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目前职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当前中等职校德育课要在传统课程上有所突破,体现时代性、职业性,同时还要在注重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照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与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开展
  一、引言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和可靠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既传道又授业,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赋予教育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却碰到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近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把德育工作做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
   (一)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德育教材形式化。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偏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不足,“紧紧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常常缺乏生活的依托而被确认为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因此常常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迷惑而被视为:假、太、空”。
  (二)学生学习主题错位
   主体性的错位影响德育的结果。传统的道德教育通常以教师的讲授为德育的过程,因而教师成为德育的主体,学生沦为德育的客体。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上的绝大多数时间。实际上,教育者和受教育都是主动行动者。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组织者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禁止、训斥、批评、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中主体性的错位,很难得到预期的德育教学效果。
   (三)重知识传授轻德育体验
  重知识传授,轻德育体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突出书本理论性、系统性,但缺少德育课程的实践性,不关注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以致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的互动关系。
   (四)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德育工作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依靠教师的“宣传”, 也要依靠教师的“自教”。然而, 广大的年轻德育工作者由于年龄和经验上的偏差, 有很多还没有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从自身素质上来看, 常常不以身作则; 工作中迟到早退; 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 甚至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 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在学生面前不能起到好的表率作用。
  三、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
   (一)德育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赋予时代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因而,职业教育的德育内容一定要联系社会的发展现状,才能富有实际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避免传统德育的空泛、不切实际,所以德育课在教材的内容上要突出现实性、实践性,要不断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体现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以求达到实效。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主体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学校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阅历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掘个性潜能,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另外,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分年级不分成绩不分家世,做到教育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处处有生机凸显美的内涵,从而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精神家园。
   (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有一支精干的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来承担德育工作。学校要挑选一批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组成德育工作队伍,原则上应包括分管领导、学生科、校团委、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等。学校要将这支队伍的培训提高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以确保这支队伍中的成员能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创建和谐温暖的德育环境
  创建和谐温暖的德育环境,增强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和谐温暖的德育环境是指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我们要学会运用陶冶式教育方法,即通过美化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学校媒体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等达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效果。同时要让学生的德育只是落于实践,重视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体验。
  四、结语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是高水平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工作, 是校风、学风的核心, 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 更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工作。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关联、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在中职学校当中, 由于招收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 这又使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又带有全局性的工作, 不是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 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国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德育工作,2008(8)
  [2]贺山青.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3]王克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探微[J].职业圈,2007(14):141
其他文献
摘要:汉字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瑰宝。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  基础。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发掘学生识字的潜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  生识记效果的提高。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阅读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重视。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就要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性。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那么怎么在语文课堂中真正
期刊
【摘要】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增加语文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进入高中的学生,此时的他们对常用字词都已基本掌握,阅读障碍已基本解除,此时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增大他们的阅读量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他们的学习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笔者任教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  【关键字】高中 语文 阅读 教学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美术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要达到这些就需要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本文在研究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之上,就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质量 现状 措施  引言  日新月异的社会既需要优
【摘要】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能力的体现,一方面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从各个方面入手,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字】小学语文 创新 教学 经验  一、创造环境
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去研讨,这个是一个大课题,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应注意的几点。  一、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各地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各个领域的同时,也融入到教学领域当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思想、理论、技术,形成了教育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其中包含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
农药对农作物病害有一定灭杀作用,确保了农业产量,但滥用导致的残留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蔬菜、水果、茶叶等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