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笔者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重心,建立了“网络畅通,制度健全,活动强化,机制推进”的全员德育管理体系,构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馈意见—解决问题”的全员育人值班深化模式。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行值周制度,组建文明监督岗,检查巡视,持之以恒,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学校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制度,形成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由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形成垂直的纵向联系。第一层次——决策层:强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第二层次——执行层: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意见,落实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层次——操作层: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同时加强教导处、实训处、招生办、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下左右的联系。班级实行值周制度,组建文明督导岗,行政处室实行全员育人管理,“行政值班”与“全员育人值班”相结合,每周固定组别值班检查、校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改进措施。德育工作步入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的运行轨道,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度上深化了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塑造和提升。
一、“全员育人值班”深化模式的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笔者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马鞍山市职教中心全员育人制度实施方案》,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更上新台阶。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各部门的考核管理。
2.建立健全各岗位德育职责
(1)校长: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
(2)书记:围绕德育目标,制定落实措施,主持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主持班级考核、学生行为督查工作和落实班主任培训考评制度,主持家长委员会工作和有关工委小组工作。
(3)学生处主任:主持全校的德育研究工作,组织理论学习,及时介绍先进经验。组织进行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主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
(4)教务处主任:确保政治课开足上齐,专任教师到位;对德育学科渗透进行全面督导;配合总务处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对学生进行惜时勤学教育。
(5)团委书记: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队、少先队、学生会工作;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工作和校内外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等。
(6)总务主任:对学生就餐、就餐纪律及卫生习惯进行督查,组织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7)保卫科:加强对全体教师、班主任及全校学生开展学生安全等各项教育,做好消防、交通等保卫工作,组织开展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8)实训处:加强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上好每一节实训课,取得技能合格证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做好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和岗位培训,教育引导学生爱岗敬业。
(9)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
(10)政治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11)各科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2)生活指导教师: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全面指导学生提高“三自”能力,即“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组织“文明宿舍”评比工作与日常卫生等检查工作。
(13)门卫:教育学生言行举止要礼貌,上下楼梯遵守秩序,做好课间公共场所的巡视检查工作,学生进出校门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门岗登记工作。
3.具体内容
(1)抓好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第一,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行政部门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和各位班主任担任组员。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强师德建设。学校继续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进一步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增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使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三,加大对教职工师德表现的考核力度。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教职工全员育人考核规定》对全体人员进行考核。
(2)全体动员,落实全员育人举措。第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将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考核和特别奖的考核工作。落实对学生的《德育千分制考核方案》的实施和检查工作,落实德育学分的考核工作,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倡导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结合,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举办班主任培训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开展教师评比活动,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等活动,让班主任有幸福感和成就感。重视培养年轻班主任,通过师徒结队、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学习管理班级、指导学生的方法,尽快走向成熟。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行值周制度,组建文明监督岗,检查巡视,持之以恒,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学校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制度,形成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由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形成垂直的纵向联系。第一层次——决策层:强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第二层次——执行层: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意见,落实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层次——操作层: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同时加强教导处、实训处、招生办、总务处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下左右的联系。班级实行值周制度,组建文明督导岗,行政处室实行全员育人管理,“行政值班”与“全员育人值班”相结合,每周固定组别值班检查、校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改进措施。德育工作步入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的运行轨道,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度上深化了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塑造和提升。
一、“全员育人值班”深化模式的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笔者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马鞍山市职教中心全员育人制度实施方案》,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更上新台阶。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各部门的考核管理。
2.建立健全各岗位德育职责
(1)校长: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
(2)书记:围绕德育目标,制定落实措施,主持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主持班级考核、学生行为督查工作和落实班主任培训考评制度,主持家长委员会工作和有关工委小组工作。
(3)学生处主任:主持全校的德育研究工作,组织理论学习,及时介绍先进经验。组织进行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主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
(4)教务处主任:确保政治课开足上齐,专任教师到位;对德育学科渗透进行全面督导;配合总务处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对学生进行惜时勤学教育。
(5)团委书记: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队、少先队、学生会工作;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工作和校内外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等。
(6)总务主任:对学生就餐、就餐纪律及卫生习惯进行督查,组织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7)保卫科:加强对全体教师、班主任及全校学生开展学生安全等各项教育,做好消防、交通等保卫工作,组织开展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8)实训处:加强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上好每一节实训课,取得技能合格证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做好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和岗位培训,教育引导学生爱岗敬业。
(9)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
(10)政治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11)各科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2)生活指导教师: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全面指导学生提高“三自”能力,即“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组织“文明宿舍”评比工作与日常卫生等检查工作。
(13)门卫:教育学生言行举止要礼貌,上下楼梯遵守秩序,做好课间公共场所的巡视检查工作,学生进出校门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门岗登记工作。
3.具体内容
(1)抓好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第一,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行政部门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和各位班主任担任组员。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强师德建设。学校继续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进一步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增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使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三,加大对教职工师德表现的考核力度。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教职工全员育人考核规定》对全体人员进行考核。
(2)全体动员,落实全员育人举措。第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将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考核和特别奖的考核工作。落实对学生的《德育千分制考核方案》的实施和检查工作,落实德育学分的考核工作,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倡导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结合,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举办班主任培训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开展教师评比活动,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等活动,让班主任有幸福感和成就感。重视培养年轻班主任,通过师徒结队、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学习管理班级、指导学生的方法,尽快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