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误区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71-01
  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良好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有部分高校在对教师管理过程中对于其自身素质及工作特点没有过多的重视,逐渐的走进了教师管理的误区,致使教师们出现了不满及逆反的心理,进一步加大了管理者的无奈与困惑。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误区,并针对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完善教师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教师管理 误区 措施
  众所周知,高校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而教师在高校中又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资源,对于高校整体工作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聘任制及配套内部分配体制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挖掘潜力,还是在人力资源使用效益提高等方面都相继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不过,在教师管理事项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误区,并针对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完善教师管理的措施,旨在为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规范的借鉴。
  1、现阶段、高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1.1管理制度过于刚性、非人性化
  高校为了更好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大部分的理工学校均相继实行了综合性或者多学科性大学,各项专业齐全。不一样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教学规律与教学风范以及教师管理也不尽相同。比如,工程力学与市场营销实际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依然沿用着理工学科的特征,在对教学与科研等进行管理过程中经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可取。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时,决不能采用非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及刚性的管理制度。教育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与讲义格式的统一并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1.2高校行政化现象十分突出
  教育行政化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将大量的行政队伍作为支配与支撑高校的主要主体,剥夺了教育者原本的主体地位;学校工作者被固定在了行政系统各个等级框架之中,完全失去了自由与合理流动;在高校实际运作过程中,权力是其价值信号的最终体现,权力的价值标准已经成为了对人的贡献及价值评价过程中的依据。教育行政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一,主体出现倒错;教育者应是高校的主体,然而,在计划体制的影响下,使得行政人员成为了支配学校的主体,而教育者则演变为了行政系统中的被管理者,难以形成一定的主动性,严重缺乏独立自主发展能力以及主人翁感,大大降低了教育者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与行政人员和谐相处,导致各种冲突现象的发生,行政系统所编制的规章制度难以获取教育者的积极配合。二,机构膨胀;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根据行政权力的大小以及权力所涉及的领域而决定的,使得单位部门不断的升级,多数人员在利益驱使之下踏进了行政系统之中,从而使得人过多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法将效率进一步提高。
  1.3高效教师考核评价管理水平低下
  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中,没有一套高效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致使教师教学科研目标模糊,没有较强的积极性。由于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套科学与操作简便的考核方法,无法对教育者进行公正、准确的评价,最终所呈现出的教师职务终身制并没有较高的效果。诸多相关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考核制度比较偏向于量化考核,多数高校都将各种量化指标作为基础制定考核评价体系,最终所造成的后果是:急于求成的行为十分的突出。
  2、完善高校教师管理的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也就是说树立起以教师为本的理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构建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往的教师管理理念在人性理解方面通常将教育者作为经济人,其实,高校教育者不仅有多方面需要,而且还具备多方发展能力的,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精神、价值、思想方面的需求,对他们的自主性与脑力劳动的特殊性加以重视,进一步将教师对高校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增强,从而确保每位教育者潜在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挥。
  2.2构建一套完善的激励管理机制与考评制度
  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利用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的吸引、开发及储备人才,将每位教育者的工作热情、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全面的激发出来。高校教师管理过程中应将教育者的待遇与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激活他们的内在动力。另外,高校在用人选拔评价过程中,不要只注重文凭等事项的考核,还要构建起人员素质、品行等诸多方面的评价体系。
  2.3将高校评估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间的结合以及办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多个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的教研能力,学科体系逐渐的趋于完善。为了确保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构建了高校评估制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高校定位及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是提高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有利依据,各个高校应将评估制度作为重要契机,始终遵循着“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价结合、重在建设”的根本性原则,积极的参与到高校各评估工作中,以明确定位、提高办学条件及管理水平,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高校教师。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高校教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构建一批具有高水平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全面转变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推动高校事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冰.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柔性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76-79
  [2]唐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21(2):44-46;
  [3]何菊莲.人格化管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则[J].云梦学刊,2007,28(1):127-129
  [4]谌英.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路径选择[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55-56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学习口语表达的必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胆略。确定每节课的目标,教学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结合游戏,学中取乐
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举措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长期服用华法林合并颅脑外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做对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社会工作复杂性的加大,工伤保险成为保障工人伤害治疗和修养的必要措施,而所谓的工伤保险待遇是在认定相应的工伤后,以经济补偿的形式对受伤职工进行保障,一般来说,工伤保险基金以及用人单位承担着这个义务。然而在实际的工伤保险中,存在着一些工伤保险待遇争议,这些争议制约着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对受伤员工的保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本文对其中主要工伤保险待遇争议问题进行了分
摘要:要培养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就要先要懂得它的意义所在,而要懂得它的意义,就要先懂得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那么,高中语文学习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 习惯  1 从纵向的角度说  和初中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同样是一册书,供一个学期学习的,高中比初中的要厚多了;同样是一个单元,高中比初中的也长多了。它能使你眼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已经教过许多遍了,在创新思维的劲风吹动之下,我从中发现了其中所具有的于语文教学于学生表达能力提升所存在的促进作用,这体会让我真是不吐不快。  《敕勒歌》中,风、牛、羊巧妙地融于一幅画面,和煦的微风轻拂着大地,广袤的草原碧绿如茵,风儿一吹,自由自在地吃着草儿的牛羊时隐时现,这画面是多么地生机勃勃呀。民歌如果不是受韵律的限
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差异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数学中进行差异教学的意义以及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在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