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盆壁复发宫颈癌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放疗后盆壁复发宫颈癌患者采用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3D-PCT)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剂量精确性实施的可行性。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应用3D-PCT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放疗后盆壁复发宫颈癌患者资料10例。患者年龄37~71岁,中位年龄53.5岁,KPS评分≥70分。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盆腔放疗。病灶体积为3.5~58.0 cm3(中位31.9 cm3),处方剂量120~180 Gy,粒子活度0.55~0.67 mCi(1 Ci=3.7×1010Bq),术前计划植入粒子数目为50(12~81)颗。根据术前计划在3D-PCT引导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目为53(10~82)颗。评估剂量学参数包括D90D100V100V150V200、靶区外体积指数(EI)、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以及危及器官剂量D2 cm3D1 cm3D0.1 cm3。术前计划与术后计划参数的比较采用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

结果

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目多于术前计划设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5,P<0.05)。术后计划与术前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参数D90D100V100V150V200、EI、CI和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肠道的D2 cm3D1 cm3D0.1 cm3、直肠D0.1 cm3的术后计划与术前计划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D2 cm3D1 cm3术后计划剂量低于术前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00、-2.240, P<0.05)。

结论

3D-PCT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盆壁复发宫颈癌,通过术中剂量优化,术后实际剂量达到术前计划设计,可以保证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壁复发宫颈癌的剂量精确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翻译和修订中文版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3D-CAM)谵妄量表,并验证其在老年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中文版3D-CAM谵妄量表进行编译和文化调试。将其在23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进行验证,测定评定者一致性信度以及效标效度(诊断效度),计算3D-CA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各条目与条目总分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相关系数为0.290~0.724(P<0.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抽样选取西安市6个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2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8例和实验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吸烟情况、呼吸功能锻炼、全身锻炼、家庭氧疗、用药依从性、吸入给药方法)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
目的探讨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传统指标肌酐、血尿素在肺癌患者化疗后肾脏早期功能损伤的检测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63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检测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尿液β2-微球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传统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水平,根据化疗时间节点将数据分为化疗前、化疗当天和化疗结束组。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胱抑素C、尿液β2-
目的调查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数据传输成功率以及老年患者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入选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97例植入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65岁的老年患者,评价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情况,比较植入1年后门诊随访率,并对患者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入选97例老年患者,包括70例起搏器患
目的分析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铁代谢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趋势,探索铁代谢对骨代谢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27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71例,按年龄分为60~70岁,71~80岁和≥81岁三组。留取入院后8 h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清一般生化、铁代谢和骨转换指标的检测。结果男性组血清铁蛋白和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
目的探讨远端生物固定翻修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对22例70岁以上非感染性股骨侧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70~85岁,平均76岁,右侧10例,左侧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2髋,ⅢA型6髋,ⅢB型2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在筛查和评价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5月对≥65岁的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MNA-SF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了解其营养状态;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MNA-SF与体重指数(BMI)、握力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不同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及不符合排除标
目的分析我中心20年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长期生存率,比较了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预后。方法收集1996—2016年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开始血液透析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结果收集317例患者。心源性疾病、感染和脑血管意外是前三位主要死亡原因。老年患者(≥60岁)的平均透析龄较非老年患者短[(51.8±45.7)个月比(81.6±66.5)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外观相同但无弹性的安慰贴进行治疗。均为每2 d更换1次贴布,治疗15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抽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