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作者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就朗读教学提出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朗读;教学;对策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朗读
  ”有了兴趣,不用教师要求,学生也会自觉、主动地朗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享受到朗读的快乐。如何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万次地相信,若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实,情感是作者心灵在文章中的诉说,是作者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中的呈现。尤其语句优美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步入有感情之水浇灌的课堂,学生心中将涌起感情朗读的冲动。这需要教师深切感知语文内涵,引领学生通过具有情感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这样,课文朗读教学才能呈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情景,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基地,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三、反复地朗读,领悟文章的妙处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反复地朗读,在不断地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朗读便于记忆。我在教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古诗词三首》时,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四、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扩大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五、立足学生的发展,给予实效的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样,有感情朗读的激发也在于教师评价语的激励。课堂上,老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拂春风,如沐春雨,欣然奋发,兴味盎然,课堂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当学生的朗讀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可从其它方面给予鼓励诱导:“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你很勇敢,能在这么多老师面前读书!”“你读得很认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你一个地方也没读错,一定是认真预习过了,你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真了不起!”“你能大胆举手,这就是一大进步!”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而鼓励和表扬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它们对学生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能真正爱上朗读。
  总而言之,古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授教养,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诗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通过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手、多体会、多积累。我们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逐渐从朗读中感受到古诗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祖国古代文化的优美并爱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关小学 746000)
其他文献
期刊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在当时觉得天大的事,回过头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什么都不能阻止我们继续向前!遇到困难时,一句“没关系”既能宽慰人,又能给人带来勇
期刊
十九大的召开昭示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更是高中政治教师在
随着课改进程愈加深入,中学数学需要对差异教育加以重视,并将其融合在教学设计当中,确保教学设计更富针对性.教学设计需要尊重和重视差异,本文便从目标设置、教学的整体性、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重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章认为语文教师在做好“减负”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加负”力度,加强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课文的内在底蕴、思想感情、神韵气质等,从而加强语文学科的情感教学.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自主尝试,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在高三的学习中很重要却经常被淡化,被躲避,因此本文将就自身在高三复课中的英语写作教学的点滴体会与反思做如下整理。  关键词:学法指导;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  提起高三,我们就想到高
分别应用区带电泳法和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测定了新型潜在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 TBI的电荷性质 ,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99mTc TBI的电荷性质 ,并进行了比较 .电泳实验结果显示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