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镜下外路手术37例分析

来源 :广东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镜下外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对37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PVR分级在C级以内的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外路手术,分别于术后3 d、3个月、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及环压脊情况。结果 33例一次手术复位成功,占89.1%;4例二次手术复位成功,二次复位成功率达100%。术后视力明显较术前提高。结论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显微镜下外路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术中安全、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住院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HRV)。方法收集心内科住院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21例,其中高血压病22例,冠心病51例,冠心病合并症19例,其他疾病及无器质性疾病患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100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血液中自色念珠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通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液中自色念珠菌DNA,应用LJ址佃
摘要:蒲松龄应聘游幕宝应近一年,期间为创作《聊斋志异》多方搜集民间故事与传说。在《聊斋志异》中有三十四篇的素材,取自于当地的《宝应县志》及《县志类编》中记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可见,蒲翁与宝应缔结了较为深厚的文化情缘,这对他创作鸿篇巨制《聊斋志异》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宝应县志;类编;民间故事与传说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清康熙九年(1670
《小二》虽非《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但小说以明末白莲教起事为故事的背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以外,又涉及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小说所用词语如“闲”、“怃然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假设蒲松龄未曾到过历下,其人生和《中国小说史》会不会改写?答案是肯定的。二○○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回忆》中写道:“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如果说,历下和淄川、宝应共同造就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应该不算牵强附会。  在古代大作家中,蒲松龄的人生平淡无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探查桡神经并骨折固定,随访观察效果。结果 30例平均住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