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写作,焕发激情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自主写作已经成为作文课改的核心,新的语文课改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诱发学生去观察世界,体验认识,放胆表达。我们要转换角色,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顺其自然地健康成长。自主写作的提出也是对以往作文教学命题的革命。我们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一味由教师命题的坚冰,放手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愿写、爱写、乐写的人和事。我们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主去写,这是当今作文课改的必由之路。
  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发现,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得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性还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写作过程中指导的作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所谓“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教师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交流的空间就会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其作文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应该全方位地关注并参与学生的生活,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学生调动、整理知识经验,激发他们写作中的创造性。因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心理及知识结构,故要激发调动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积极性,“千人—面”的指导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这需要教师做多方面的工作,必要时教师亲自实践写作,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因材施教,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早就做出结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
  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比较差劲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此外,搭建展示平台也十分必要。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本,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坛、辟专栏,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同学一展风采。总之,机会要多,舞台要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
其他文献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欲擒故纵,循序渐进  刚一接触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打破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不要一见面就提出一大堆要求,应该让学生放开胆子,由着自己的思路,随随便便地写,讲自己心中所想、口中所说。如第一篇作文
期刊
随着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对新课程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尤其是必修加选修这两大模块,内容多,任务重,课时少,时间紧,如何取得课堂高效,是广大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研究学情  从初中开展新课标的情况来看,2007级开始到现在,初中课改早已深入人心并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学习方式彻底改革,自主探究内容明显增多,强调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得到强化。学生思维活跃,
期刊
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在我国全面实施,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中合作学习的经验,本文拟就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结对
期刊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高中英语新教材在全国铺开使用已有三年有余了。在使用的过程中,觉得仔细体味编者的思想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宏观上把握好这套教材,使之很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呢?本文结合笔者第一轮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言上,结构与功能并重  语言结构是外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但在基础阶段,交际功能也很重要。语言的功能是SEFC教材较为重视的一条。编者常称本套教材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存在,对教师的“教”过分重视,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却被漠视。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选择、设计上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从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来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富
期刊
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是至关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质量的提高,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当务之急是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操作等的训练。特别是学生的速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快速阅读。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自己先默读  所谓默读,即不出声的读。教师在布置这一环节的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
期刊
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一、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
期刊
画家借助于线条和色彩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音乐家凭借节奏和旋律来谱写抑扬顿挫的乐章。————题记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这种有形性和有声性恰恰隐藏在语言符号的背后,这就给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所传递信息的过程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而文学家则以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及感悟。从作用于感官角度来讲,表面上它没有绘画的直观性和音乐
期刊
已故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教授讲过:“作研究最宝贵的是经验,因为那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在教学过程中也莫过如此。我的体会是:所谓“经”,就是经历,经过;所谓“验”,就是感悟,就是亲身经历后的体会,它是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为上的一种神韵。许多化学教师反映:教材上相当一部分课堂演示实验难度大,难以成功,经常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于是不得不根据实际的实验现象解释一番以自圆其说,在学生听来很勉强。因此许多教师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