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尿酸增高生物关系,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对入选老年病人80例检测,采用抽取次日空腹血检测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心血管疾病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是独立的除高血脂、糖尿病之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老年病人 心脑血管疾病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分解产生。高尿酸血症(HUA)是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其患者多无症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尿酸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往血尿酸水平测定只是作为诊断痛风和肾功能异常的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HUA),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PR).水平进行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老年病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老年病科就诊病历80名,排除痛风及肾功能异常、肝胆疾病的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为脑血管疾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4±10.1)岁。入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15)岁。对照组为老年病科体检老年正常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61±10.8)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1.2方法:被选病例选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管腔狭窄大于75%为有临床意义,诊断为冠心病。头颅CT选用32排螺旋CT检查或头颅MRI检查明确为脑血管疾病的。
  1.3实验室检查:入选者均于次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使用日历HITACHI-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
  1.4诊断标准:尿酸水平男性﹥428Umol/L,女性﹥357Umol/L,为诊断标准。高血脂症以总胆固醇(TC)﹥5.20mmol/L或甘油三脂﹥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 mmol/L(任何一项或三项异常)为诊断标准。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三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附表: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组与对照组化验标准分析(X+S)
  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脑血管疾病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三组患者的血脂与尿酸水平的比较,冠心病组与脑血管疾病组的尿酸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体健老年人组。
  3.讨论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升高的一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尿酸血症(HUA)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往往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人们忽视。血尿酸异常通常与传统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及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且高尿酸血症(HUA)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HUA)不仅仅是一个常见的代谢疾病,其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众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甚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发现,血尿酸每升高59.5 umol/L,死亡危险性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126%,血尿酸大于357 u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大于416.5 umol/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冠心病组、脑血管疾病组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这于其他资料研究相符。尿酸水平升高通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同时伴随氧自由基增加并参与炎性反应,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尿酸血症(HUA)还可诱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有观联性,而且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与尿酸也密切相关。另外,高尿酸血症(HUA)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肾脏功能损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通过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对病人平时宣教,提供合理膳食,如低嘌呤饮食为主,戒烟、禁酒、养成每日多饮水习惯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等。降低血尿酸水平有益。同意加强身体检测,定期检测血尿酸(UA)水平,对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复发率是必要的,对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析,游凯,林其燧等。中华健康人血尿酸调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1983,22(7):434.
  〔2〕:王瑞平,贺承松,王祯美,等560例老年病人血尿酸水平5年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41:237-242.
  〔3〕:李东晓,迟家敏,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386-388.
  〔4〕:吴光哲,郑兴。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9):997-998。
  〔5〕:田玉国,赵水平,曹阳,等冠心病患者尿酸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3):1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妇科门诊和住院部收入治疗的86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背景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象恢复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
期刊
摘要:自噬在人类疾病学中具有双重作用。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自噬和人类疾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篇文章从自噬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其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自噬;人类疾病;研究进展  自噬是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种稳态过程[1-2]。自噬中的双层膜包绕相应降解的细胞器,从而形成自噬体,之后再和溶酶体发生融合反应,最后对相应组分进行降解以及回收再利用。自噬主要是在
期刊
摘要:目的:生长抑素联合埃索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治疗组的止血显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超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常规脂餐试验,同构B超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胆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经脂餐试验评估,术前胆囊排空率<50%、胆囊排空率≤12%患者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术后(P<0.05);术前82例患者平均排空率显著低于术后平均排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经微创保胆取石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以2011年1月到2013年4月间我院应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71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试验组,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间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行开腹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引流
期刊
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穿刺治疗关节炎的疗效进行研究,为该疗法的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膝关节穿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较好,为92.9%,而对照组仅有67.9%,两组患者疗效相比
期刊
摘要: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于本院救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全麻手术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行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B组采取七氟醚喉罩吸入复合丙泊酚输注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及出现术后躁动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45.00%,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7.5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期刊
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要对食品的采样、取样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证食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真实的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果在检验中,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漏洞,那么食品检验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为了防止在检验中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对样品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需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采用无菌检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研究  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拉莫三嗪首次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癫痫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率为1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