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探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的主要载体就在于路基和路面,它们共同承担着荷载力,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路面的安全。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水的作用加剧了路基、路面结构的损坏,加快了路面使用性能的变坏,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路基、路面的的排水设计必须十分重视。本文就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进行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设置目的就是将可能危害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采用适当的排水设施有效汇集、拦截、隔断、疏干并迅速排出路基范围之外,使路基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而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稳定性,使公路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
  一、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原则
  1.首先要做好基本的建设设施的道路检查工作,保证不过多的占用农田等地进行排水设计。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采用相互结合利用的方式,这样不仅仅利于路基路面的排水还有利于农田的排水灌溉。
  2.在进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周围的施工环境,在了解的过程中,要采用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排水渠道可以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某些地质施工的地段环境和排水,将排水设计与防护加固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3.在对公路路基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其各项断面尺寸,不仅应符合排泄设计的相关要求,还应满足对其维护、检查以及修理的需求。
  4.公路路基排水设计中包含的各项排水设施,在对排水进行处理时,应给以高度重视。避免出现排泄水将农田或者是水利设施冲毁现象的出现,同时还应注意其冲刷对地表的影响,坚决杜绝水土流失或者是水源污染状况的发生。
  二、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1.地表排水设计。
  为了保证路基及边坡的坚固和稳定,必须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同沿线的桥梁和涵洞行车一个完好的排水系统。地表排水沟渠断面应按设计流量计算,且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 m以上。渠底一般采用等宽,如必须改变尺寸则应设置渐变段,使水流顺畅,以免产生冲刷破坏。沟渠中水流速度应既不产生淤积,又不产生冲刷破坏。如渠中流速小于淤积流速,则应增大沟渠纵坡;反之,则应采取加固措施或减小纵坡。一般沟渠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土质沟渠的最小纵坡为0.25%;沟壁铺砌的沟渠的最小纵坡为0.12%。困难情况下可减小至0.1%。另外根据沟底纵坡大小,采用各种加固措施对沟底和沟壁予以加固,可以防止水流的渗漏和对排水沟渠的冲刷,起到美化路容,提高公路使用品质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用于拦截和排除挖方路段路基上方自然斜坡的地表流经,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挖方边坡以及路堤坡脚。在设计或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结合实地情况,对截水沟的适宜排水口的引申范围做出合理的布设。在填方路段对于汇水面积较大的高长路堤段,汇水侧坡脚2 m以外应设路堤截水沟,利于填方路堤稳定,同时能将路面采用集中截流式排出的路面水通过边坡急流槽引至排水涵洞排出。
  2.地下排水设计 。
  一般路段的地下排水设计多以填筑式边沟为主,能有效地对路基边沟存在的水进行控制。对于淤泥质的软土层具有地下含水量大的特点,在设计中为保证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多采用板、砂垫层和超载预压的深层设计,将15cm厚的级配碎石用做砂垫层与边沟相接的斜面上的反滤层,将5cm×5cm的预留截面设置在砂垫层底部,设置纵向间距为10m的泄水孔,且低于边沟30cm为最佳。对于低矮路堤位置要采取护坡道下挖和加深边沟的方法,设计公式为护坡道高程=设计高程-1.8m,其排水效果比较好。需要注意的是,边沟出水口必须要高于水位的标准高度。针对边沟高度的问题要依照纵断面和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自然地形来明确排水的方向。对于边沟底的标准高度设计通常为肩边缘最低点标准高度以下大于1.7m,对于不能满足1.7m要求的也可以为0.5m,如果另一侧的边沟比较低可以采用单侧布设横向排水管。
  三、公路路面排水设计
  1.路面外部水排水 。
  设计时在公路表面主要通过设置路拱横坡,将公路表面的积水排向两侧。除了可在超高曲线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之外,大多会在双车道道路沿路中心线设置向两侧倾斜的双向横坡,路拱横坡度应兼顾到稳定性行车和利于将水向两侧最大限度排除的要求。同时,由于通过沥青层下渗的水有限,还要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通常用间隔式的排水管道将水引出,另外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也是两个大体解决方法。当路堤较高时,边坡坡面若没有进行防护则容易受到水流的撞击而损蚀,有的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集中排水的方式就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集中排水的解決方法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预制混凝土拦水带,充分利用路面纵横坡合成的坡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与硬路肩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间隔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将积水排放到路面两侧的排水沟内。
  2.中央分隔带排水。
  虽然大部分降水通过凸形中央分隔带可自排到路面上,但仍有小部分水会渗入到中央分隔带内的回填土中并进一步渗入到路面结构层及路基,并影响其强度及稳定性。因此,在凸形中央分隔带回填土下应设纵向碎石盲沟或排水暗沟,中央分隔带两侧每隔100m左右应交错设置孔径20~60 cm的横向硬塑排水管,管底纵坡不小于1%,进出口应采取防护措施。另外,在设置超高路段的中央分隔带内应增设城市道路常用的排水构造物雨水井,避免因超高侧路面积水造成行车危险。雨水井汇集的雨水可直接排入桥涵或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
  3.路面结构排水 。
  设置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系统,有利于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路面结构层排水系统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路面边缘排水系统。是将渗入路面结构层内的水分,先沿路面结构层的层间间隙或层内空隙横向渗流入由透水性材料组成的路肩纵向集水沟,再集中排出路外。二是路面排水层排水系统。是在路面结构中采用透水层材料做基层或底基层,渗入路面结构层的水分,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水层,然后由横向渗流进入路肩纵向排水沟,再由一定距离设置横向出水口,排出路外。同时在路面基层下设置与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相连接的沙砾垫层,将渗入水汇集于中央分隔带排水盲沟或暗沟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四、结语
  公路路基的排水设计是衡量公路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采用合理的设计,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面提供公路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对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敏波. 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2012,13
  [2]于鹏. 新时期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初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4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治疗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同期收治的38例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应用米卡芬净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8例总有效率
随着围生期保健医疗的发展,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席汉综合征已很少见,但仍然存在,我科于2015年7月成功为1例行右髋关节置换术的席汉综合征患者施行麻醉,现报道如下.rn1 资料与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基层单位共青团的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全新的形势,这就要求只有站在长远的角度、顾全大局,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并改变形势,积极抓住机遇,实
2014年3月18日,TE Connectivity (以下简称T E)携旗下交通、工业、消费电子和网络四大行业解决方案亮相2014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全方位展示了业界领先的连接解决方案。其中,一系列
在数控加工教学中,实训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关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是相关技能形成与巩固的关键所在.因此,站在客观的角度,从不同角度入手详细探讨了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教学内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这两种经济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允许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
“野韭菜”—海拉尔,因为过去海拉尔两岸过去长满野韭菜,所以就取名为“海拉尔”.rn去海拉尔旅游不用担心没地方可玩,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呼伦贝
期刊
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本刊收集整理了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专
辉煌的历史红色的记忆rn“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一曲悠扬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红色而神奇的地方--南泥湾.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
目的:本文从影像技术专业“医、理”结合的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及教材建设四个方面对该专业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讨论,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