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摭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帮助学生发展多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将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与班级管理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班主任可以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建班级管理制度、创设班级环境、塑造班级理念、落实班级行动等方式实施责任担当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030-02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生活,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班主任既要让他们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层面的责任意识,也要让他们在具体的人与事上坚持正确的行事标准,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树立个人层面的担当意识。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没有责任担当的集体不是一个健康的集体,也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形成一股向上的、奋发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一、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点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学生,学习是其重要任务,也是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但这并不是全部。一些班主任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责任担当意识时,想到最多的就是其学习成绩是不是优秀、最近是不是有进步、学习方面有没有帮助别人等。这种评判标准将责任担当意识变成了单纯地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识,忽视了敢于承担、尊重爱护他人、对集体负责、具备家国情怀等。
   其次,培养责任担当方面没有相应的制度引领。要让责任担当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就要让学生按照相应制度要求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但多数班级管理制度涉及学生值日、出勤、就寝方面的规定,单独就“责任担当”制定制度的还不多见。
   最后,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没有做到全面铺开。一些班主任只把责任落实到少数学生身上,而大多数学生只要正常学习几乎就没有什么责任。其实,作为一个班集体,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责任担当精神,都要为班级建设尽心尽责。比如,如果班级纪律松散,班主任就会教育班长,班长的责任是明显大一些,但其他学生也不是没有任何责任。
   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策略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作为班主任,要身体力行,让责任担当意识在班级蔚然成风。
   1.建立班级制度,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学生生活在班级中,他们的行为习惯必须以班级的规章制度为准绳,因此责任担当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班级制度的建立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而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制度建立的主人。这样,就会让学生从心底产生责任担当意识,而不是班主任强加给他们。例如,个别学生上课总打瞌睡,教师上课的时候可能发现不了,但在教室外巡查的学校领导发现后就要扣除班级的常规管理分。睡觉的学生虽然受到了教育,但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时还会重蹈覆辙。这时,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上与学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相应制度。首先,学生上课睡觉,说明其没有责任担当意识,不懂得为自己的前途负责,因此在学期末不能被评为“责任意识小达人”。其次,因为睡觉被学校扣分,班级整体荣誉就会受损,因此当事人要为班级多挣点荣誉。比如,在学科竞赛中要多努力,在卫生环境布置上要多出一份力,在文体节目中要积极参加,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最后,要对同桌的同学进行一定的批评。同桌之间,有责任彼此监督、共同进步,如发现同桌睡觉要提醒,甚至还要汇报。这样,学生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明白要遵章守纪,不能给班级抹黑,不能给同学带去麻烦,从而使责任担当意识在心底生根。
   2.创设班级环境,培养独当一面的班级干部
   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班主任要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培养独当一面的班级干部,让班干部成为责任担当意识的领头羊。为此,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人一天的值日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比如,第一天安排一个学生总负责,再安排若干学生负责具体事务,从擦黑板、打扫卫生包干区、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到参加阳光体育活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作为值日的班干部,首先要有责任担当意识,还要督促别人养成这样的意识。第二天,教师再安排新一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依此类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一日干部”。但在第二轮的时候,班主任要让第一轮中表现突出的班干部连任,淘汰那些责任心不强的班干部,让学生明白谁的责任担当意识强,谁就可以被委以重任。接着就是第三轮、第四轮,渐渐形成优秀的班干部群体,形成学生们认可的班级领头人。例如,S本是班上一名普通学生,但自控能力强,也能以同样的要求提醒别人,经过几轮锻炼,成了最后为数不多的班干部,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责任担当意识更强了。以S为辐射点,班级逐步成为一个有责任擔当意识的团体。
   3.塑造班级理念,鼓励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责任担当意识就是能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错,甚至可以说学生是在犯错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对学生犯下的错误,班主任要有宽容之心,要鼓励他们找寻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对学生来说,要有对自己错误负责的勇气,这是责任担当的表现,也是继续前行的前提。因此,班主任要塑造这样的班级理念,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自觉行为。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这个反省的过程也包括对其自身错误的反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反省情况进行相应辅导,对那些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只要不再犯错就不再追究;对那些明明错了却不承认的学生,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让责任意识在他们心里生长;对不知道自己是否错了的学生,要与他们交流,指导他们如何做。班主任的有效介入,能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负责,逐步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4.落实班级行动,积极开展责任担当实践活动
   责任担当是意识,也是行动。对班主任来说,要让责任担当成为班级的常态行为。换言之,要让学生真正在行动中改变自己,在行动中收获成长。班主任可以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让学生说说下周他们会做一件什么样的特别有责任担当的事。这样,班主任就能将责任担当作为具体的事务进行有效落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而言,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其实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最高层次的需要。不同的学生,其具体需要也不一样。有学生说,他下周准备帮同桌把英语补一下,帮助同桌提高英语成绩,他的责任担当表现为帮助英语学困生。有学生说,他下周想把校园里的小树贴上标签,让经过的同学一眼就认出它们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可见他把对植物的喜爱化为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到下周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担当落实情况做一个小结,并让他们上台展示成果。这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践行责任担当的自豪,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形成长久践行的决心,还能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学习别人的良好品质,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
   三、结语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责任担当意识渗透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师生共建班级管理制度、创设班级环境、塑造班级理念、落实班级行动等方式实施责任担当教育。换言之,“春风”要担当起“化雨”的责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道柏,张茹.新常态视野下的班级自治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
  [2]李涵.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3(04).
  [3]王晓瑭,安利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7(33).
其他文献
摘 要:啦啦操这一新型的体育项目,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高校教师基于啦啦操与健美操的关系,将啦啦操教学融入健美操教学中,通过精心选择音乐、加强学生节奏训练、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策略的实施,让学生在健身的同时,提高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进一步达到形体塑造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啦啦操;健美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直观、形象、生动,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文章简述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总结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基本形式,并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相关内容,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随着全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思政教育在中职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文章以《急救护理技术》课程为例,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探究思政元素的融入点,阐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途径和方法,以期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急救护理技术;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注重意识形态教育,重视思想引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心理建设;关注学生需求,提供全方位帮助;注重人性化管理,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摘 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从内在唤醒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文章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项目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项目式学习在英语课堂的应用策略,为推进英语教学的改革,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项目式学习;信息化;语言应用能力   中圖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美育是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力教育,新时代的美育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格,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美育的质量工程构建得益于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的确立,美育只有在适宜的规律和制度下才能健康发展。在“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努力构建美育质量工程,通过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高校;“一流大学”;美育质量工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期,及时有效地对中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中学生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策略包括:学校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目标,各学科教师要将责任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带头作用   中图分类
摘 要:隨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民间美术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将优秀的民间美术运用到中学美术教育中,能够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章针对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教学策略;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
摘 要:为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高校可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内因作用,主动克服手机依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了系统化变革。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课后习题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文章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效为目的,根据语文教学过程和课后习题编制特点,在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巧妙地运用教材课后习题,构建课后习题运用的多元化路径。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教学;教学效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