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诗词教学将以其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而点燃其生命能量,激励其追求超越现实之上的不朽的精神价值,同时也提升学生驾驭母语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古诗词声律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我对初中古诗词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古诗词 培养兴趣 加强积累 模仿锤炼
  一、培养兴趣,刻意出新
  古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读”,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读而不讲究方法,学生会感到没有趣味,首先就从读的方法人手,别出心裁,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情画意。
  1.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在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练习古诗词的朗读背诵。老师可利用一些名家的古诗词朗读磁带或光碟进行示范引导,老师的朗读基本功较好的,更可与学生同读。通过聆听、体会与练习,主要从朗读方法和技巧上得到提高,注意掌握朗读的节奏、音韵、重音等。鼓励大声诵读,鼓励自信。
  2.巧妙联姻,以唱助读别有滋味。朗读水平有了提高,但背诵对一些同学来说,仍然视为畏途。如果用“唱”的方法来背古诗词,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了,再说,中国的古诗词本来就可以唱,以“唱”助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第一,选读今人谱曲的著名诗词,“唱”读背诵。第二,选用现成的曲谱与古诗词巧妙联姻,便捷实用,别有情趣。
  二、加强积累
  每位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而且还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意识,在此基础上,内联外延,巧妙衔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积累量一升再升,使学生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1.查阅资料,合作学习,开展小组探究。课外古诗词背诵积累,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特别是到初中后,进行课外古诗词背诵,书上介绍的那点常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渴求,这就需要老师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在更美更大的诗海中泛舟,在更幽更雅的词山中徜徉。为此,我们和学生一同设计了一份“课外古诗词学习探究表”,鼓励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合作互助,力争将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最新查寻和独特感悟写出来,通过交流,变个人思考为集体智慧,借鉴碰撞,提高学习效率。
  2.整合资料,自主学习,进行专题探究。课外古诗词积累背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背过就忘,难以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在进行课外古诗词积累的时候,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整理归类,有兴趣的还可以进行专题探究,与课内古诗文学习结合,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与时尚流行经典结合,充分发挥新语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
  和个性化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以内容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古诗词内容广泛,“课外积累背诵”基本是按时代先后选取作品,没有相对集中的专题。学习时,可打通课内外的渠道,加以分门别类,有助于积累与运用。以作者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作者为主线来整合诗词,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学生用好用足用透书中提供的例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成倍的积累,熟悉作者文风,从而更好地把握时代背景和作品情感,更好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我们的教材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的作品是非常多的,他们都是进行专题研究的好目标。以与古诗词相关的其它内容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这一内容可以放得更开,只要是有着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对古诗词积累有帮助的都可以。
  三、学会模仿锤炼语言
  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学生,可以不写诗,但是,不能不读诗,尤其是中华古诗词。诗写了几千年,而我们在课内课外所读、所看的不过几百首,这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是祖国语言中的最璀璨的宝石。要想学好语言,最好就是从背诵积累古诗词开始。学好语文,先读古诗词,这其实是一条捷径,新教材编者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花费精力和版面体现新课标精神,引导中学生注重积累。
  1.利用古诗词学习修辞方法。《标准》中明确规定,不考修辞、语法的名词术语,但作为美化语言的有效手段,修辞方法是有必要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用好“课外古诗词背诵”的资料,对巩固课内学习的相关修辞方法,有极好的作用。比如“对偶”,掌握这一方法,需了解对偶的特点,即要做到上下句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对,严对还要讲究平仄。光讲是不行的,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感悟中才能逐步熟悉并运用。古诗词是学习“对偶”的极好资源。
  2.利用诗词前赏析语言,提高品味能力。“课外古诗词背诵”的每首诗词前都有一段短小的赏析语言,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不重视它,其实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每一则赏析语言虽篇幅不长,50—100字左右,却是学生学习诗词鉴赏方法,积累文学词汇的大好素材。要写好赏析文字,除了要有审美品味能力以外,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学习课外古诗词的时候,不要忽视诗前的短小赏析,尤其是一些好的赏析语言表达模式。
  总之,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代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力量。通过古诗词教学,教师应该把古诗文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开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
其他文献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heavy casualties caused by gas explosion, we verified the propagation law of shock wave in pipeline and the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o
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廊中,有太多的明珠值得在语文教学中驻足观赏,并从中汲取营养,来丰盈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心.然而其中有一颗夺目耀眼的明珠——诗歌,它的光芒却被很多教师
一、德育观  学校的德育是整洁的教室和清洁的校园环境,环境“塑造”人,好的环境打造的是胸有大志,善于拼搏,追求卓越的人;  学校的德育是早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是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  学校的德育是教师得体的衣着,温暖的眼神,知心的话语;  学校的德育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别看孩子不知晓领导们是怎么掌控一所学校的,但是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和谐与否,会尽收眼底,因此,学校德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过渡很重要,精彩的过渡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使整个课堂呈现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态势,让学生感觉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好的过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存在误区 过渡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过渡过于简单,像是下达命令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情感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呼唤学生情
摘要: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灵活、多样,作为一种基本技巧,“去分母变形为整式方程”在解题中常用到。但有些特殊分式方程单用这一方法,往往会出现高次方程,不易解出。这些分式方程在形式结构和数值特点上往往有特异之处,善于抓住其间特别显著的特征去分析、联想,常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因此解分式方程同样要讲究方法、技巧。否则,轻则多走弯路,重则出现错误。  关键字:分式方程 解题技巧 巧解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方
摘要:笔者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本地区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在十多年的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本文是笔者从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园所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园所、文化建设、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  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必然要清楚自己有着什么样的使命担当、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从而为现代人文教育注入丰厚的精神底蕴。只有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但仍有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深刻认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在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表现为“重传授与训练、轻探究与感悟;重知识与技能、轻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多媒體 优化教学 小学语文  一、优化教学情境
摘要: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  关键词:数学 民族 创新  一、营造自由与安全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