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等效翻译视域下的口译策略评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用等效是口译的重要目标,语用等效翻译为译者选择口译策略提供了参照标准。本文通过对影响口译中语用等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直译论与意译论、归化与异化两组口译策略在达到语用等效翻译的适用度及优劣性。
  【关键词】语用等效;等效翻译;口译策略
  【作者简介】张雷(1981.09-),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英语教学;邢玉(1982.0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汉翻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英戏剧文本中话语角色转换及话语策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J16WC28)。
  一、引言
  自语用等效概念提出以来,基于语用学视角的翻译标准研究就为学界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语用等效翻译”成为近十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学者(李怀奎,李怀宏,2004;刘建刚,闫建华,2005;秦红,2006;蒋磊,2009;吴耀武,2010;董爱华,高越,2011;罗景一,2016;等)先后对景观标识、告示、商务谈判、广告、习语等文本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在不同文本类型的笔译中达到语用等效,而对口译过程中的语用等效问题探讨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从语用等效翻译视角入手,归纳口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对相关口译策略在语用等效翻译中的适用度进行评析。
  二、 口译中的语用等效翻译
  等效翻译理论是从语用学的视角观测译文与原文的对等问题,“语用翻译的核心就是语用等效……译者要译出原文作者(讲话者)的意图,使目标语读者(听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何自然,1997)。翻译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跨语言”交际的过程,与语用学所关注的焦点是一致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以实现目的语读者(听者)与原文(讲话者)之间的成功交际为翻译目的,因此,译者的角色和作用尤为重要。译者或译员应力求将译文的语用效果等同于原文的语用效果,使目的语读者(听者)获得类似原语读者(听者)的感受(Nida, 1993)。
  基于利奇(G. Leech, 1983)从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个视角对普通语言学进行研究的建议,何自然(1997)认为翻译的语用等效研究也可以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展开。前者是指目的语能成功恰当地将原语词语和结构中的语用用意表达出来,在话语的内涵意义上与原语等效;后者是指译者在充分了解目的语和原语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恰当地将原语中带有文化特征的信息按照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习惯表达出来,以达到社交语用等效。
  口译活动涉及原语讲话者、译者和目的语听众三个角色,口译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交际过程,译员既要作为听话者准确领会和理解原语讲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把握讲话者的讲话意图,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再作为讲话者用目的语将自己所理解和领会的意义恰当地表达出来,使目的语听众理解和把握原语讲话者的意义和意图。
  在口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语言层面的语用语言等效问题,毕竟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译者缺少必要的语言素质和语用意识,就不能成功恰当地传递讲话者的语用用意,出现目的语信息冗余、缺失、模糊等现象,极有可能造成口译中的语用语言失效。同时,如果译员跨文化知识缺失或跨文化意识不足,那么,也难以处理好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及跨文化冲突现象,容易造成口译过程中的社交语用失效。
  三、口译中语用等效的影响因素
  影响口译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译者本身的语言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也包括译文的题材、交流方式、交际语境及交际语篇结构的差异等诸多方面。本章节的讨论难以涵盖所有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我们分析的重点主要围绕影响语用等效的主要因素。
  1. 母语迁移。Odlin(1989)将“迁移”定义为“目标语与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共性或差异造成的影响”,“对二语习得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其效果是负向的,被称作负迁移”。口译译者本身就是一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在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进行语言转换时,无法绝对避免自身母语的影响。如果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就会造成口译中的语用失效现象。造成语用失效的典型口译范例有很多,比如,“我只会说几句英语”被译成“I only speak a few English sentences.”“他的身体很健康”被译成“His body is very healthy”。这样的口译实例不仅达不到语言层面的语用等效,在社交层面也会引起听者的不适,更达不到必要的社交语用等效。
  2. 英汉语言对比知识。英汉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词汇、句法、表达习惯、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汉语动词使用灵活,表现为动态特征,而英语的形合特点呈现静态特征。在口译时,需要把汉语的动态特征转化为英语的静态特征。比如,“他游泳游得棒极了”需要译成“He is a good swimmer”。句子结构方面,汉语‘重意合’,注重意境和内涵;英语‘重形合’,结构严谨,逻辑明确,主从分明。在口译中,译者需要恰当地把汉语的‘意’转化为英语的‘形’。比如,翻译“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關系”时,就需要把零散的汉语句子结构转化为主从分明的英语句子:“We should establish and develop friendly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ey’s internal affairs.”。如果译者不能较好地掌握这些差异,并在口译实践中恰当地处理这些差异,就难以达成语言层面的等效,原语讲话者的内涵含义就不能被完整地转换为目的语,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和语用失效现象。   3. 跨文化意识。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是影响社交语用等效的原因,中西社会和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文化决定了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在口译中,如何处理带有明显文化负载意义的表达非常考验译者的能力。比如,由于英国岛国特点以及长久航海历史的原因,在英式英语中,出现了较多和“sea, boat, water”相关的表达。在口译中需要合理意译,“all at sea ”“to miss the boat”“to feel under the water”就需要译成“不知所措”“坐失良机”“感觉不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旦译者跨文化意识缺失,不能正确领会原语的文化内在含义,就容易造成漏译或错译,达不到口译中的语用等效。
  四、语用等效视域下的口译策略评析
  翻译策略即译者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方式的综合,本章从口译策略的层面基于语用等效的原则来评析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这两组口译翻译策略。
  1. 直译论与意译论。直译与意译之争贯穿于中西翻译理论研究的全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当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时,对直译和意译的理解离不开对译作和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的考察……围绕直译和意译的讨论绝不是翻译理论的全部,但直译论和意译论所探讨的问题却涉及了翻译主体、翻译过程、翻译现象、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等各个不同的层面,并且关涉到了语言、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复杂因素(方仪力,2012)。”在实际的口译实践中,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建立在译文、语言、语境、社会文化关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而作出的,同时,口译翻译策略的选择还要服务于翻译目的和目的语听众。为达到口译中的语用等效,译者必须有意识地充分地考虑以上因素,恰当地选择直译、意译或两者综合的方法,以真正达到译文的“理明词达”。直译与意译,并无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对两者的选择首先需要思考“为何译”“为谁译”“谁来译”,然后再决定“如何译”,是从翻译策略到翻译方法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译文的语用等效目标以及影响语用等效的因素应成为译员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重要参照。
  2. 归化与异化。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mai)在1995年提出歸化(Onesecaton)与异化(Faeeigni Zatinn)概念,归化是以目的语读者或听者为归宿,异化是以原语作者或讲话者为归宿。“异化旨在突出异域色彩,介绍异域风俗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特色,让读者或听者感受到与目的语不同的民族特色和语言习惯;而归化则采用目的语读者或听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来传译源语,属于一种文化补偿策略,旨在使译文更接近目的语文化,使目的语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与接收(季传峰,2008)”。作为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策略,归化与异化各自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但相比较来讲,归化更能满足口译实施交际的需求,目的语听众更易于理解译者所传达的意思,更能使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下达到与原语语境一致的语用功效,因此,是一种更有利于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
  五、结语
  口译过程就是一次交际活动,但又有别于语用学范畴的话语交际,因为口译过程不是一个单纯地由“说话人——话语——听话人”构成的交际过程,而是一个译者既充当听话人,又充当说话人的复合跨文化交际过程。对口译过程进行语用视角的反思能综合考虑这个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语境、文化、话语角色等各种因素,为译员在直译论与意译论、归化与异化之间进行恰当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陈淑萍.语用等效与归化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3(05):45-47.
  [4]方仪力.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策略与元理论向度探讨[J].上海翻译,2012(03):16-20.
  [5]秦红.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等效[J].中国科技翻译,2006(03):18-21.
其他文献
【摘要】 提问是每节课每位教师都会使用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一节校级公开课,分析了教师提出问题的分类和指向,以期了解课堂实际提问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多提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提问应面对学生个体或小组,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课堂提问;提问分类;提问指向;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嵇晔,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初中部。  提问是每节课每位教师都会使用的重要手段。教师或是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也逐渐的成为了联系各个国家之间的重要语言。初中英语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与英语教材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教师通过英语教材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也是教学经验的汇总。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特点;教学策略  【作者简
【摘要】本文探讨同一课堂如何使其教学具有独特性,并透过不同的课堂观察,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为技工院校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同课异构教学的适合性和可用性加以讨论,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同课异构对英语基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技工院校;基础教育;教学  当前,传统教学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目标在教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中职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但现如今仍有许多中职英语教师在沿用着过去的讲授制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无法融入英语课堂之中。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找寻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地位;增强个性教学,激发创造思维;增强互动交流,构建和谐关系这几大关键方面,
【摘要】外语课作为高校受众广泛的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 的重要阵地。高校外语教师有条件、有责任肩负起实践“课程思政”这项重任。本文笔者尝试结合高校外语专业实际情况,以“课程思政”作为切入点,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索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学;协同育人  【Abstract】Foreign language major,one of the most popu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兴趣及认知力角度,探讨在中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课上,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贯穿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江艳琴,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英语绘本具有图文结合,故事生动,词句复现率高等特点,特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许多教师都开始尝试着将绘本引入中低年级英语课堂,开展阅读教学。  然
【摘要】第二外语(日语)作为外语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零基础、课程时间短是本课程面临的主要教学挑战。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提升教学效率,突出教学成果,本文拟以学生口语能力培养为目标,学习兴趣发展为导向,过程性考核为测评手段,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目标;考核模式;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范莎莎(1990-),女,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双语词典学及
【摘要】冗余是翻译过程中应该保留的所有自然语言都具备的一种特征。冗余信息是制约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了语言交际的效率。本文详细阐述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冗余信息的类型及成因,着重说明了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如何翻译冗余信息,以提高交际效率,达到语言流畅。  【关键词】冗余;翻译;平衡  【作者简介】张毅(1993-),女,汉族,山西吕梁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生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素养提升是知识和技能的“叠加”,也是智力和创新能力乃至精神、灵魂发展的“映射”。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只有把阅读素养提升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可以达到英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在积极的英语阅读体验中有思考、有所得,有感悟才能显示英语阅读的价值所在。本文旨在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大学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阅读素养;阅读体验;阅读策略  【作者简介】凌
Ishiguro recounts the immigration experiences of the narrator Etsuko and her friend Sachiko through its polyphonic structure to parody the typical opera Madame Butterfly. Compared with Etsuko, the 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