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对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影响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联合Bobath平衡训练对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疗效。

方法

40例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平衡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根据重心轨迹长度、轨迹矩形面积和轨迹外周面积进行姿势平衡能力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BS、mBI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01),重心轨迹长、轨迹矩形面积和轨迹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或0.05);除FMA评分外,联合训练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在Bobath平衡训练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能显著改善小脑卒中后的平衡障碍和肢体运动能力,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其他文献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是食物过敏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种独特类型,临床较少见,单纯进食致敏食物或运动本身均不会导致其发生,但两者联合则会诱发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各种假设包括:胃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液的重新分布、阿司匹林的摄入、血液pH值的改变等.治疗上以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为主。
目的 探讨按摩及穴位埋针对预防CT增强扫描时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CT增强扫描前4~6 h禁食,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体积、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体积、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中位数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组(≥1.8 cm3;n=1
成熟的弹性纤维主要由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微纤维及与弹性纤维有关的蛋白组成.内源性老化的皮肤弹性和柔韧度降低,弹性纤维网断裂和衰退.光老化皮肤不仅是富含原纤维蛋白的微纤维在表皮真皮交界处丢失,弹性蛋白变性,更重要的是在真皮深层混乱的弹性纤维蛋白物质的沉积,弹性蛋白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弹性纤维的修复可归纳为促进组成蛋白表达、改善组装条件、减少破坏因素3方面。
目的 探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1次/d,每次施灸30min.疗程均为10 d,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0 d后进行水疱数目、水疱簇数、水疱变化、红斑面积及自觉症状疼痛等变化单项评分,采用4级计分法;10 d后进行总
一个学校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单纯依靠教师个体的重复劳动或单打独斗的个人奋斗是不行的.专业引领并不只意味着只有外界专业力量的支持,园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和骨
期刊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病因复杂,涉及环境、基因及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免疫因素为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Th17作为一个不同于Th1和2的CD44T细胞亚群,已经证实,在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h17通过分泌白介素-17、21、22等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靶向抑制Th17及相关细胞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急性卒中患者,应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躯体化因子部分评分将患者分为躯体化症状组(≥24分)和对照组(<24分)。记录和比较其年龄、性别、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基础疾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机治疗和气道管理,提高术后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呼吸参数的设置、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和呼吸道管理,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掌握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