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纤维素酶副产物(废渣)饲喂育肥牛试验报告

来源 :辽宁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qi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纤维素酶副产物,系指在纤维素酶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剩余的残渣废料,因含粗纤维较多,一般生产后均当作废料处理。经科学分析,该副产物中尚含有一定酶活和家畜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随着国内外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国内酶制剂产品的生产和利用也正在兴起,为变废为宝,开辟新的饲料来源,解决肉牛育肥中优质饲料短缺的问题,于1994年6月1日~8月13日在阜新种牛场进行了本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基础饲料:纤维素酶副产物(废渣
其他文献
11月19日上午,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第66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省发改委关于2008年和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几个主要问题的汇报。
<正> 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母驴的异常发情出现率较高,约占发情母驴总数的20%左右。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母驴的异常发情,不仅会影响受胎率,而且还会使精液造成浪费。不过,若能
纤维素酶作为青黄贮饲料的外加剂,在国外早有报道,但在中国利用甚少。为提高青黄贮饲料的品质,增加科技含量,1992年我们在昌图县老城镇长山村,用纤维素酶作为青黄贮饲料外加剂进行了试
<正> 近年来,本市一些鸡场在鸡马立克氏病防制方面,疫苗免疫失败的事件时有发生,常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本市一些新老鸡场对该病防制成败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将疫苗
支柱产业是指能够支撑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支柱产业技术上的先导性、工业上的主体性、产业上的关联性,以及高质高效的裂变扩张能力
<正> 一人工培植牛黄从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其产量报道不一.为探索提高人工培植牛黄产量的途径,在植核术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致石性药物对人工培植
<正> 1994年4月初至6月中旬,围绕锦州市区有9个乡大面积流行一种以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鸡传染性疾病,其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后经本站综合诊断为鸡
<正> 育成是养鸡生产的关键环节,育成鸡的好坏及育成率高低直接影响肉种鸡生产性能水平及整个生产周期的效益。笔者多年来从事肉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现根据生产实践和1
<正> 锦州地区某养羊户饲养小尾寒羊68只,1996年4月17日突然发生以腹泻、呼吸困难、血尿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36只,死亡2只,于4月19日来我校兽医院就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
<正> 光照制度在养鸡业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光照对于鸡的繁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肉仔鸡饲养中,尽管光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已不考虑(肉仔鸡生长期短,未达性成熟便出