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揭示了无线信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影响无线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发射机的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与传输路径上各种物体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导致接收端信号
【机 构】
: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国家移动通信研究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天线无线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616251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揭示了无线信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影响无线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发射机的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与传输路径上各种物体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导致接收端信号质量降低,目前正兴起的6G使能技术研究中,可重构智能表面是被积极探索的新兴范式。通过对可重构智能表面的概念、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信息调制、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无线中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和讨论,揭示了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移动通信系统有潜力使网络运营商通过主动控制无线电波的反射来克服自然无线传播的负面影响,重塑无线传播环境,进而大
其他文献
将5G技术应用到轨交行业是当前一个热点课题,针对轨交无线业务新需求,视频监控类业务数据量巨大,需要通过5G网络承载。首先从隧道无线覆盖方面分析,漏缆和天线各有特点,但都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属性的模式聚类识别算法和分类算法 ,给出算法的实现步骤 ,并给出算法在水泥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
作为第一种达到信道容量的高性能编码,极化码(Polar Code)是未来6G数据传输的重要候选方案,由此提出了面向6G的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传输框架。在此框架下,高性能的级联极化编
研究并应用了多制式多网络的站址协同分析、5G站址智能寻优、弱覆盖栅格聚类识别、高精度3D规划仿真呈现等技术手段,将工具与生产流程有机结合,实现流程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
5G基站能耗高,对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成本带来较大的压力。优化了5G基站能耗测试方法和业务加载方法,获取了大量现网5G基站能耗和无线利用率关系的实测基础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研究冠心病炎症与CPn感染的关系。方法99例疑诊“冠心病”收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患者,入院24h内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留置
随着5G网络部署,4G网络与5G网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并存。在此情况下,二者需有效协同,优势互补。为解决4G网络与5G网络协同问题,首先分析了基于4G/5G协同的2.6 GHz和4.9 GHz
为了解决边缘机房的供电、散热以及承重能力有限,无法为MEC提供足够的计算资源的问题,分析了MEC在第三方应用,OVS和虚拟化用户面的性能瓶颈,提供硬件加速的方法。研究表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