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无形为有形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风》一诗,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
  首联“肃肃”既是拟凉风之声,又写出风行急速之貌。习习凉风生起,吹散山林涧壑的浊气,不仅让山林清爽宜人,更让人神清气爽。“我”字加强了主观意味,表现了詩人追求平等的胸襟。颔联、颈联中,丝丝凉风驱散缠绕在涧边的烟云,卷走笼罩于房屋的雾气。这风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无踪无迹,自由自在,却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这自然之风的善解人意、施惠于人、不求回报。“动息如有情”,借用《抱朴子·畅玄篇》“动息知止,无往不足”之意,形容风慷慨惠施,来去仿佛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尾联写日落之际,山水俱寂,只有风又为天地万物吹响松鸣之声,让人轻松愉悦。欣赏松涛的大多是士子或者隐者,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也同样写出了“我”的主观意味。“有情”二字可谓“诗眼”。“加我林壑清”一句中,风行风生,本是自然见惯之景,一个“加”字,却让人觉得是风有意为之。结尾又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为君”之语,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写道:“待物如人。”
  诗中写风之活动着眼于动词的锤炼。“驱”“卷”驱散云霭,卷走雾气,干净利落至极;“寻”“出”写风为山涧、家户送去愉悦同时又满含情谊。诗人为写凉风之“有情”,有意采用拟人手法,把风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诗人胸有才华而壮志难酬,然而诗文之中却一扫失意之沉迷,借咏风寄寓诗人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之风,足见诗人胸襟。
其他文献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有着独立的思想,根据他们的思想特点,辅导员老师要与时俱进,新时期辅导员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社会素
摘要: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个性学习能力时,教师要善于进行学法指导,以学定教,还要善于组织、调控课堂,使学生真正的做到个性学习、主动发展。只有精心选择、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学习,给学生个性学习增添双翼。  关键词:创设情境;促进;个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12-01  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
摘要:水墨动画是中国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很浓厚的中国特色。水墨动画是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一种特别艺术,它是中国艺术的成功表现,是东方文化和我们民族思想的体现。三维水墨动画的技术与传统的水墨动画有着各自的特点,主要是以三维计算机动画技术为基础来进行,同时还要结合现代技术,对三维水墨动画的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不论是应用传统的水墨手法制作二维水墨动画还是应用现代的 3D 技术来进行制作,都只有坚持以民
<正> 郭亨杰在《关于若干文艺心理学问题的概述》(《南京师大学报》84年3期)一文中认为,文艺批评需要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必须以给正确的文艺批评提供心理学依据为己任。大体说来,它的任务可规定为以下几条: 第一,研究人在文艺创作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如分析文艺素材怎样通过作者的感知、记忆、表象、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创造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作家艺术家提高创作水平。
中学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发展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
合作学习是一种依托学生自身特点,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讨和学习活动,最终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目的。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