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年10月报道]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作者Wang C等)rn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药物相对缺乏.目前,熊去氧胆酸和奥贝胆酸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近年来,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为靶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试验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牛俊奇教授团队和仲伯华教授团队合作新型泛PPAR激动剂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研究,旨在探讨新型泛PPAR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通过非靶向及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相关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HBV RNA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61例,根据HBeAg阳性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3组:HBeAg阳性CHB[HBeAg(+)、HBV DNA(+)]未治患者(A组),HBeAg血清学转换前[HBeAg(+)、HBV DNA(-)]经治患者(B组),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HBV DNA(-)]经治患者(C组),检测不同
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尤其发展到失代偿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引起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为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人体成分测定是评估肝硬化营养不良类型的一项重要方法.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指南建议所有肝硬化患者均需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则存在营养风险.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指南推荐肝硬化患者每日能量摄入30~35 kcal/kg,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 g/kg.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有效
肝肾综合征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门静脉高压、动脉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动脉收缩等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门体循环失衡相关.对于肝肾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血管活性药物、介入等手段改变全身血流动力学、门体循环失衡,及早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和血小板计数与脾脏厚径比率(PC/ST)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入院3 d内接受FibroScan、彩色多普勒超声、电子胃镜及血生化检查的肝硬化患者210例,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EGV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并绘制肝硬度值(LSM)、PC/ST及LSM+PC/ST受试
20 世纪70 年代,HBV 再激活(HBV reactivation,HBVr)在HBsAg 阳性和HBsAg 阴性但抗- HBs 阳性的骨髓增生性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中首见报道.20 世纪90 年代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近一半的HBsAg 阳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毒治疗时,会出现HBVr 导致的肝炎.
目的 探究血清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与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AE患者120例,另外选取33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间及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IL-6、IL-10、TNFα、TGFβ1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
目的 观察采用血浆置换(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单用或联合使用(PE+DPMAS)治疗的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24周生存情况,建立评估患者24周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PE+DPMAS治疗的133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24周随访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71)和死亡组(n=62).另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E+DPMAS治疗的55例H
目的 拟在获得SVR后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肝穿刺病理进一步验证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对于肝纤维化的预测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为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进行规律随访并完成肝穿刺病理检查,用病理验证无创肝纤维化方法的诊断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SM、APRI和FIB-4对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应用STATA及R语言,采用De-long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
目的 探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和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7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肝病科住院CHB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于术前完善MRI-PDFF、FibroScan检查.根据穿刺结果,将所有患者无脂肪肝(n=44)、轻度脂肪肝(n=33)及中重度脂肪肝(n=19)分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
目的 探讨影响非肝硬化基础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恢复期患者发生肝细胞坏死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ACLF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生存期大于48周和临床资料齐全的非肝硬化基础上ACLF患者57例,根据患者随访48周时是否有肝硬化表现,分为非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指标、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及预后评分,筛选能够独立影响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