是问题,但仅凭经验教育才是问题。教师只有对具体的教育事件学会理性的凝视,清洗掉经验中的非相关、非本质的杂质,才能洞察教育事件的内在规律。这样理性的凝视既是教师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批判,又有教育理论对教师实践的观照和审视,从而使教师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独立理论吸纳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循环、转化和发展。由此教师才能从简单走向成熟,从杂乱走向明晰,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系,教育教学才会生机盎然。
  独立教育思想来自一种“四即”常态。一是“学习即需要”;二是“教学即研究”;三是“活动即载体”;四是“成长即成果”。为此教师要加强对日常教育生活案例、叙事、日志、课件、评课、反思记录等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寻求教学在实践与理论之间融合,并将此作为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专业研修行为、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一种高层次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独立教育思想来自一种“四个”定向。一是坚持经验自诊定向,学会经验剥离与优化;二是善于经验的理论定向,学会原理引领;三是实施经验的问题定向,学会提示问题;四是突出坚持经验的论证定向,学会去粗存精。为此教师要突出“照着说”,即说出教学经验能阐释哪些问题,如何为其提供了经验支撑;“接着说”,即说出教学经验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新方法或怎样的新视野;“重新说”,即说出教学经验有可能指向什么新的问题,用一种怎样新的理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说”,即说出如何实现上述教学经验(实践)与理论之间融合,如何找出教学成功之点、失误之点、创意之点、后续之点。
  来自一种“四类”层次。当前教育理论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四大类:一是“经验性理论”。即讲做法,可操作,重实践,理论隐藏在其中,理论成分较弱,实践成分较强;二是“建构性理论”。有假设,有模式,重过程,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又接近实践,有操作性;三是“原理性理论”。有原理,有推论,重演绎,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强调建立体系;四是“行动性研究理论”。即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为此教师要学会将“原理性理论”、“建构性理论”通过教学实践“行动性研究”转化为“经验性理论”,将原理和模式渗透其中,突出“教学经验”与“操作方法”,努力践行“行动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为行动而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思想,“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
  
  要有完整的职业认同
  
  完整的职业认同就是指教师对教育是生命体验的本质把握。完整的职业认同体现在哪里呢?
  体现在对教育的一种自然领悟。教育是一种生活,真正的教育应当在快乐生活中。教师教学的真谛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使精心选择的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化为学生生命的必须,成长为学生的成长智慧。为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育行为和专业化自觉来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现在我终于懂得:一个思想贫乏、专业理想缺失的教师就很容易变成为纯粹的教育工具,成为一个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命令的教育者。由此教师会将课堂仅当作知识的“交易所”,而这样的教育者注定是享受不到每节课带来的愉悦,感受不到因尊重每一个生命而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体现在对教育的一种生命感悟。教育就是对隐蔽在“知识”背后的“意义”和“智慧”的挖掘。这一挖掘过程体现在“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三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隐蔽层次,教师对学生教育就是要一层带出一层,直至把学生带进最隐蔽的“生命意义”体验这个教育的核心。
  以教学模式学习为例。当前许多课改教学模式,都规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但其有一个共同追求目标,即教学传授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陶冶情操美感。其核心是以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操作的有效程度作为评判标准,因而构建的目标体系、层次、要素、要点愈来愈多,诸如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以师为中心”转变为“以生为中心”,从“授课模式”转变为“自学模式”,似乎什么都考虑到了,注重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意志培养,强调学生的情感激发,但是遗憾的就是教师教学中最应落到实处的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被众多的目标架空,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人,仅仅是一个证明某种教学模式成功的工具,继而导致教学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倒错。
  体现在对教育的一种信仰坚持。这种信仰坚持要求教师一要有着深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是外界或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教育事业的敬业乐教 的精神、眷顾执著的情怀从不动摇;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多么艰苦、复杂和繁重,都要始终坚持在尊重学生、平等待生基础上恰当地实施教育行为,而不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急躁、简单与偏见。
  
  要有个性化的“专业情意”
  
  过去我的工作虽也任劳任怨、感觉很充实,但心情却时常郁郁寡欢,快乐幸福不起来。前不久,读了陶西平先生一篇文章《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其中有一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过去专业成长中缺少了一样让自己智慧、快乐与幸福起来的“专业情意”。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理想;二是专业情操;三是专业性向。
  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教师专业化中一种自觉的过程,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一种反思过程,也是教师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一种最佳途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这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一种标志;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育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也就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个性倾向。
  可见“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专业情意”体现为“三同”: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要与教育实践同在;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个性同为;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行为同律。为此要学会“三自”:
  生活中一种“自叙”。教师要学会“记录教育故事、倾听教育故事、研究教育故事、讲述教育故事”,并把这“自叙”用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闪耀的是非凡教育智慧。这样就让教师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平淡白开水,也是有内涵可挖掘的快乐“富养水”。
  成长中一种“自研”。面对“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等问题,教师要有一种自主研究情怀,融研于教育教学生活,善于从备课难点、教材研究、教学疑点、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学生学情(考情)、教育活动、读书感悟、课程改革、报刊文章争鸣、学科交叉、教育教学热点、立项教科课题中捕捉亮点或困惑,并将反思写出来。这种反思与撰写的“自研”,不仅仅是过程的辛苦,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思考的乐趣,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更是教师自己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
  合作中一种“自感”。教师的工作是一种与学生、其它教师互动生成的状态,永远处于反思与发展的状态。有时教师以教师论坛、教育论坛、网站论坛等为合作反思平台,并将自己专业成长材料与教育经验及时在平台交流、展示、共享,了解自我、直面自我、感动自我,同时也被同事感动着。在感动中体验到了自己专业成长的快乐和价值所在,在“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叹息中获得凤凰涅槃似的重生,从而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认同与理解,体现出对学生教育的挚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的思考,由此,教师才能会将反思“觉醒”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并对教育意义进行不断反思探寻。
其他文献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碲的极谱分析概况,参考文献54篇。
本文研究了国产青霉素类和氨基糖甙类各三种药物对斑氏铜还原法及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法测定尿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素类药物能干扰斑氏法测定结果,干扰作用与被测液中药物浓
在义务教育学校体系中,村级小学是基本单位,作为村小的校长是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而他们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却很少,引领课程改革有一定困难。因而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村小校长培训实效性是当前一大课题。提高村小校长的新课程管理能力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立足农村办学与校长培训现状,确定课题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农村
本文报道中药秦皮资源植物的种类及其历史变迁,产地,分布,藏量,群落结构,生长结构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认为秦皮作为一种资源极易溃泛的木本药材,应特别注意资源的保护和更新,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药卫生事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与此同时产生的行内不正之风及示范行为逐渐暴露出来,医疗纠纷问题异常严重,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不
本文提出了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铝锂合金中痕量钾钠的方法。优化了原子吸收测量条件,选择了电离抑制剂,研究了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其特征浓度和检出限为,K:0.012μg/ml 1%,0.0
小鼠iP5、8、15g/kg 田基黄,qd×10d,可不同程度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SGPT、LTG和MDA 升高,并对SGPT 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田基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超微结构及细胞色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比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经腹部超声检查组和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是否能够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凡2001年元月~2002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能够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米索前列醇组(6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0.2mg,每6小时可以重复口服,24小时内出现规律性宫缩.催产素组(73例)自2.5MIU/min始静滴,最大剂量不超过12.5MIU/min,3天内出现规律性宫缩.将二方法所分娩的新生儿进行Apgar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