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临床实效性探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并发症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月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20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并发症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透析患者在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比较得出 ,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皮肤瘙痒、失眠及食欲得到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治疗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临床疗效;并发症
  尿毒症在我国45岁以上患病率为8%-10%左右,慢性肾脏疾病已然成为当今流行病需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尿毒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颜面部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嗜睡、食欲减退、皮肤瘙痒、辗转不安等;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以安静卧床、血液透析、控制血压以及防止高钾及低钾血症为主要原则。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得出,全球每年患慢性肾脏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十年来患病人数呈现翻倍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中除了使用血液透析外,一种新兴治疗方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根据最近报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临床并发症有一定效果,本文通过临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成功率。得到一定量得的临床数据,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为于我院治疗的40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通过检查全部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年龄45~78岁之间,平均(56.6±4.23)岁,男12例,女8例;观察组年龄在48~77岁之间,平均(57.6±3.23)岁,男11例,女9例;所有患者小学以下文化水平10例、初中文化水25例、高中或本科学历5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经卫生部门上报批准后进行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差异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使用NaHCH3 血液透析液进行透析。血流量控制在200-250ml/min,透析量控制在400-500ml/min。
  1.2.2 观察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救治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3]。1.选择灌流器。YTS-10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2.对灌流器、管道进行肝素清洗使之抗凝化。3.开始血液灌流,是患者全身体内肝素化。
  1.2.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血液灌流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的变化。2.掌握血液灌流的流速:流速应从慢过度到适合患者的速度。流速过快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而流速过慢易发生凝血的危险。3.保证引血持续通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改变体位,保证引血持续通畅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4.灌流时间的控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患者的治疗时间。5.氧气的提供:为降低患者肺部损害,治疗过程中患者禁止吸氧。
  1.3 疗效判断
  1.3.1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进行一次问卷。对治疗后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相关并发症指标进行观察并记 。
  1.3.2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身体机能回复正常。有效:有轻微临床症状,其他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无效: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的数据统一由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率和均数平均数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且分别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存在差异,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止痛药使用等相关指标比较表(n:例)
  2.2所有患者就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5%;观察组为96%。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n=20)
  3 讨论
  迄今为止,尿毒症仍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4]。若不能尽早发现进行相关治疗,患者会在短时间内丧失救治机会,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目前,持续性血液透析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在控制心力衰竭的前提下保障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大部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失眠及食欲减退等并发症。从而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影响了治疗效果。如果时间越久,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也会给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5]。所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这些临床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思想,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治疗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24例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5):17-18.
  [2]张文阁,唐军亭,赵慧静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60例疗效观察[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1,09(5):44-46.
  [3]韩媛,赵非,吴红梅等.血液灌流治疗19例维持透析儿童尿毒症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C].//第二届全国儿科血液净化论坛论文集.2012:107-108.
  [4]向远湘,李勇飞,米艳梅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70-2872.
  [5]李益明,王志芳,张玲等.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预防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研究[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1,09(1):28-31.
其他文献
摘要:自噬在人类疾病学中具有双重作用。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自噬和人类疾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篇文章从自噬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其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自噬;人类疾病;研究进展  自噬是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种稳态过程[1-2]。自噬中的双层膜包绕相应降解的细胞器,从而形成自噬体,之后再和溶酶体发生融合反应,最后对相应组分进行降解以及回收再利用。自噬主要是在
期刊
摘要:目的: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治疗组的止血显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超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常规脂餐试验,同构B超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胆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经脂餐试验评估,术前胆囊排空率<50%、胆囊排空率≤12%患者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术后(P<0.05);术前82例患者平均排空率显著低于术后平均排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经微创保胆取石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以2011年1月到2013年4月间我院应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71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试验组,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间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行开腹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引流
期刊
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穿刺治疗关节炎的疗效进行研究,为该疗法的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膝关节穿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较好,为92.9%,而对照组仅有67.9%,两组患者疗效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于本院救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全麻手术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行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B组采取七氟醚喉罩吸入复合丙泊酚输注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及出现术后躁动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45.00%,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7.5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期刊
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要对食品的采样、取样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证食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真实的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果在检验中,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漏洞,那么食品检验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为了防止在检验中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对样品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需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采用无菌检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研究  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拉莫三嗪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癫痫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率为1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尿酸增高生物关系,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对入选老年病人80例检测,采用抽取次日空腹血检测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心血管疾病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是独立的除高血脂、糖尿病之外心脑血管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