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初中学生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采用一定的有效方法。本文,我就指导农村初中学生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初中现代文的学习,课文阅读是学习重点,同样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等,需要老师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呢?
  一、整体阅读法——把握课文大概内容
  把握文章整体内容,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基础性要求。如果不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两种整体阅读法。
  1.理清课文思路 思路,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常常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脉络。文章的思路,从外在形式上看,常常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只要划分清楚文章的结构,进而看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能大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有时也体现在串联起全文的线索上。如果能把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抓思路结合在一起运用,效果会更好些。
  2.抓住重点段落 唯物辩证法指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阅读教学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到尾逐段教”的局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篇课文包含若干个段落,它们在课文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其中,有些段落最能表达主要内容,体现中心思想,我们称之为重点段。重点段表现力强,是课文的支撑点,有的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能。因此,抓住重点段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够比较迅速和准确的抓住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并且由此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分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段落阅读法——把握课文重点内容
  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训练,要着力体现在“段”上,“段”是篇的具体而结合,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在“段”中都有体现。而“段”短小,易把握;用各种不同的文体“段”进行训练最终可以掌握阅读的各种方法。
  1.抓住中心句阅读 段落阅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迅速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找出关键语句上。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常在一段文字的起始或结尾,当然,判断是不是中心句,要看这一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看这一句能不能概括全段内容,表达作者的主要意思。
  2.自己概括阅读 课文中有一些段没有中心句,这些段的中心是隐含的、暗示的。这就需要老師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一般来说,抓这类段的中心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有主次之分,可以采用摘要法,就是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如果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就采用归并法,即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段中几层意思是层层深入的,那就摘取最后归纳的意思。具体到某一段,我就指导学生遵循以下顺序进行训练:(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三、词语理解阅读法——把握句子含义和作用
  1.查工具书直接理解 初中现代文的阅读,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需要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才能弄懂他们的含义。借助工具书弄懂词语含义,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的方法。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遇到一个“生词”,词典解释这个词时列出好几个义项,该选择哪个义项呢?这就需要结合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了。
  2.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生在阅读现代文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种情况:靠查字典、词典不能正确解释词语,需要借助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如:《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他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句中的“狡猾”是什么意思?查词典,解释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这个解释理解句中的‘狡猾”,显然是荒谬的。联系上下文揣摩就会发现,这里用“狡猾”,写出孩子们看出老师不过是装装样子,他们从这个动作体会到的是老师的爱心。“狡猾”的贬义色彩在这里消失了,变为“机灵”、“聪明”的意思。可见,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中心、写作技巧的基础。
  四、归纳概括法——把握全文中心意思
  阅读的基本要求是以“理解”能力为核心。具体阅读方法是从文章整体入手,重点作好局部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回到全文上来。归纳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先要弄懂每一段的意思或要点,进而将内容相关的段落归并为一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最后,再将每部分的意思进行归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运用鉴赏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1.学会先辨识文体 阅读文本后,要求学生完成阅读题,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训练和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完成这样的习作,学生首先要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做一个把握,不可能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就答题,那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对内容整体把握的情况下,看题干,把题带到原文当中去,也就是给自己答这道题找一个阅读区间,这个阅读区间找得准确与否非常关键。如果找得准确,那么回答问题正确率就高,如果找得不准确就背道而驰。有的同学觉得回答得很好,但是为什么不得分,就是阅读区间找得不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有的题,可以把阅读扫描区间放大一些,比如说,有的题说,通篇考虑或者结合全篇回答什么什么问题,这种题的阅读区间绝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如果说第二段当中有一个什么句子,要说明内容,这样阅读区间可以锁定在第二段当中,这要很好的审题。
  2.学会赏析美篇佳句 赏析一篇文章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我主要教给学生一些赏析方法和步骤:先把文章浏览一遍,想一想写的是什么。再通读一遍,圈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圈出揭示文章中心的文句。分段细读,圈出哪些词是在表达意思上的关键词语,划分段落并确定段意。在默读的基础上,复述全文大意,要求结合关键性的词语,列出提纲。根据揭示中心的文句,对文章进行缩写练习,要求把圈出的词、句、段尽量用上。通过读、写,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根据圈出的文句和中心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在写读后感的基础上,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等方面进行评点。在评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明自己的主张。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 636044)
其他文献
十九大的召开昭示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更是高中政治教师在
随着课改进程愈加深入,中学数学需要对差异教育加以重视,并将其融合在教学设计当中,确保教学设计更富针对性.教学设计需要尊重和重视差异,本文便从目标设置、教学的整体性、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重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章认为语文教师在做好“减负”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加负”力度,加强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课文的内在底蕴、思想感情、神韵气质等,从而加强语文学科的情感教学.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自主尝试,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在高三的学习中很重要却经常被淡化,被躲避,因此本文将就自身在高三复课中的英语写作教学的点滴体会与反思做如下整理。  关键词:学法指导;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  提起高三,我们就想到高
分别应用区带电泳法和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测定了新型潜在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 TBI的电荷性质 ,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99mTc TBI的电荷性质 ,并进行了比较 .电泳实验结果显示 ,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作者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就朗读教学提出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朗读;教学;对策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朗读  ”有了兴趣,不用教师要求,学生也会自觉、主动地朗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享受到朗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信息的传递需要彼此用最恰当、最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培养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新课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